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好找(wenhz.com美文诗文史文
古诗摘抄故事史记

三国时期的文艺学术发展及主要代表人物事件

  三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社会动乱、政治黑暗的一个时期,但同时,它又是在精神上极自由、极解放、极富于艺术气质的一个时期。人的主体意识在摆脱了传统儒学的束缚之后,获得了觉醒,整个文化领域,出现了迥异于两汉的独特面貌。以文学而论,尽管其艺术成就不及前面的先秦两汉,也不如后面的唐宋,但在文学发展的链条上,这时期却是不可或缺的关键一环。正是在此时,文学摆脱了经学、史学的附庸的地位,走向了独立,或者说,从自在走向了自觉。   随着印度佛教的逐渐传播,其塑造佛像的艺术技法也传入中国,并且与渊源久远的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相互融通,形成了中国佛像的仪范,到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甚为流行,中国大规模地塑造佛像的活动开始了。东汉末年,佛教教义开始同中国传统的伦理和宗教观念相结合,从而得以广泛传播,佛教徒到广陵(今江苏扬州)构筑佛寺、造铜佛。三国以后,北方的洛阳、南方的建业(南京)都是佛教重镇,可惜洛阳当时十多座佛寺的作品没能保存下来而无从考察佛像的情形,吴赤乌十年(247),康居沙门康僧会到达建业,设像传教,吴主孙权为其建寺,吴地有系统的佛像塑造开始出现。到三国时期,我国佛像塑造的规模已经很大了。而且天竺之法和中国本土固有技法融会贯通,创造出亲切蔼然,为人们欣赏的中国佛教仪范,在佛像汉化的过程中,逐渐确立了自己特有的雕塑方式,使这一艺术从此走向成熟。   玄学是一个真正的本体论哲学。在汉代基本上只有宇庙论、社会哲学和数术、神学,玄学本体论的出现是中国哲学史上的一件大事。相比之下,宇庙论之前的道家本体论则幼稚得多,是一种半直观、半艺术的哲学,而玄学尽管在发生期受到道家的很大影响,但在发展中演化出了独特的概念体系和范式。到了化成为主导观念的时候,玄学已不再是一种清谈了,而成为一种真正的哲学。玄学的化和自性与魏晋崇尚自然、个体的精神是一致的。玄学与道家的本体论、孔子的大同世界相比,是更倾向于个体化,更倾向于现实的哲学。它的出世色彩其实是反社会、反文明的末世感。正始时代的何晏、王弼是玄学的创立者。他们将老、庄、易并列为三玄,并依傍儒学立宗。他们最引人注目的是用无代替道,并在体用不二、本末不二的前提下论述了无。他们的重点在无,但注意在有中把握无,在生活哲学上他们的无为论和性情论、自然论都是在当时社会政治压迫下的一个变态。他们论述了当时的热门话题:言象意的关系,并用它来解释周易,要求放弃言、象来达到意,因而这实质上提出了魏晋玄学的意(神韵的形而上学范畴),在有无关系上,他们只是提出问题,其体系还有老子、汉代的特征,未能把有无放到象意的层面上。   建安年间(196220),在曹操统治集团里,聚集了七位有杰出才华的文学家,他们是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史称建安七子,他们与三曹一起,创造了中国文学史上一个辉煌的时代,其独具特色的文学风格建安风骨从此主导了文坛,成了后世文学所推崇和效法的仪范。七子的文学创作虽因个性差异而各自有独特的风貌,但具有一些共同的特点,这构成了建安文学的时代风貌。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归纳这一风格产生的原因时说,这种慷慨激昂的文学作品是由于社会的离乱、风俗的颓废而造成的,在这种情形下,文学作品才有思想深度,而且含蓄隽永,有慷慨之气。