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好找(wenhz.com美文史文诗文
古诗摘抄故事史记

辜鸿铭:拖着长辫子的北大教授

  以一袭破旧的马褂、一顶瓜皮小帽压着的长辫子,以及关于缠足、纳妾等奇谈怪论闻名的旷世怪杰辜鸿铭,自称是生在南洋,学在西洋,婚在东洋,仕在北洋的东西南北人。   他学贯中西,精通英、法、德、拉丁、希腊等9种语言,凭借三寸不烂之舌,向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大讲孔学与文学大师列夫托尔斯泰书信来往,讨论世界文化和政坛局势被印度圣雄甘地称为最尊贵的中国人,被孙中山、林语堂称之为中国第一语言天才。   1857年7月18日(一说1856年),辜鸿铭生于南洋马来半岛西北的槟榔屿。辜家属于福建移民,到辜鸿铭出生时已成为当地华侨第一望族。   辜鸿铭的父亲辜紫云曾是英国人经营的橡胶园的总管,能讲英语、马来语他的母亲则是金发碧眼的西洋人,会讲英语和葡萄牙语。在这种家庭环境下生长的辜鸿铭,自幼就对语言有着出奇的理解力和记忆力。据传,其年过花甲时,还能背诵6100多行的无韵长诗《失乐园》,而且一字不错。   由于父亲辜紫云和英国人布朗交好,所以辜鸿铭一出生,就被布朗认作义子,取名汤生。自幼布朗就培养他阅读莎士比亚、培根等人的作品。   但后来辜鸿铭却推崇儒家学说,反对新文化拥护帝制,反对民主共和,并主张一夫多妻制。所以,当时人们视其为老顽固,周作人说他是北大顶古怪的人物。   但辜鸿铭是五四时期以前惟一有分量向西方积极弘扬中国文化的学者,他曾将儒家经典《论语》、《孟子》、《中庸》等译成英文、德文,刊行于国外,影响非常巨大。   辜鸿铭不仅在国内名声鼎沸,在西方世界名气更大,甚至到了被神化的地步。一度,辜鸿铭几乎成了中国文化的代名词。   有一次,辜鸿铭在北京东交民巷内的六国饭店用英文讲演《春秋大义》。中国人讲演从来没有卖票的,但辜鸿铭却卖票,而且卖得很贵。当时听梅兰芳的戏,最高的票价不过一元二角,而他的门票则售二元,其风光之至可见一斑。   辜鸿铭的义父布朗先生对他说:你可知道,你的祖国已被放在砧板上,恶狠狠的侵略者正挥起屠刀,准备分而食之。我希望你学通中西,担起富国治国的责任,教化欧洲和美洲。   1867年布朗夫妇返回英国时,把十岁的辜鸿铭带到了当时最强大的西方帝国。临行前,他的父亲在祖先牌位前焚香告诫他说:不论你走到哪里,不论你身边是英国人、德国人还是法国人,都不要忘了,你是中国人。   到了英国,在布朗的指导下,辜鸿铭从西方最经典的文学名著入手,以死记硬背的方法很快掌握了英文、德文、法文、拉丁文和希腊文,以优异的成绩被著名的爱丁堡大学录取,并得到校长、著名作家卡莱尔的赏识。   十几年的留学生活,使富有天赋的辜鸿铭成为精通西方文化的青年学者。1879年,完成学业的辜鸿铭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与奉李鸿章之命归国的博士马建忠相识,长谈3天后,辜鸿铭决定改穿长袍马褂,吃中餐学汉语,埋头研究中国文化,并回到祖国。   1885年,辜鸿铭被张之洞聘任为两广总督衙门的译员,后在张之洞的幕府中任职二十年。由于经常闲得无聊,辜鸿铭便以英文翻译《四书》自娱,翻译出的《论语》、《中庸》,在中外知识界名声大噪。   辜鸿铭自幼留学西方,受过系统的西式教育,生活方式和思想方式都曾十足欧化,到头来却对西方文明十分排斥,极力维护中国的封建文化和伦理道德。   这位拖着长辫子的北大教授在北京大学讲课时对学生们公开说:我们为什么要学英文诗呢?那是因为要你们学好英文后,用中国人做人的道理,温柔敦厚的诗教,去教育那些四夷之邦。   从1901年至1905年,辜鸿铭分五次发表了一百七十二则《中国札记》,反复强调东方文明的价值。1909年,英文着本《中国的牛津运动》出版,在欧洲尤其是德国产生巨大的影响,一些大学哲学系将其列为必读参考书。   作为翻译家的辜鸿铭,在东西方文化交流方面也是居功至伟。其贡献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将我国经典古籍《论语》、《中庸》等译成英文,以极大的热情和创造性把中国传统文化介绍给西方世界另一方面是将外国诗歌等著作翻译成中文,主要有威廉柯伯的《痴汉骑马歌》和柯勒律治的《古舟子咏》,成为近代中国向国内译介西方诗歌的先驱。   