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好找(wenhz.com美文诗文史文
古诗摘抄故事史记

五国合纵攻秦之战历史资料介绍,五国合纵攻秦的原因

  马陵之战中,魏国遭受惨败,其后又被秦国屡屡击败,丧失了黄河以西的大片领土。魏惠王在晚年曾广招贤者,图谋振兴,并在齐、楚、燕、赵、韩等国支持下,任用公孙衍为相国,实行合纵抗秦的策略。周慎靓王二年(前319)冬,魏惠王去世,其子嗣即位,是为魏襄王。公孙衍是战国时主要纵横家,合纵、连横是当时重要的军事外交活动。他在东方各国支持下任魏国相国,合纵之势便告形成。周慎靓王三年(前318),公孙衍发动魏、赵、韩、燕、楚五国共同攻秦,推举楚怀王为纵长。秦军迎战于函谷关(在今河南灵宝北),击败五国联军。魏国损失最为惨重,想与秦国媾和,便派惠施去楚国说明此意。经过一番周折,楚国顺随魏国之意,向秦国求和,此时,义渠君乘秦国与五国联军交战之机,从后方起兵袭击秦国,大败秦军于李伯(一说即伯阳城,在今甘肃天水东)。秦国受到义渠牵制,不便再与五国联军交战,遂同意媾和。   周慎靓王三年至秦王政六年(公元前318前241年),楚、赵、魏、韩、燕、齐等国先后组成各种联军,进攻秦国(今陕西、河南、山西一带)的作战。大致有5次。   战国中期,秦、齐两强东西对峙,秦军实力最强。惠文王称王改元时(公元前325年),秦已完全据有关中,并在河东占有汾阴(今山西万荣西)、皮氏(今山西河津)等前进基地在河南占有函谷关(今河南灵宝东北)及陕城(今河南三门峡市西旧陕县)等重要关塞,控制了关中左中原的战略走廊。黄河天险几乎成为秦之内河秦进可攻、退可守。各国严重不安,遂策划合纵联合制秦。秦为破坏各国的联合,亦派人四出游说,拉拢各国实行连横。当时外交与作战手段结合,普遍为各国采用。各国利害不同,各种联盟无法持久。但主要威胁在秦。合纵攻秦之战亦有多次。   著名连横鼓吹者张仪入秦后,受惠文王重用。秦派张仪至魏,游说魏惠王(即子罃)连横事秦,未成功。秦企图以武力迫魏就范,于周显王四十七年(前322年)发兵攻魏河内,占领曲沃(今山西闻喜东北)、平周(今山西介休西)不久又攻占韩之鄢陵(今河南鄢陵西北)及义渠之郁郅(今甘肃庆阳)。秦的扩张,促使各国联合。周慎靓王三年(前318年),魏相公孙衍发动魏、赵、韩、燕、楚五国合纵攻秦,推楚怀王为纵长。公孙衍还说服义渠攻秦侧背。   楚、燕暂时受秦威胁不大,态度消极,心存观望。实际出兵仅魏、赵、韩三国。联军攻至函谷关,被秦军击退。次年秦在修鱼(今河南原阳西)大败三国联军,歼敌82万(参见函谷关之战)。第一次合纵攻秦之战失败。   秦鉴于义渠攻扰之事,为安定后方,将打击重点暂时转向南方、北方。先击灭巴、蜀及苴等各国(均在今四川境),占领秦岭外广大地区,再大举北进,攻占义渠25城(参见秦灭巴蜀之战)。这样就达到了进一步富国、广地、强兵目的,战略上还形成对楚的侧翼包围,为尔后南进创造了有利态势。此后,即将兵锋再度转向中原,不断向魏、韩、楚、赵等国进攻,攻占武遂(今山西桓曲东南)、穰城(今河南邓州)、蒲阪、晋阳、封陵(均在今山西)、襄城等城邑,将领域扩展至中原。周赧王十七年(前298年),秦攻楚,战于析(今河南西峡),歼楚军5万,并占城邑l0余座。齐、韩、魏恐秦继续扩张,对己更为不利,乘秦军久战疲惫,于当年联合攻秦。经三年苦战,终于击败秦军,攻入函谷关,迫使秦归还韩之武遂及魏之封陵等地。第二次合纵攻秦之战取得胜利。   秦败后,为争取时间休整军队及孤立韩、魏,暂时停止出击,并主动与楚结好。齐为集中力量灭宋,亦与秦通好。二十一年(前294年),秦乘楚无力、齐无暇过问中原之际,大举进攻韩、魏。次年,白起在伊阙(今河南洛阳龙门)歼灭韩魏联军24万(参见伊阙之战)。数年内连续攻占韩冶铁手工业最为发达的宛(今河南南阳)、邓(今河南孟县西)及魏之桓(今山西桓曲东南)、轵(今河南济源东南)等大小61座城邑,两国益衰。