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好找(wenhz.com诗文美文史文
古诗摘抄故事史记

明朝建文元年惠帝削藩,由此引发靖难之役

  早在朱允炆为皇太孙时,他就对诸皇叔手中的权力深感忧虑,曾与伴读老师黄子澄定削夺诸王权力之计。即位之后,即付诸实践,与齐泰、黄子澄一同策划削藩之策。齐泰认为先从燕王朱棣下手,而黄子澄则认为先从周王朱橚下手。最后,朱允炆采纳了黄子澄的建议。洪武三十一年(1398)八月,朱允炆命曹国公李景隆领兵包围开封,将周王逮捕至京,废为庶人,革去王封,迁徙至云南。随后又以伪造钞币和擅自杀人的罪名,遣使逮捕湘王朱柏,朱柏闻讯,而死。接着召齐王朱榑进京,废为庶人,囚于京师。此后对代王朱桂、岷王朱楩亦如法炮制,都削去王爵,废为庶人。解决周、湘、齐、代、岷五王,前后不到一年时间,可谓雷厉风行。   朱橚(?1425),明太祖朱元璋第五子。1370年初封吴王,封国在钱塘(今浙江杭州)。1378年改封周王,封地在开封。由于朱橚年幼,一直生活在南京,直到1381年,才到封地。过了两年,朱橚由于怀念自己家乡凤阳,撤离封地,到凤阳住下。此事被明太祖知道了,十分愤怒,要贬他到云南,后鉴于是初犯,始收回成命,让朱橚留居京师,由其子朱有炖代理封国事务。直到1391年十二月,始放他回到封地。建文帝即位后,这件事就成为削藩的口实。1399年七月,燕王朱棣起兵靖难。建文帝为了缓和矛盾,把周王召回京师。1402年,朱棣推翻建文帝,自立为帝,即明成祖。明成祖即位后,恢复朱橚的周王爵位,并屡加赏赐。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太子朱标病死,太孙朱允炆是诸王的后辈,感到难以制约诸王,加上诸王拥有军权,对他构成潜在威胁,便有削藩之意。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去世,朱允炆继帝位,是为惠帝。惠帝发布太祖遗诏,令诸王留于封地,不要来京甚至燕王朱棣已经前来奔丧,却被惠帝命令返回,导致诸王不满。惠帝于是与齐泰、黄子澄商量开始削藩。   朱允炆继位后开始削藩。在削藩顺序上,齐泰认为应先削实力最强的燕王,时户部侍郎卓敬亦上疏请改燕王封地于南昌但黄子澄反对,认为燕王有功无过,为了争取舆论支持,应该先找有问题的亲王下手。惠帝支持黄子澄,遂先后废除五位亲王。   洪武三十一年七月,削周王。因周王是燕王同母兄弟,而朱允炆怕他与燕王沆瀣一气,于是决定先废周王。时周王次子朱有爋告发父亲谋反,于是派曹国公李景隆以备边之名经过开封,将周王全家押回南京,废为庶人,迁往云南蒙化(今昆明以西、大理以南)。   建文元年(1399年)四月,削齐、湘、代三位亲王,废为庶人。湘王不堪受辱,为保名节举家齐王被软禁在南京代王被软禁在封地大同。两个月后,削岷王,废为庶人,徙漳州。   明末崇祯几乎是一个完美的领导:极少近女色、衣服破了由皇后亲自补,在位17年雷打不动早起晚睡辛苦工作,就连纳谏,也足可与唐太宗李世民比肩,但就是这样的一位勤恳的皇帝将大明的   明十三陵位于北京北面昌平县境天寿山南麓,距首都北京约五十公里,陵域面积达一百二十余平方公里,环葬着明代的十三位皇帝,统称十三陵,是中国帝王陵墓中保存得比较完整的一处遗址。明十三陵中的首陵,   明洪武四年(1371年)正月至八月,在明统一战争中,明朝消灭四川明升夏政权的战争。当时明朝已基本统一全国,惟北方尚有塞外元残余势力,南方有四川夏政权和云南故元梁王政权。洪武三年,明军北征沙漠,   明建文元年(1399年)七月至四年(1402年)六月,燕王朱棣为争夺皇位,与其侄建文帝朱允炆之间进行的战争。