蔡元培的学生罗家伦在《回忆辜鸿铭先生》中说:辜先生对我们讲英国诗的时候,有时候对我们说,我今天教你们外国大雅。有时候说,我今天教你们外国小雅。有时候说,我今天教你们外国国风。有一天,他异想天开地说,我今天教你们洋离骚。   辜鸿铭所译的《论语》、《中庸》等较之以前西方传教士和汉学家的儒经译本有了质的飞跃,可以说是儒经西译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即便身处陋室,也依然有灵魂的芬芳,谈笑间都是文人雅士的生活,不在乎物质是否贫寒,他就是刘禹锡。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有多难?   王徽之,书圣王羲之的第五个儿子。一直以来,人们给他的标签是:豪门公子,书法大家,不靠谱的名士。但不靠谱的人,有靠谱的才华。   天才的童年,大都十分相似,就好像是不同的演员,采用同一个剧本表演。黄庭坚也是如此,幼警悟,读书数过辄诵,只要书在手中,分分钟便能全文背诵。   临死前,武则天让儿子削去她的帝号,从天册金轮圣神皇帝,改称为则天大圣皇后。最终,她选择了告别帝位的称号,改而以唐太宗的儿媳妇、唐高宗的皇后之名义,请求与唐高宗李治合葬于乾陵。   01对李清照,后世文人和评论家是极其偏爱的。王仲闻说,她使婉约派发展到了最高峰,从此也没有人能够继续下去黄墨谷说,她流传下来的词只有四十五首   历史上最著名的杀医者,估计就是曹操了,著名神医华佗成了他的刀下冤魂。其实,曹操可以杀很多人,就是不能杀医生。事实上,他杀华佗之后是懊悔的。   统治集团的分裂、党争与政治清洗构成了北宋后期政治史的一条重要线索,它的源头可以上溯至王安石神宗对于异见流俗的排斥打击。然而,当神宗驾崩之初,仍然存在着新旧兼用共改熙丰法   历史迭荡,恰似天上黄河,一去未返。光阴消逝,亦如江水东流,昼夜不舍。即便如此,冰澌融解后的春风、春雨、桃花、柳花,岁岁年年总相似,流转的唯有寂寂人面。将近四百年前,1638年,大明王朝已是风雨飘摇   笨拙的人没有智力资本,因此比别人更虚心笨拙的人从小接受挫折教育,因此抗击打能力特别强笨拙的人不懂取巧,遇到问题只知硬钻过去,因此不留死角。正是这与众不同的"笨拙",成就了曾国藩非同一般的精明和高明。   刘备是《三国演义》里最会演戏的男人,说刘备是三国的演技派一点儿也不为过。尽管曹操、司马懿都很会演戏,但和刘备相比,还是差了一大截。刘备演戏的高超之处在于树立正统的大旗,打起道德的幌子,用仁义来
史记辜鸿铭辫子北大教授、内容来自互联网与用户投稿,仅供学习,如涉侵权,请发邮件到wenhz@foxmail.com,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中国首次使用年号,汉武帝定年号为"建元元年"汉景帝后元三年(公元前141年)正月,景帝刘启去世,皇太子刘彻继位,是为汉武帝。第二年(公元前140年)十月,汉武帝定年号为"建元元年",年号纪元开始出现在我国历史上。在汉武帝前的...唐玄宗和杨贵妃的故事,唐玄宗李隆基为何迷恋贵妃杨唐玄宗李隆基和贵妃杨玉环的爱情,经过白居易《长恨歌》的诗词,成为千古传唱。杨玉环是薄州永乐(今山西芮城)人,她是隋梁郡汪氏的四世孙,父亲杨玄琰。长大以后,她被聘为玄宗的儿子寿王李瑁...司马光荐才的故事司马光当宰相后日理万机,案头文书堆积如山,其中有不少是旧友来函。这些人在给司马光的信中,多半是回忆旧情,欲勾起司马光的怀旧情结,然后就是叙述个人目前处境如何不好,大有怀才不遇的感叹...中国古代丈夫可当场杀死奸夫淫妇妻子却无此权莎士比亚的《一报还一报》(亦译为《量罪记》),改编自一部意大利悲剧《普洛莫斯和卡桑德拉》。故事是说维也纳的一个少年绅士克劳狄奥,因为与女友未婚先孕,被本城摄政安哲鲁判处死刑,由此引...夏桀简介,夏桀亡国,夏朝亡国之君,历史上著名的暴夏帝桀(前17061664)元年癸卯,在位43年。夏朝第19代帝王。夏帝发之子。桀,在位43年夏朝最后的一个国王,发子,又名癸、履癸,商汤把他谥号桀(凶猛的意思)。发驾崩后桀继位,...虎父未必无犬子龚自珍儿子引洋人进圆明园俗语说龙生龙,凤生凤,又说老子英雄儿好汉,看起来有其父必有其子这定律古往今来是深入人心了。