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灭夏之战为朱元璋平定西南奠定了基础
当时明朝已基本统一全国,惟北方尚有塞外元残余势力,南方有四川夏政权和云南故元梁王政权。洪武三年,明军北征沙漠,稳定了北方的形势,出兵消灭四川夏政权的时机已经成熟。关于灭夏的战略部署和进军路线,明太祖朱元璋认为:蜀人闻吾西伐,必悉其精锐东守瞿塘,北阻金牛(全称金牛峡,亦称五丁峡,在今陕西宁强境内)以拒我师。彼谓地险,吾兵难至,若出其意外,直捣阶、文,门户既隳,腹心自溃。遂于洪武四年正月,指挥南北两路大军进军四川。南路以中山侯汤和为征西将军,江夏侯周德兴、德庆侯廖永忠为左右副将军,并命营阳侯杨璟、都督佥事叶升等率京卫、荆、湘舟师由瞿塘趋重庆北路以颍川侯傅友德为征虏前将军,顾时为左副将军,并由何文辉等率河南、陕西步骑由秦、陇趋成都。同时,命卫国公邓愈往襄阳训练军马,运送粮饷,以保障征蜀部队的后勤供应。夏政权君臣面对强敌压境,战降不定。最后明升接受太尉吴友仁的主战意见,一面对明遣使修好,以争取备战时间一面派平章莫仁寿、邹兴、丞相戴寿以及吴友仁以铁索横断瞿塘峡口,重兵扼守。闰三月,南路军抵达夔州(今四川奉节)大溪口,强攻瞿塘,均被夏军扼阻,遂退还归州(今湖北秭归),顿兵3月,不得前进。四月,北路军连克阶州(今甘肃武都)、文州(今甘肃文县),渡过青川(今嘉陵江支流,在四川平武、青川境内)迅速向蜀中推进,相继攻下江油(今属四川)、彰明、绵州(今四川绵阳)。接着渡汉江向汉州(今四川广汉)挺进。北路军为激励南路军并瓦解夏军斗志,用木牌数千个,标明攻克阶州、文州、绵州的日期,投汉江顺流而下,以告知汤和。夏军闻讯,戴寿、吴友仁即率兵自瞿塘回援,皆被明军击败,相对减轻了南路军的压力。六月初一日,北路军攻克汉州,兵临成都。初五日,朱元璋获悉前线战报,下诏切责汤和,严令迅速进军以配合北路军,并命永嘉侯朱亮祖为右副将军,率师增援南路军。南路军得此命令并获北路军捷报,遂举兵挺进。初十日,廖永忠率兵攻克夔州(参见夔州之战),突破瞿塘天险。次日,汤和兵至,决定由汤和率步骑,廖永忠率舟师,分道并进,进趋重庆。廖永忠所率舟师,势如破竹,沿江州县官吏望风归附,十八日,师抵铜锣峡。二十二日,汤和至重庆,明升开城投降,蜀夏政权灭亡。北路军攻下汉州以后,于六月十五日进军成都。七月初十日进逼城下,夏守将戴寿力战不支,且闻明升已降,遂开城归降。汤和、傅友德两路明军又相继攻克其它州县。八月二十日,傅友德率师攻破保宁(今四川阆中),擒获吴友仁。 点评:此次战争的胜利,仅从军事指挥的角度来看,朱元璋对作战双方军事形势的清醒认识和战略部署得当,是一个至为重要的原因。以南路军为正,以北路军为奇,奇正并用,水路分进合击,密切配合,使夏军腹背受敌,疲于奔命,最终被明军各个击破。这是又一个战略计划和战争经过基本吻合的典型战例。蜀地悉平,为朱元璋彻底平定西南奠定了基础。 明末崇祯几乎是一个完美的领导:极少近女色、衣服破了由皇后亲自补,在位17年雷打不动早起晚睡辛苦工作,就连纳谏,也足可与唐太宗李世民比肩,但就是这样的一位勤恳的皇帝将大明的 明十三陵位于北京北面昌平县境天寿山南麓,距首都北京约五十公里,陵域面积达一百二十余平方公里,环葬着明代的十三位皇帝,统称十三陵,是中国帝王陵墓中保存得比较完整的一处遗址。明十三陵中的首陵, 明洪武四年(1371年)正月至八月,在明统一战争中,明朝消灭四川明升夏政权的战争。当时明朝已基本统一全国,惟北方尚有塞外元残余势力,南方有四川夏政权和云南故元梁王政权。洪武三年,明军北征沙漠, 明建文元年(1399年)七月至四年(1402年)六月,燕王朱棣为争夺皇位,与其侄建文帝朱允炆之间进行的战争。朱棣为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对立朱允炆为皇太孙一直心怀不满。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闰五月, 明太祖第一次北征沙漠之战明洪武三年(1370年)正月至十一月,明朝政府为肃清漠北故元残余部队而进行的统一战争。洪武元年(1368年)八月,元惠宗放弃大都(今北京)北逃后,一直滞留在近塞地区 第一次下西洋永乐三年(一四零五年)六月,郑和第一次下西洋,顺风南下,到达爪哇岛上的麻喏八歇国。爪哇古名阇婆,今印度尼西亚爪哇岛,为南洋要冲,人口稠密,物产丰富,商业发达。当时,这个 郑和下西洋是指明朝初期郑和奉命出使7次下西洋的航海活动。郑和下西洋时间之长、规模之大、范围之广都是空前的。它不仅在航海活动上达到了当时世界航海事业的顶峰,而且对发展中国与亚洲各国家政治、经济和文化上 郑和下西洋为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诸国的联系,明成祖派郑和出使西洋。从1405年到1433年,郑和七次航海,访问过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地区,(一说进行环球航行, 天文气象十四世纪中叶的《白猿献三光图》(作者不详)载有132幅云图,并与天气变化联系起来,绝大部分与现代气象学原理相一致。(欧洲到1879年才出版只有十六幅的云图。)1383年南京设京师观象 学术思想哲学思想上,王阳明继承陆九渊的心学并发扬光大,他的思想强调致良知及知行合一,并且肯定人的主体性地位,将人的主动性放在学说的重史记、朱元璋、明灭、平定、奠定、内容来自互联网与用户投稿,仅供学习,如涉侵权,请发邮件到wenhz@foxmail.com,通知删除,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