文好找(wenhz.com史文美文诗文
古诗摘抄故事史记

隋唐大运河和京杭大运河堪称古代中国的"建国之本"

  我们现在将中国古代的运河称为中国大运河,我理解中国大运河主要指具有水运功能的人工开凿河流(当然有的运河也兼具灌溉、防洪等水利功能),而诸如战国时代秦国开凿的郑国渠、修建的都江堰等水利灌溉工程应不在此列。中国古代历史上开凿的邗沟、灵渠、漕渠、隋唐大运河、京杭大运河等,均应属于中国大运河,而中国大运河中规模最大、影响最为深远的应为隋唐大运河与京杭大运河。   中国的大运河与长城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两项最为重大的工程,但是它们的历史意义各不相同。中国古代的长城是军事防御性工程,是中国古代历史从王国时代向帝国时代发展的产物。秦汉时代以来的长城是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形成时期的标识。   中国古代的大运河促进了多民族的、统一的中央集权帝国与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发展,促成汉文化从中国大陆走向东北亚、中南半岛并成为古代东亚地区主体文化。大运河之于古代中国和中华民族是开放性、拓展性、凝聚性的。   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秦帝国,其西至甘肃中部,东到沿海,北界长城一带,南为岭南,较之战国时代,秦帝国的国家疆域扩展主要是楚国以南的岭南地区,而岭南地区进入秦帝国版图与秦始皇于公元前214年开凿的灵渠密不可分。岭南地区成为中国历史上周边地区最早融入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的地区。秦始皇于公元前221年统一六国之后,发兵50万进军岭南,为此,秦监史禄历时近4年,于广西兴安县开凿湘水与漓水之间的运河灵渠。灵渠虽然长仅36。5公里,但它将长江流域与珠江流域连接在一起,加速了岭南地区与中原地区融为一体,使南海四郡成为古代中国周边地区最早进入中华帝国的组成部分。在此基础之上,汉武帝、光武帝等又通过灵渠,使汉文化从岭南走向中南半岛东北部。   隋唐时代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鼎盛时期,东北部地区进一步融入,东南部经济迅速崛起。为了使以长安、洛阳隋唐两京地区的政治统治中心、经济管理中心、军事指挥中心、文化礼仪活动中心地位得以充分巩固,中央政府行政权力运作得以正常进行,隋唐大运河开凿成为中古时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需要。   隋唐大运河分为两支,一为连接京师长安和洛阳至东北地区的永济渠,一为隋唐两京沟通东南部的通济渠、山阳渎和江南河。隋唐时代是结束了三国两晋南北朝几百年分裂割据的统一帝国时代,相对长期处于割据的南朝政治势力来说,防止分裂,巩固国家统一,是当时社会发展的头等要务,这是曾经长期主政江南扬州的隋炀帝十分清楚的。隋唐大运河东南一支的兴建正是发挥了这样的历史作用。继之,国家疆域的恢复(汉代已于东北地区设置了乐浪四郡)与发展,又是这个伟大历史时代的重要任务。这是隋唐大运河东北一支开凿的主要原因。   其实华北地区的运河开凿从东汉晚期已经开始,当时运河的开凿目的是为了消灭地方割据势力、征讨乌桓、统一北方。隋炀帝在此基础之上,于大业四年(608年)征调百余万人开凿永济渠,第二年建成了从洛阳至涿郡的大运河,大业六年在涿郡修建了临朔宫,大业七年(611年)通过永济渠,亲临涿郡临朔宫,征集军队号称200万人,集结于涿郡,随后连续3年(612年至614年)发动了征辽东的战役,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隋炀帝三驾辽泽。这里也可以看出隋炀帝开凿永济渠的主要目的。唐代初年(贞观十九年,645年)李世民征辽东在幽州城举行誓师大会、后周北伐契丹也以幽州为军队集结地,无疑与永济渠的功能是密不可分的。永济渠的开凿与使用,使幽州成为唐代最为重要的政治、军事重镇,唐代的安禄山、史思明正是以幽州为大本营,以其军事实力左右朝政。他们相继称帝,更名幽州为大都燕京,奠定了唐宋以后北京作为中国政治中心、军事中心的基础。   古都北京的地位形成与隋唐大运河永济渠有着极为重要的关系。宋代后期的辽金政治势力走上中国古代历史的舞台,辽金政权的基地在内蒙古东北部与东北地区,为控制中国华北地区,只能南下,建立以北京地区为统治中心的都城,而北京作为辽金王朝的首都,其重要条件是可进可退,进则借助隋唐大运河永济渠控制华北地区退则可以顺利返回内蒙古东北部及东北地区。隋唐大运河成就了辽金王朝的统治,开启了把北京从地方政治、军事中心推向古代中国政治、军事中心的历史大门。   