赵国有一支训练有素、机动力强的骑兵部队,可以与秦周旋。秦昭王不满于称王而在宜阳自称西帝,尊齐湣王为东帝。中原各国恐两强联合,陷于被夹击的局面。魏与赵合谋,派李兑联络各国共同反秦。著名合纵鼓吹者苏秦,亦为燕国利益入齐游说,劝湣王取消帝号,共同反秦,使天下爱齐而憎秦(《战国策齐策四》),以便乘机兼并宋国。二十八年(前287年),齐、赵、魏、韩、燕五国联军攻秦。五国目的不同,各有打算,进至荥阳、成皋(今河南荥阳境),即互相观望,不肯首攻。秦为破坏五国联盟,主动取消帝号,将前占之温、轵、高平归还魏国,将王公、符逾归还赵国。联军遂撤走。第三次合纵攻秦,未交战即告瓦解。   四十六年(前269年),秦与韩联军攻赵,在阏与被赵将赵奢击败后(参见阏与之战),范睢入秦,建议秦昭王实行远交近攻战略,以利于巩固占领之土地。秦遂将打击重点指向最近的韩、魏、赵。三十六年(前279年)鄢郢之战中,秦将白起以水攻歼楚军民数十万,迫其迁都于陈(今河南淮阳)四十二年(前273年),白起在华阳之战中歼魏、赵联军15万,迫魏再献出南阳地区(今河南沁阳以南、温县、孟县地区)五十五年(前260年),白起在长平之战中,歼赵军45万还攻灭西周、东周及义渠,蚕食了大片土地。这促使各国再度联合。秦庄襄王三年(前247年),魏、赵、韩、楚、燕五国组成联军,由魏信陵君无忌指挥攻秦,在河外(今河南西部黄河以南地区)大败秦军(参见河外之战),并尾追至函谷关后撤军。第四次合纵攻秦之战获得了胜利。   联军的胜利,并未严重削弱秦军实力,亦未能遏止秦扩张势头。秦王政(秦始皇)继位后(前246年),吕不韦掌权,依旧采用远交近攻方针,五年间攻魏四次,攻韩三次,攻赵一次。黄河以北,全部占领韩上党郡,并重建太原郡(西至黄河,北至山西繁峙,东与燕赵交界,南接上党郡),切断了燕、赵与魏、韩间联系,并在战略上造成对赵、魏、韩三国侧翼包围态势。中原各国为打破不利局面,以图生存,尽最大努力于秦王政六年(前241年)再一次组成赵、魏、韩、燕、楚五国联军,由赵将庞暖指挥攻秦。秦新占区大,兵力分散,且人心尚未稳定。进攻开始顺利,深入至函谷关内,距秦都咸阳仅七、八十里的蕞地(今陕西临潼北)(参见蕞之战)。当秦集中兵力进行反击时,联军不支败退。第五次合纵攻秦之战失败。不久,秦王政亲政,用李斯灭诸侯,成帝业、数年之中尽兼天下(《史记李斯列传》)的建议,加快了各个击破的步伐,不给各国再次联合行动的机会,合纵战略至此破灭。   在群雄角逐的复杂环境中,充分运用外交与军事相结合的合纵或连横战略,使战略发展到新的水平。中原各国合纵攻秦失败,重要的原因是他们只顾暂时利益而不能建立牢固的联合。秦国改革彻底,国富兵强,以强大军事实力为后盾,再结合连横战略,获得最后胜利。特别是远交近攻这一战略,对最后的胜利起着重要的作用。可见,没有实力的外交,不可能获得真正的战争胜利。   秦王政到二十二岁时,开始执掌大权。公元前年,有人利用太后造反,秦王政剿灭了叛乱。又过了一年,他把吕不韦免了职,后来叫他自杀了。秦王杀了吕不韦,一心要统一中原,不断地向各国进攻。在这种   晏子出使楚国。楚国君臣知道晏子身材矮小,在大门的旁边开一个小门请晏子进去。晏子不进去,说:出使到狗国的人从狗洞进去,现在我出使到楚国来,不应该从这个洞进去。迎接宾客的人带晏子改从大门   秦国的力量一点点强大起来。为了富国强兵,秦昭襄王很重视农业生产和水利建设。李冰受到了他的重用。李冰是我国战国时期杰出的水利工程学家,在秦国负责兴建过几个大的工程,由此受到秦昭襄王的重用。一   孔子与子贡说往之贤者,称齐有鲍叔,郑有子皮而不言齐有管仲,郑有子产,这使子贡大惑不解。孔子反问子贡:是进贤为贤还是用力为贤?子   国际社会间到底有没有道理可讲?答案是两元化的:行动上不讲道理,但口头上一定得讲道理,让人觉得被打击对象是个人神共愤的混蛋,不打都对不起全世界善良的人民。