朱棣为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对立朱允炆为皇太孙一直心怀不满。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闰五月,   明太祖第一次北征沙漠之战明洪武三年(1370年)正月至十一月,明朝政府为肃清漠北故元残余部队而进行的统一战争。洪武元年(1368年)八月,元惠宗放弃大都(今北京)北逃后,一直滞留在近塞地区   第一次下西洋永乐三年(一四零五年)六月,郑和第一次下西洋,顺风南下,到达爪哇岛上的麻喏八歇国。爪哇古名阇婆,今印度尼西亚爪哇岛,为南洋要冲,人口稠密,物产丰富,商业发达。当时,这个   郑和下西洋是指明朝初期郑和奉命出使7次下西洋的航海活动。郑和下西洋时间之长、规模之大、范围之广都是空前的。它不仅在航海活动上达到了当时世界航海事业的顶峰,而且对发展中国与亚洲各国家政治、经济和文化上   郑和下西洋为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诸国的联系,明成祖派郑和出使西洋。从1405年到1433年,郑和七次航海,访问过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地区,(一说进行环球航行,   天文气象十四世纪中叶的《白猿献三光图》(作者不详)载有132幅云图,并与天气变化联系起来,绝大部分与现代气象学原理相一致。(欧洲到1879年才出版只有十六幅的云图。)1383年南京设京师观象   学术思想哲学思想上,王阳明继承陆九渊的心学并发扬光大,他的思想强调致良知及知行合一,并且肯定人的主体性地位,将人的主动性放在学说的重
史记惠帝建文明朝元年、内容来自互联网与用户投稿,仅供学习,如涉侵权,请发邮件到wenhz@foxmail.com,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红颜祸水?盘点中国古代四大妖姬有施部落为避免和夏发生战争,进献美女妺喜。有诗称赞妺喜的美丽:有施妺喜,眉目清兮。妆霓彩衣,袅娜飞兮。晶莹雨露,人之怜兮。夏桀为了讨好妺喜,筑瑶台、造倾宫、玉床、象廊。用玉石建造华...有关貂蝉的历史故事貂蝉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三国演义》说她善歌舞,色伎俱佳。又形容她的容貌舞姿:红牙摧拍燕飞忙,一片行云到画堂。眉黛促成游子恨,脸容初断故人肠。榆钱不买千金笑,柳带何须百宝妆。舞...风流乾隆帝两个皇后的悲惨结局乾隆生前一共有过两个皇后。第一个皇后富察氏,是他还是宝亲王时的嫡福晋,乾隆二年被册封为皇后。富察氏温情脉脉,为人恭谨简朴,得到太后赏识,后宫嫔妃敬重,乾隆皇帝也对她恭敬有加。帝后二...曹操:我一生最大的错,是杀了一个好医生民航总医院的杀医事件,估计大家都看到了。其实医生不是万能的,可我们经常看到的影视桥段是,有权力的人对下跪的医生说如果治不好,拿你陪葬。我总是记得在北京儿童医院看到的那一幕。一位医生...忽必烈,元世祖忽必烈,是谁的儿子,生平介绍孛儿只斤忽必烈(,1215年1294年),蒙古族,元朝的创建者。是监国托雷第四子,元宪宗蒙哥弟。蒙古尊号薛禅汗,他青年时代,便思大有为于天下。孛儿只斤忽必烈建立了幅员辽阔的统一多民...刘备为何不重用赵云汉末军阀混战,赵云受本郡推举,率领义从加入白马将军公孙瓒。期间结识了汉室皇亲刘备,但不久之后,赵云因为兄长去世而离开。赵云离开公孙瓒大约七年左右的时间,在邺城与刘备相见,从此追随刘...鸦片战争,鸦片战争资料,1840年,的影响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年6月1842年8月)。