其实虎父未必无犬子,历史上有许多圣贤之人英明一世却没能教育好自己的儿子,一生清誉毁于旦夕之...汉武帝刘彻在董仲舒的建议下"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景帝死后,皇太子刘彻继位,这便是我国历史上被称为一代雄主的汉武帝。这时的汉朝最为繁荣和昌盛。政府里的存钱和储粮的仓库都装得满满的。武帝继位时年刚16岁。他一登上帝位,就要立志做一番...南宋时期的建炎南渡、绍兴议和、孝宗北伐事件金国在靖康之难中徽宗、钦宗二帝被女真人俘虏,包括皇后,嫔妃,皇子,公主等皇室成员和机要大臣,宫廷女官,宫廷乐师,厨师等都被女真人俘虏北上,康王赵构得以幸免。1127年,金国从汴京撤...梁启超对近代中国的影响他代表了一个时代魏宏运,生于1925年,著名中国近现代史学家,南开大学荣誉教授,中国现代史史学会名誉会长。曾担任南开大学历史系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历史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现代史学会副会长及多所大...司马光生命中最后18个月的悲剧性统治集团的分裂、党争与政治清洗构成了北宋后期政治史的一条重要线索,它的源头可以上溯至王安石神宗对于异见流俗的排斥打击。然而,当神宗驾崩之初,仍然存在着新旧兼用共改熙丰法度,避免进一...唐朝中兴名将郭子仪、李光弼的迥异结局郭子仪、李光弼俱为唐朝中兴名将,若论战功、军事造诣,李光弼可能要更出色一些,史家公认李光弼与郭子仪齐名,世称李郭,而战功推为中兴第一。但若论统御部下、为人处世,则郭子仪更胜一筹。正...古代偷情故事:妻不如妾,妾不如偷民间有句俗语:妻不如妾,妾不如偷,偷又不如偷不着。从各种偷情故事来看,失败者占绝大多数,自古如此。运气好还能全身而退者少之又少,而不幸运的就会留下心灵创伤。现代男人偷情,大多受到古...亲王贝勒也是慈禧的情人说起慈禧的情人如今人们已经知道的有很多,这其中既有经常进入紫禁城的股肱大臣,也有来自英伦三岛的年轻军官既有宫廷的太监,也有普通的平民。但是,人们却很少知道慈禧的情人之中还有一位年轻...曾国藩、李鸿章等兴起洋务运动慈禧上台以后,清王朝同西方列强的关系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清朝统治者由排洋、恐洋转变为媚洋外国侵略者也认识到清政府可以作为他们奴役剥削中国老百姓的驯服工具,因而将对华政策由打转向了拉。...不为亡国,却为剃发而战:明清易代时的乡党不论今人心理是否接受,满清征服江南的过程就是如此简单。弘光元年(1645年)五月,满清豫亲王多铎兵不血刃地进入南京,那个存在了276年的大明王朝,似乎就这么无声无息地走到了尽头。坐...唐太宗李世民是鲜卑人?唐太宗李世民身世之谜唐太宗李世民(598649),唐朝第二个皇帝,杰出政治家、军事家。他在位期间出现了历史上称道的贞观之治,被称为千古一帝。史书对李世民的记载,寥寥300字,功过论断,兼而有之。《唐书...唐玄宗为何两次将杨贵妃撵回娘家杨玉环,姿质丰艳,善歌舞,通音律,为唐代宫廷音乐家、舞蹈家,其音乐才华在历代后妃中鲜见,被后世誉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杨玉环先为唐玄宗儿子寿王李瑁王妃,受令出家后,又被公爹唐玄宗...隋炀帝杨广的功与过,开凿了世界上第一长的南北大运隋炀帝其实是很有文治武功的,修运河,复长城,立科举,强集权,去豪强,除后患,威四夷,征西域,汇通天下,有几个皇帝做得到?有几个皇帝为了国家的稳固安全发展,能够不辞辛苦,在那个只有木...明朝的外交历史情况介绍:郑和下西洋、海禁与抗倭从1405年到1433年,郑和七次航海,访问过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地区,(一说进行环球航行,见1421中国发现世界)。又派遣吏部验封司员外郎陈子鲁出...蒲松龄宴请宰相的故事一日,忽然接到宰相一份请帖,上面写着:请吃半鲁。蒲松龄对此类请帖,深恶痛绝,老百姓连饭都吃不上,当官的还只顾吃喝玩乐。于是,对送请帖的来者说:我身体不佳,不能前往,请回复宰相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