经过辽金王朝的过渡,古代中国的最后3个多民族统一的中央集权帝国元、明、清王朝建都北京,北京成为全中国的政治统治中心、经济管理中心、文化礼仪活动中心、军事指挥中心。隋唐大运河东北一支永济渠为北京这一地位的形成创造了条件、奠定了基础中国大运河中的京杭大运河开凿,保障了北京都城地位的确立、巩固、发展。元代定都北京以后,兴建了通惠河、会通河,并将永济渠北段的白河、卫河连接在一起,然后又与黄河以南的淮阳运河、江南运河和浙东运河相连接,形成北京和杭州之间的京杭大运河。京杭大运河全长1700多公里,南北跨越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5大水系,流经区域涵盖中国古代的燕文化区、齐鲁文化区、楚文化区、吴越文化区等。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正是元代开凿的京杭大运河把中国的北方与南方连接在一起,把汉族与北方和东北方及其他各地的少数民族融合在一起,使中华民族在这一时期完成了其全面形成,奠定了现代中国的疆域、版图,以元、清为代表的中国境内的各少数民族全面融入中华民族。正如著名历史学家白寿彝先生所说的那样:隋唐大运河和京杭大运河是古代中国中央政府的支柱,堪称建国之本!   直到公元756年,安史之乱爆发,大唐太子李亨借机上位。玄宗李隆基被按到太上皇的宝座上,晚景无比凄凉。这是100多年大唐史上,太子第一次反叛成功。   明皇幸蜀图公元756年的盛夏,安禄山叛军在几乎未遇抵抗的状态下开进不设防的长安城,一个寄予后人无限想象的盛世在酷暑中骤然崩塌。然而此时,锋刃的反光却使城南巍峨的秦岭山谷中弥漫着逼人的寒意,叛军   古代木有汽车、货车、泥头车之类的高端交通工具,可马车、牛车是有的,虽然马牛车车速不如高端交通工具快,但撞起人来也是要命的,所以古代也经常会发生交通事故,一旦事故发生了,古人是如何处理的呢?   贞观之治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间,是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上有名的治世,因年号贞观(627649),故有此称。唐大宗李世民即位初始,惩隋亡之鉴,顺应天下思治的民情,ldqu   安徽省庐江县福元乡中学王常识老师写了一篇文章,质疑义务教育初中第二册《中国历史》中所提唐初玄武门之变的地点,认为当时有两个玄武门,一在宫城北门,另一在大明宫北面,王老师   我们现在将中国古代的运河称为中国大运河,我理解中国大运河主要指具有水运功能的人工开凿河流(当然有的运河也兼具灌溉、防洪等水利功能),而诸如战国时代秦国开凿的   第一次内乱:775年唐玄宗时期安史之乱天宝十四年(755年)十一月,身兼范阳、河东、平卢节度使的安禄山在范阳起兵叛乱,揭开了地方割剧势力长期与唐中央政府争夺全国最高统治权的序幕。安   长安四年(704年)十二月,80岁的武则天因病避居迎仙宫。武则天的病情很严重。朝堂无主,宰相也难见女皇。迎仙宫中只有张易之、张宗昌侍奉武则天左右,外人不得入内。史载:则天不豫。张易之与弟   在唐代以前的魏晋南北朝时代,士族门阀作为社会和政治中的核心力量,成为几百年间中华大地执牛耳之阶层。而唐代,出身平民者日渐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政坛上如此,文化艺术界也是如此。对此现象,很多史学家们有   中国文化能够领先于世界几千年,究竟有什么特点?为什么汉朝、唐朝能领先于世界?要回答这样的问题,并非三言两语可以说清。类似的说法或汉唐雄风等概念,不仅由来已久,而且已根深蒂固不仅存在
史记之本大运河隋唐、内容来自互联网与用户投稿,仅供学习,如涉侵权,请发邮件到wenhz@foxmail.com,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南宋著名爱国词人辛弃疾的故事辛弃疾(公元1140年1207年),南宋爱国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期,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就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后归南宋。历任湖北...历史上十大好色文人苏轼前两个女人是表兄妹,第三个女人是他的侍妾王朝云,是苏轼任杭州通判时买下的,当时朝云只有十二岁,姿容俏丽,能歌善舞,聪敏过人,甚得苏轼的欢心。秦观赞她美如春园、目似晨曦,后来她一...张仪相魏,《孙膑兵法》成书,儒法之争周显王四十六年(前323),魏国谋划联合各国共同抗秦,张仪与齐、楚大臣在啮桑(今江苏沛县西南)相会,商议联合齐、楚破坏魏国合纵计划之策,但未能阻止魏、赵、韩、燕、中山等国结盟。