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闭关锁国后的中国落后于世界大潮。为了扭转对华贸易逆差,英国开始向中国走私鸦片,来获取暴利。为打开中国市场大门,英...雄霸春秋战国,犬戎为何不入诸侯史册?公元前841年,是中国信史的端口年份,从这一年开始,中国有了信史,历史有了文字记载,并且再没有中断。同时,从这一年开始,周朝开始了14年的共和政治,而这之后又恢复了帝王政治的原状。...司马衷继帝位,王恺、石崇斗富,王叔和著《脉经》太熙元年(290)四月二十日,晋武帝司马炎病卒,终年55岁,在位25年。太子司马衷继位,是为惠帝,时年32岁,立妃贾氏为皇后。司马衷是司马炎次子,9岁时立为皇太子,以痴顽闻名,宫人...史可法血战扬州的故事当崇祯皇帝自杀的消息传到南京,这座明朝的陪都陷入了惊恐和慌乱之中。接下来的问题就是,立谁做皇帝、继承明朝皇室的血统呢?南京的大臣们分成了两派。一派以正直爱国的官员、南京兵部尚书史可...史思明升官的故事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年),干因欠官府债款走投无路,逃亡到北边的奚族地区,被一向排外的奚族人捉住。奚族人想杀死这个外地人,可干装出一本正经样子说:我是大唐王朝派来与买王和亲的使...乾隆与香妃的故事乾隆初年,我国西疆维部伊斯兰圣裔阿里和卓家生下一位满身溢香的奇女,取名伊帕尔,这女孩被维部誉为真主的使者,她就是后来的香妃。伊帕尔从小就美丽聪颖,父母亲爱如至宝。十八世纪中叶,西疆...吕不韦的故事:老谋深算的投资大家国内无望,吕不韦于是出国寻求发展的道路。由于家业的关系,他最先选择的事业是经商,从事国际贸易。吕不韦离开卫国以后,在韩国的旧都阳翟(今河南禹县)大获成功,成为天下数一数二的豪商,被...李白唯一没有搞定的女人唐朝大才子李白,因为当代语文教材的原因,他给国人留下的印象只是豪放派诗人,而关于他的私生活,国人知之甚少。史料中关于他的婚恋,最详实的资料也只有魏颢《李翰林集序》中的一段话:白始娶...四大才女蔡文姬(约177约239),名琰yn,原字昭姬,晋时避司马昭讳,改字文姬,又字明姬,陈留圉y(今河南开封杞县)人,东汉三国时期音乐家,文学家。博学能文,又善诗赋,兼长辩才与音律。代...窃符救赵的信陵君为何只求速死?信陵君魏无忌是著名的战国四公子之一,他和春申君,孟尝君和平原君并称,是魏昭王的小儿子,也是安厘王的异母弟。对魏国而言,公子为人仁而下士,士无贤不肖皆谦而礼交之,不敢以其富贵骄士。士...感动中国十大历史悲壮瞬间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人...古代"宅女"超龄不嫁要罚款在古代,男婚女嫁不仅关乎人们的生理需求和社会稳定,更关乎人口的繁衍和家国的持续发展。既然是家和国的大事,男婚女嫁就不仅仅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了。而且,媒妁不仅仅是来自民间。适龄男女...刘备简介刘备(公元161年7月16日223年6月10日),字玄德,东汉末年幽州涿郡涿县(今河北省保定市涿州市)人,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谥号昭烈皇帝,史家又称为先主。根据《三国志先主传》,...古代也有闹洞房东汉时客人饮酒过量失手打死新郎早在两千多年前的西汉,闹洞房的雏形就已出现,不过局限在部分地区。《汉书》记载燕地风俗,有这样一句话:嫁娶之夕,男女无别。说明结婚那天晚上,大家不需要过分拘束,甚至可以暂时抛开礼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