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轲刺秦王为何失败?是剑术不精还是另有原因?
受到秦国大军逼近国境易水的威胁,燕国太子丹费尽心思寻觅勇敢的刺客,终于通过燕国隐士田光结识了荆轲,田光称他是神勇之士,可托大事。
刺秦计划秘密地进行,除了一张敬献大片肥沃土地的地图,还需要一份更能讨秦王欢心的礼物,否则,无法近距离接近他。荆轲想到了秦王悬赏千金捉拿的秦国叛将樊于期,他正在燕国避难。荆轲亲自上门游说,请求他舍弃自己的生命,成就刺秦大业。被秦王害得家破人亡的樊将军为了复仇,也慷慨激昂地拔剑自刎,献出了宝贵的头颅。于是,樊将军的头颅盛放在密封的匣子里,剧毒匕首巧妙地藏在地图中。荆轲只等一位协助他刺秦的挚友来临,便携手启程。
然而,太子丹毕竟是贵族集团的代言人,他只是将荆轲当成自己利用的牺牲品,他怀疑荆轲的赤胆忠心,催促他赶紧动身,还说如果他再犹豫不决的线岁就杀过人的鲁莽小子秦舞阳先行上路。太子丹的一席话,不啻是对侠义之士的莫大侮辱!沉稳刚毅的荆轲再也难以冷静,他先是气愤地呵斥了太子丹,接着怒气冲冲地仓促出发了。
此行的结果大家都已清楚:荆轲大义凛然,壮烈牺牲秦王惊慌失措,侥幸逃命。对于刺秦的失败,多少人扼腕叹息。有人曾认定,荆轲的剑术不精,连东晋大诗人陶渊明都说: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我也曾经对此说法深信不疑。
最近,重读《史记刺客列传》和一些名家的有关文章,终于弄明白了荆轲失败的原因:一是仓促出阵,未能等到荆轲得力的助手抵达燕国,在太子丹的紧逼下,让有勇无谋的市井屠夫秦舞阳充当帮手,关键时刻表现畏缩,乱了阵脚二是燕太子丹制定的刺秦方案有问题,他想仿效当年鲁国勇士曹沫,用一把尖刀威慑齐桓公的做法,让荆轲最好是挟持和胁迫秦王,勒令他答应退还各国诸侯的土地,如果不答应,再刺杀了事。正是这挟持和刺杀的抉择,那千钧一发之际的片刻犹豫,丧失了行刺的时机,留下了千古遗恨。
战国时期秦国的秦孝公即位以后,决心图强改革,便下令招贤。商鞅自魏国入秦,并提出了废井田、重农桑、奖军功、实行统一度量和建立县制等一整套变法求新的发展策略,深得秦孝公的信任,任他为左庶长,在公元前
秦灭六国,却留下了一个卫国,而且终秦始皇一生没有去绝卫祀,这不能不说是一个谜。《史记卫康叔世家》记载:卫国到卫元君时已经只留下濮阳一地了,秦灭了魏国后把濮阳划入东郡,而把卫国从河南东北部迁到
秦国自孝公时,在法家思想指导下,从农战两个方面革新内政,争霸中国,经过几代君主的努力,终于以武力统一中国。在兼并过程中,普遍存在斩首现象,秦汉之际一致认为秦国是崇尚诈力的虎狼之国,鲁仲连更明确提出
透过两千多年厚重的历史尘埃,秦王朝留下的苛政符号,随着秦简的发掘有了另一层解读秦代法、律、令较完善,奸邪不容,皆务贞良,于是秦代官吏慎遵职守
李斯这个大秦帝国仅次于秦始皇的二号人物、华夏千古第一宰相,他和秦始皇扫六合、统文字,影响了中国2000多年来的历史进程。对于他的一生,古往今来众说不一。有人说他好,在司马迁的《史记》里,曾写到
在我国古代的封建体制中,皇帝的政治生活中有两件大事,那就是立皇后和立太子。与之相对应的两种制度是立后制与储君制。古代帝王有多个夫人及众多妃子,所谓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皇帝的正妻为皇
荆轲大义凛然,壮烈牺牲秦王惊慌失措,侥幸逃命。对于刺秦的失败,多少人扼腕叹息。有人曾认定,荆轲的剑术不精,连东晋大诗人陶渊明都说: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受到
一座绝世宫殿建筑,承载了项羽二千多年的悲伤,以及文人墨客说不尽的激情与梦想。如今,考古学家终于找到了它的确切所在,但这仅仅只是一个开始太多的谜题还是等这座宫殿完全露出地面才能找
长城是世界建筑史上的杰作,它盘踞在重峦叠嶂之间,蜿蜒在沙漠之上,气势磅礴,坚固雄伟,被视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曾有权威人士做过统计,修筑长城所用的砖石,如果用来修建一道厚1米、高5米的长墙,这道长墙足
统一文字秦国统一中国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巩固其统治,其中包括著名的书同文,即将战国时期各国使用的不同的书写体统一为后世所称的小篆,相传该字体为秦国丞相李斯发明。秦始皇
史记、
剑术、
另有、
失败、内容来自互联网与用户投稿,仅供学习,如涉侵权,请发邮件到wenhz@foxmail.com,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中国历史上最后一名状元刘春霖刘春霖(1872年1944年),字润琴,号石云。直隶肃宁人,清光绪30年(1904年)甲辰科状元,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名状元。刘春霖之中状元,实属偶然,在他的背后还有一段趣事。公元...