次年...康熙六次南巡:关心河工、考察清官、严惩贪官康熙南巡有多种目的,如笼络知识分子、游览各地风光,但每次必到治黄工程现场,视察三五天,提出可行性意见,由此开始了南巡的考察民情和地方吏治。他说:古人之君,居深宫之中,不知民间疾苦者...鄂尔泰推行改土归流,"天下第一布政"鄂尔泰历史资雍正帝最宠信三个封疆大臣,就是田文镜、李卫和鄂尔泰。其中鄂尔泰还选拔到北京,出任首辅,首席军机大臣。鄂尔泰二十岁就因世袭,到皇宫做侍卫,一直默默无闻。康熙五十五年(1716)的某天...中国第一家族:2000年共出59位宰相59位大将外国学者专家把裴柏村誉为"中国名人第一村"。该村位于山西涑水河畔的闻喜县内,在中国封建社会两千多年间,曾出了59位宰相,还走出59位大将军,可谓"将相接武、公侯一门",中国"宰相村...秦始皇降服百越,建置了南海郡和象郡秦王政二十四年(前223年),王翦率秦军灭楚,继续南进,夺得越人一部分土地,置会稽郡(今浙江绍兴)。二十六年,秦始皇派尉屠睢发卒五十万,分为五军,进攻镡城(今湖南靖县境)、九嶷(今...秦穆公生平简介秦穆公(?前621年),一作秦缪公,嬴姓,赵氏,名任好,秦德公少子,秦宣公、秦成公之弟,春秋时期秦国国君,前659年前621年在位。在《史记》中被认定为春秋五霸之一,还是缪氏祖宗。...崇祯痛失江山只因优柔寡断的性格因素要想在负面形象扎堆的历代亡国之君里,找出个感动中国的人物,那非明朝崇祯帝朱由检莫属:他身穿满是补丁的龙袍,在北京城破的前夜,煤山顶上决然殉国。在他殉国六天后,胜利者李自成读过他拜托...伏羲女娲兄妹通婚的故事,古人为何能兄妹通婚史传伏羲曾经画过八卦,用各种符号来代表天、地、水、火、山、雷、风、泽。当时的古人就用这些符号来记载生活里发生的各种事情。传说人工取火、用鱼网打鱼都是伏羲发明的。在中国的古代传说中,...有关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故事相传楚庄王(另一说为齐威王)临政三年终日作乐,不理朝政。一臣下对庄王说:听说国中有一只大鸟,三年不飞,三年不鸣,是怎么回事?庄王说: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然后整...隋朝历史资料介绍,隋朝的建立和灭亡历史资料介绍南北朝末年,中国经历了长期的南北分裂后,人民普遍渴望统一。但北周和南陈的皇帝都没有统一南北的能力到了杨坚夺取了北周的政权、建立隋朝以后,这一任务才由隋文帝杨坚予以完成。杨坚出身北周...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图穷匕见典故的由来在这种情况下,燕太子丹觉得只有杀掉秦王,燕国才有好日子过。他把燕国的命运寄托在刺客身上,一心收买能刺杀秦王的人。有个杀人犯叫秦舞阳,有胆量,太子丹把他救出来,收在自己的门下。连躲在...冯道:中国历史上的的"政治完人"长期以来,许多史学家因为冯道没有在王朝交替的时候杀身成仁而对他多加指责。司马光对他的评价是滑稽多智,浮沉取容。不过,我们不应该拘于这种传统的愚忠思想。作为一名职业官僚,冯道虽然多次...关于京师同文馆的趣事最初新学只有外语一科,调派八旗子弟,充任学员,年限岁以下。几年后设科学馆,满汉举人、生员、五品以下京外官员皆可投考。两个月后,投考者寥寥,只好放宽要求,没正途出身的也收。这样一来,...张仪之死张仪(前378年前309年),魏国安邑(今山西万荣)张仪村人,魏国贵族后裔,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和谋略家。张仪曾与苏秦同师从于鬼谷子先生,学习权谋纵横之术,饱读诗书,满腹韬...隋朝宣华夫人,同侍父子两帝王隋文帝杨坚自独孤后死后,宫帏寂寞,遂于后宫嫔妃中选择美丽者进御。最后选得闭月羞花的两个:一个是宣华夫人陈氏,一个是容华夫人蔡氏。其中陈氏是南朝陈宣帝的女儿,天性聪慧,明艳不可方物。...刘备为何不重用赵云汉末军阀混战,赵云受本郡推举,率领义从加入白马将军公孙瓒。期间结识了汉室皇亲刘备,但不久之后,赵云因为兄长去世而离开。赵云离开公孙瓒大约七年左右的时间,在邺城与刘备相见,从此追随刘...庆历新政历史资料介绍,庆历新政引起保守派的强烈反宋仁宗康定元年到庆历二年(1040年1042年)期间,西夏皇帝元昊对宋又发动多次大规模的军事进攻,双方损失都很大,结果在1044年(庆历四年)订立和约。史称庆历和议。和议规定:元昊...清朝皇帝皇后列表,清朝皇后列表,历代介绍皇后一词是皇帝嫡妻的称号,选定皇后是权力斗争的一部分,后宫被称为一个看不见的战场。而清朝皇后列表以清朝皇帝为纲,前期皇帝不只有一个皇后,后期大多仅一位,有的皇后为追封。清朝十二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