这一论点是十分精辟的,这种既有思想深度,又含蓄蕴藉,富有慷慨悲壮之气的文学风格尊为建安风骨或建安风力,这是建安七子和曹氏父子对中国文学史的突出贡献。后世文学革新运动也多以建安风骨相号召,陈子昂就是以此为旗号,从而形成一股洪流,将唐代诗歌创作推向顶峰的。   曹植(192232),字子建,曹丕之弟。他的诗歌创作在数量和质量上都超过了同时代的文人,堪称当时之冠。曹植的一生以曹丕登基分为得意与失意两个时期。他早年深得曹操宠爱,在相对安定的环境中过着贵族公子的生活,后来在与曹丕争太子位中失势,倍受压抑。其诗歌创作亦相应分为前后期,具有不同的内容特色。曹植前期诗作以《白马篇》、《名都篇》为代表,抒发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雄健刚劲,意气风发后期诗歌则主要抒发他壮志难酬的愤激不平之情,代表作有《赠白马王彪》、《吁嗟篇》、《野田黄雀行》等。其中《赠白马王彪》是一篇力作,因感慨曹丕对手足的迫害愤而成篇。曹植的散文和辞赋也不乏佳作,如《与杨德祖书》、《洛神赋》等。在艺术表现上,曹植是建安诗坛上成就最高的。他工于起调,善用比喻,常有警句,如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惊风飘白日,光景驰西流。此外,他注重炼字、对偶与和声,其诗既富激情,又有文采,《诗品》以骨气奇高,词采华茂来形容他诗歌的艺术风格。   竹林七贤是三国魏末七位名士的合称。他们是谯国嵇康、陈留阮籍、河内山涛、河内向秀、沛国刘伶、陈留阮咸、琅邪王戎。他们之间交往密切,曾集于山阳(今河南修武)竹林之下纵怀肆意,世称竹林七贤。高平陵政变以后,当权的司马氏集团一边提倡名教,一边残酷地剪除异已,加紧篡夺魏政权,但仍有一部分名士不愿与司马氏合作,他们对司马氏标榜的虚伪礼教表示深恶痛绝。七贤即是这一部分名士的代表人物。他们的思想大体相同,略有差异。嵇康、阮籍、刘伶、阮咸始终服膺老庄,越名教而任自然山涛、王戎则以老庄为主,杂以儒术向秀则主张名教与自然合一。就其本质而言,他们并不反对名教,而是崇尚自然的名教,在政治态度上,他们后来的差别较大。嵇康、阮籍、刘伶对执掌大权、觊觎魏政权的司马氏集团条取不合作态度向秀在嵇康被害后被迫出仕山涛初始隐身自晦,40岁后出仕成为司马氏政权的高官王戎功名心最盛阮咸入晋以后,曾经担任散骑侍郎等职。七人文学成就差别极大,阮籍作品今存赋6篇,散文较完整的9篇,诗80余首。他的赋都是短篇小赋,或咏物、或述志,内容不一。《大人先生传》是他最长最出色的散文作品。阮籍的诗歌代表了他的主要文学成就。嵇康的文学成就主要体现在诗歌和散文上,论说文以《养生论》、《声无哀乐论》最为著名,书信《与山巨源绝交书》写得泼辣洒脱,为嵇康散文的代表作。向秀仅存《思旧赋》,刘伶有《酒德颂》一篇,行文轻灵,语言洗炼,反映了魏晋名士崇尚玄虎、消极颓废的精神面貌。阮咸精通音律,文字则没能流传下来。山涛、王戎似乎不长于文笔。   诸葛亮七年内五次伐魏,未竟其功,兵疲民困。诸葛亮死后,蒋琬和费祎基本停止大规模战争,休士养民。不过,姜维掌权后,又开始大举北伐。蒋琬(?246年)姜维主动伐魏共有十一次之多。其中大胜一次,小胜   刘备三顾茅庐而得诸葛亮,之后在诸葛亮的等人帮助之下建立蜀汉皇朝,三顾茅庐成为求贤中的经典案例。汉末,黄巾事起,天下大乱,曹操坐据朝廷,孙权拥兵东吴。