这就是战时外交辞令。写外交辞   《中国朝代歌》前两句唱唐尧虞舜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形象地说明了在战国时期(前476前221年)社会动荡,奇士辈出,那是一个兵革不休,诈伪并起的时代。较为大家熟悉的人物就是   吴王阖闾打败楚国后,成了南方的霸主。越国是吴国的临国,它与吴国素来不和。公元前496年,越国国王勾践即位。为了征服越国,吴王发兵攻打越国。两国在槜李地方展开了一场大战,吴王阖闾满以为可以打赢,没想到打   一直以来,我都认为春秋战国时,各诸侯国在秦统一中国的刀光剑影中先后烟消云散,最后灭亡的应是公元前221年的齐国。最近,偶尔查阅史料,方才发现这个人所共知的常识其实是个错误,因为还有一个诸侯国即使在秦始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尤其是在儒家思想被封建社会封为正统治后,他就一直被奉为圣人、素王,倍受推崇。古语云: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然而孔子的身世是一个难   郑国在春秋时是战祸最剧的国家,而内部大族多,斗争激烈,所谓"国小而逼,族大多宠。"像子产初当政时,派贵族伯石去为国家办一件事,竟要求先许愿给他土地作报偿才去,子产同意,说这是要先安定大族的办法。
史记合纵五国历史资料原因、内容来自互联网与用户投稿,仅供学习,如涉侵权,请发邮件到wenhz@foxmail.com,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中国首次使用年号,汉武帝定年号为"建元元年"汉景帝后元三年(公元前141年)正月,景帝刘启去世,皇太子刘彻继位,是为汉武帝。第二年(公元前140年)十月,汉武帝定年号为"建元元年",年号纪元开始出现在我国历史上。在汉武帝前的...古代严惩"剩男剩女":女子15岁不嫁家人坐牢近年来,随着单身男女日渐增多,每年11月11日的光棍节越来越受到关注。其实,对于解决单身婚龄男女的婚姻问题,在古代也是相当重视的。如果适龄男女都不急着结婚生子,整个社会人丁缺乏,生...忽必烈征服南宋建立了元朝,元朝成为全国性政权黄金家族内部的最高权力斗争结束之后,元朝恢复了征讨南宋的计划。宋理宗依仗权臣贾似道,而贾似道的统治使南宋军民的反抗成了泡影。宋理宗死后,贾似道扶持四岁幼孩宋恭帝(12751276年...中国古代的酷吏政治和严刑峻法在中国的历史上有一个特殊的群体,以至于千古不朽之史家司马迁在《史记》中专列酷吏列传以作评说,从此之后酷吏就成为中国史家言说历史时不可或缺的一类特殊人物了。其实在太史公笔下,风起于青...柳宗元简介:唐宋八大家之一古代杰出的散文家柳宗元(公元773年公元819年),字子厚,汉族,河东(现在山西运城永济一带)人,唐宋八大家之一,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世称柳河东河东先生,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虚心纳谏的齐景公齐国在位时间最长的国君有一次,齐景公让马夫小心饲养他心爱的马匹,可这匹马却突然得急病死了。齐景公很生气,就命令手下的人将马夫砍成几段。齐景公下达命令的时候,坐在旁边的晏子阻止了他并问:古代的明君尧舜肢解...石虎,历史上后宫队伍最庞大的皇帝通常的历史资料里都认为晋武帝司马炎的后宫队伍是最庞大的,这种认识源于两件事。其一,他曾在统一全国后,下诏要求天下女子全部做好成为他老婆的准备其二,他的后妃因为数量庞大,为了方便临幸...1896年李鸿章私访俾斯麦细节1896年6月中旬,李鸿章到德国购买军火,并且访问俾斯麦,想学习强国之道。