建安十二年(207年),汉宗室豫州牧刘备听徐   《三国演义》作为四大名著之一,在中国的封建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特别是书中有十句精辟名言特别耐人寻味,在此给大家分享下:一、人中吕布,马中赤兔一共八个字却称赞   曹植和甄妃的爱情故事我们都一直误认为是出自于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其实不然,此故事出于唐代注明作家李善的大作《昭明文选》后的注解。其实在我们的眼里这两个人的故事就是叔嫂偷情的破事,为何却又被传为千   三国演义讲的是纷乱年代群雄争霸的故事,成就的也是男人们的事,诸葛亮的鞠躬尽瘁,刘备的侠义仁心,关羽的大仁大义,曹操的奸诈奸猾。。。姑且不去论他们的事,大家和我一起走进这些英雄的身后,去聆听那些三国   华雄又作叶雄,中国东汉末年董卓部下的武将,为董卓帐下都督。公元190年,关东军阀联合讨伐董卓,时任长沙太守的孙坚大破董卓军,华雄在此战中被孙坚一军所杀。明罗贯中所著历史小说《三国   司马懿是三国时期最后的赢家,可谓是家喻户晓,但司马懿的老婆却很少有人知道,正所谓每一个成功男人背后都有一位伟大的女性,司马懿的老婆叫张春华。张春华,西晋宣穆皇后,她是晋宣帝司马懿的老婆,晋   三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社会动乱、政治黑暗的一个时期,但同时,它又是在精神上极自由、极解放、极富于艺术气质的一个时期。人的主体意识在摆脱了传统儒学的束缚之后,获得了觉醒,整个文化领域,出现了迥异于两汉   由于马钧掌握了军事原理,因而他在军事上兵器制造方面也有不少发明创造。从历史文献当中可以证明,他在兵器学方面的精深研究,足以和同时代的军事学家诸葛亮相比。那时候,魏国和蜀国经常打仗。蜀国大军   在没有实现电力提水浇灌农田以前,中国许多地区都广泛使用着一种龙骨水车。也叫翻车。它应用齿轮的原理使其汲水,很是好用。中国应用水车有着悠久的历史。大约在东汉时期,翻车就出现了,据古籍记载,东汉末年有
史记文艺时期学术三国、内容来自互联网与用户投稿,仅供学习,如涉侵权,请发邮件到wenhz@foxmail.com,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曹植写《洛神赋》,曹植与甄妃偷情成千古佳话?故事内容大概是这样的,最初想娶甄妃的是曹植,结果却被曹丕抢了先,曹植却一直念念不忘。在甄妃死后,曹植入朝去觐见曹丕,曹丕拿出甄妃曾用过的金缕玉带枕给他看,曹植睹物思人,大哭一场。到...华夏始祖黄帝简介黄帝(公元前2717年公元前2599年):古华夏部落联盟首领,中国远古时代华夏民族的共主。五帝之首。被尊为中华人文初祖。据说他是少典与附宝之子,本姓公孙,后改姬姓,故称姬轩辕。居轩...李光弼的故事史思明很会用兵,他命令手下在城外建起飞楼,蒙上木板作掩护,临城筑土山,想登上土山后攻入太原城。李光弼见对方筑土山,终于想出了一条妙计。他让手下将士从城内钻地,将敌军筑的土山下面挖空...华夏始祖炎帝简介号:神农(神农也是氏,可能是这一部落区别于其他部落的称呼,神农氏即对该部落或部落首领的称呼)炎帝,是中国上古时期姜姓部落的首领尊称,号神农氏,又号魁隗氏、连山氏、列山氏,别号朱襄(...曾国藩太平天国运动曾国藩是湖南湘乡人,道光年间考中进士,在京城做到了礼部侍郎,二品高官。公元1852年,他因母亲去世回乡守孝,不久咸丰帝就下达了要求各地在籍官员督办团练的诏令。曾国藩的做法与其他大臣...最后的铁帽子王大清庆亲王奕劻的生意经1917年,清廷授封的最后一个铁帽子王奕劻死在天津,时年七十九岁。庆王府按惯例,向北京紫禁城中的小朝廷讨谥号,为其评定一生功业,故而停尸不殓。内务府大臣初拟谥哲,按谥号解,知人曰哲...张之洞的故事有一次,张之洞私访来到松滋县,他早就听说松滋县令是个断案公正的清官,便想亲眼见识见识。