他在亲笔信中写道:仰慕毕王(指俾斯麦)声名三十余年,今游欧洲,谒晤于非得里路(即福里德里斯鲁)府第,慰幸莫...多尔衮怎么死的顺治七年十一月,多尔衮出猎古北口外。行猎时坠马跌伤,医治不得要领,十二月初九日死于喀喇城,享年只有39岁。灵柩运回北京,顺治帝追尊他为义皇帝,庙号成宗。多尔衮的葬礼依照皇帝的规格举...荆轲刺秦王为何失败?是剑术不精还是另有原因?受到秦国大军逼近国境易水的威胁,燕国太子丹费尽心思寻觅勇敢的刺客,终于通过燕国隐士田光结识了荆轲,田光称他是神勇之士,可托大事。刺秦计划秘密地进行,除了一张敬献大片肥沃土地的地图,...项羽:一时纠结,千古悲情楚霸王项羽自刎乌江,死得窝囊,固然与其缺乏谋略,逞匹夫之勇有关,但他一生最大的失败莫过于鸿门宴上的一时纠结,优柔寡断,错失良机,致使功败垂成。公元前206年,刘邦攻破咸阳,欲在汉中...南宋四大家和南宋中兴四大诗人是谁?人物资料介绍中兴四大诗人,又称南宋四大家,中国南宋前期尤袤、杨万里、范成大、陆游4位诗人的合称他们能摆脱江西诗派的牢笼,写出思想、艺术各有特色的作品。当时杨、陆的声名尤著。尤袤流传下来的作品很...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故事侦察人员化装成渔民,驾着小船,混进出海回归的渔船中,来到台湾岛上,趁夜色察看禾寮港(今台湾台南)地形和防守情况。只见明碉暗堡,防守严密。并在海边布置战舰,准备出击。侦察人员回来报告...陈桥兵变,陈桥兵变事件的背景及影响,是谁发动的公元959年,周世宗柴荣崩,八岁的周恭帝柴宗训即位。殿前都点检、归德军节度使赵匡胤,与禁军高级将领石守信、王审琦等结义兄弟掌握了军权。公元960年正月初一,传闻契丹兵将南下攻周,宰...赤壁之战历史资料,赤壁之战是奠定三国鼎立基础的著曹操基本上统一了北方之后,于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正月回到邺城(今河北临漳西南),立即开始为南征做好军事上和政治上的准备。军事上:建造了玄武池训练水军,派遣张辽、乐进等驻兵许都...狄仁杰的轶事典故关于狄仁杰的轶闻故事精选狄仁杰早年考中明经科,历任汴州判佐、并州都督府法曹、大理丞、侍御史、度支郎中、宁州刺史、冬官侍郎、文昌右丞、豫州刺史、复州刺史、洛州司马,以不畏权贵著称。天授二年(691年)九月,...信陵君窃符救赵的故事秦昭襄王一听到魏、楚两国发兵,亲自跑到邯郸去督战。他派人对魏安厘王说:邯郸早晚得被秦国打下来。谁敢去救,等我灭了赵国,就攻打谁。魏安厘王被吓唬住了,连忙派人去追晋鄙,叫他就地安营,...刘禅降魏,乐不思蜀,魏废民屯,刘徽注《九章算术》魏景元四年,蜀炎兴元年(263)十一月,邓艾带军从小道突至成都城下,蜀国毫无防备,刘禅出城投降,蜀汉灭亡,共历二帝43年(221263)。当邓艾兵临成都,蜀君臣见魏军犹如天降,惊惶...元世祖忽必烈的主要家庭成员人物资料介绍元朝(公元1206年1368年),始于太祖铁木线帝。元朝是蒙古族的王朝,疆域宽广,但统治残暴,致使王朝短命。元朝皇帝列表:太祖铁木线年太天文历法元朝在天文历法方面比较发达,元世祖邀...北宋都城汴京,当时世界上最繁华最大的城市北宋都城汴京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最大的城市,公元年,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夺取王位,建立宋朝。在未来的二三十年里,他和弟弟赵光义指挥军队又不断征伐,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辽、金相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