恰巧在路上碰到一个幼时的同窗好友,这位同窗虽说没做官,却是当地一大富户。他见张之洞穿着破衣烂衫...明朝野史:首辅张居正死于纵欲过度?他虽然不是皇帝,却肩负国家重任,以天下为己任。近代思想家梁启超甚至说:明代政治家只有一张居正。近代思想家、文学家、学者梁启超(18731929)曾点评:明代有种种特点,政治家只有一...唐朝中兴名将郭子仪、李光弼的迥异结局郭子仪、李光弼俱为唐朝中兴名将,若论战功、军事造诣,李光弼可能要更出色一些,史家公认李光弼与郭子仪齐名,世称李郭,而战功推为中兴第一。但若论统御部下、为人处世,则郭子仪更胜一筹。正...旧时贪官离任:百姓为其立贪官遗臭碑中国古代官员离任,可谓五花八门。清官、好官离任令百姓恋恋不舍,恨不能长期留住人虽走,却留下了好名声。贪官、坏官离任则令百姓欢呼雀跃人走了,骂名却难以消除。本篇专门说说贪官离任的趣事...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故事侦察人员化装成渔民,驾着小船,混进出海回归的渔船中,来到台湾岛上,趁夜色察看禾寮港(今台湾台南)地形和防守情况。只见明碉暗堡,防守严密。并在海边布置战舰,准备出击。侦察人员回来报告...南北朝时期是如何审贪官的如果可以由我选去哪个朝代当官,我想来想去,还是选魏晋南北朝。按理说,宋朝是最好的,宋朝最优待文官,但是,在宋朝不能犯事。状元郎陈世美当上了皇帝的乘龙快婿,包公说铡了也就铡了一代文才...中国历史上真正的"女汉子"南北朝时北齐神武皇帝高欢的夫人娄昭君,人长得十分漂亮,出身也很不一般。正史记载她,少明悟,强族多聘之,并不肯行。少女娄昭君聪慧伶俐,许多豪门大户人家都想娶她做儿媳,昭君一个也看不上...古代明君中四大荒淫无耻的帝王纵观中国二千多年的帝王史,历朝历代的所谓雄才大略、文治武功的明君英主始不仅受到史学家的关注,而且也受到黎民百姓的瞩目,因此,有关他们的正史戏说的种种书籍剧本层出不穷。有人将汉武帝刘...史伯伯阳父生平详细资料,和实生物,同则不继老子、孔子之前二百多年,有一位伟大的思想家,不为常人所知。其人在中国思想史、哲学史上占有重要位置,故学者在系统的专着中无不提及。但是,评价尚嫌不足。此人是西周末年的王朝太史伯阳父,...曹操衮雪和曹丕攻吴的历史故事传说建安十一年(207)仲秋的一日,天高云淡,曹操带着文武百官,来到汉中石门栈道的褒谷之地。这进山清水秀,野花飘香,明净的褒水从山谷飞泻而下,指在河心的一块巨石上,溅起朵朵水花,如...权臣蔡京乱铸"当十钱"致北宋通货膨胀随着蔡京的宦海沉浮,流通中当十钱的数量也越来越多,通货膨胀愈演愈烈,米价涨到每石大约四百文至一千五百文,比北宋初期米价每石一百文至三百文的价格上涨了大约三至五倍。严重的通货膨胀,使...古代男女之防:汉景帝让大臣去女厕找宠妃内外各处,男女异群,不窥壁外,不出外庭。出必掩面,窥必藏形,男非眷属,互不通名。这段出自《女论语》上的话可以一言概括之,那就是男女授受不亲。不了解中国古代历史的人,差不多都把纸上写...忽必烈征服南宋建立了元朝,元朝成为全国性政权黄金家族内部的最高权力斗争结束之后,元朝恢复了征讨南宋的计划。宋理宗依仗权臣贾似道,而贾似道的统治使南宋军民的反抗成了泡影。宋理宗死后,贾似道扶持四岁幼孩宋恭帝(12751276年...季梁生平详细资料介绍,季梁谏追楚师季梁是春秋早期的随国贤大夫,生活在中国哲学结胎的时代,不仅是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而且还是伟大的哲学家。从文献上看,有关季梁的记载并不多,《左传》仅二处,《随州志》有二十多处,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