季梁生平详细资料介绍,季梁谏追楚师季梁是春秋早期的随国贤大夫,生活在中国哲学结胎的时代,不仅是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而且还是伟大的哲学家。从文献上看,有关季梁的记载并不多,《左传》仅二处,《随州志》有二十多处,其中...
八王之乱,中国历史上权力斗争的集中写照和缩影公元290年,晋武帝司马炎去世,留下了一个统一仅10年的庞大帝国和一个何不食肉糜的痴呆皇帝晋惠帝。不幸的是,这个痴呆皇帝偏偏有一个又丑又凶、狠毒无比的皇后贾南风。晋武帝死后第二年,...
隋唐大运河和京杭大运河堪称古代中国的"建国之本"我们现在将中国古代的运河称为中国大运河,我理解中国大运河主要指具有水运功能的人工开凿河流(当然有的运河也兼具灌溉、防洪等水利功能),而诸如战国时代秦国开凿的郑国渠、修建的都江堰等水...
唐朝士族为何不愿娶公主为妻?唐朝独特的社会现象分《旧唐书》卷一四七《杜佑传》附《杜悰传》:(宪宗为长女岐阳公主选驸马)令宰臣于卿士家选尚文雅之士可居清列者。初于文学后进中选择,皆辞疾不应。《东观奏记》卷上:万寿公主,上(按:指宣...
吴棠的故事,吴棠气钦差的故事吴棠,字仲宣,号棣华,明光三界人。先祖于明代中叶由徽迁滁,始卜居于三界。世代以来耕读相守。吴棠自幼勤于学,艰苦自力,家境贫寒,常在月光下苦读。少年时考中秀才,后中道光15年(183...
秦朝历史资料介绍,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大帝秦朝(前221年至前207年),是由战国时代后期的秦国发展起来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大帝国。秦朝开国君主秦王政自称始皇帝,从此有了皇帝一词语。国号秦,王室嬴姓,故史书上别称嬴秦,以...
古人也推销:东方朔"身高俸禄论"西汉大才子东方朔,当年也是个没人赏识的可怜虫,凭着一篇长达三千多片奏牍的自荐信,倒是攀上了皇帝,可汉武帝身边人才济济,哪能轮得着他?所以他只得了个待诏公车的小官,整天见不到皇帝一面...
方孝孺为何被灭十族?方孝孺被诛十族的历史真相方孝孺(13571402年7月25日),宁海人,字希直,一字希古,号逊志,曾以逊志名其书斋,因其故里旧属缑城里,故称缑城先生又因在汉中府任教授时,蜀献王赐名其读书处为正学,亦称正学...
清朝康熙时期,清朝康熙时期历史资料介绍1662年康熙帝8岁即位,在位期间,平三藩,收台湾,三征准噶尔叛乱,抵抗沙俄侵略,编纂《古今图书集成》和《康熙字典》。康熙帝巩固和加强了祖国的统一。对内平定了三藩之乱,平定台湾郑氏...
夏禹(大禹)资料介绍,大禹治水的传说禹,姒姓夏后氏,名文命,号禹,后世尊称大禹,是黄帝轩辕氏玄孙。通过禅让制得到帝位,传说是夏后氏部落的首领,是子承父位、中国奴隶制的创始人。另外禹是中国的一个姓氏,相传在4000多年...
隋朝独孤皇后,中国古代十大著名狠毒皇后之一文献皇后柔顺恭孝,谦卑自守,很受隋文帝宠爱。文帝上朝时,她与帝同辇而进,至阁乃止。候其退朝之后又一起回宫,同吃同乐同寝,相顾欢欣。平日生活俭朴,不好华丽,专喜读书,识达古今。文帝治...
南明与明郑,1683年明郑主郑克塽率众降清,亡弘光帝死后,鲁王朱以海于浙江绍兴监国而唐王朱聿键在郑芝龙等人的拥立下,于福建福州称帝,即隆武帝。然而这两个南明主要势力互不承认彼此地位而互相攻打。1651年在舟山群岛沦陷后,鲁王朱...
上古时代的科学文明发展五六千年前,先民已经开始以葛、蚕丝制成衣服。(丝绸受欢迎的程度历久不衰,中外闻名。)在上古时期,中华文明的科学发展有:是中华文明史上发达极早的知识部门之一。主要的原因是农业早在新石...
隋朝法律制度,隋朝的《开皇律》和《大业律》详细资隋代(581618)法规制定于隋文帝开皇(581604)和隋炀帝大业(605618)两个时期。隋文帝杨坚统一南北,建立隋王朝,结束了魏晋南北朝数百年的分裂局面。他在北周从政多年,目...
汉初80年的帝国对外历程:韬光养晦从"孙子"到"从春秋、战国、暴秦直至秦末战争和楚汉战争,中国经过其间连续近600年的战乱、毁坏、凋敝及,处于构建一个统一、安宁、繁荣和长寿的新帝国的极重大历史关头。其时,有一项最重大的要素,决定...
燕王哙行禅让,让位给燕相子之周慎靓王五年(公元前316年),燕王哙行禅让,让位给燕相子之。燕相子之曾经改革燕国政治,做事果断,受到燕王哙的信任。燕王曾命令地方官凡是三百石以上俸禄的都将印信缴回,再由子之颁行。...
辜鸿铭:拖着长辫子的北大教授以一袭破旧的马褂、一顶瓜皮小帽压着的长辫子,以及关于缠足、纳妾等奇谈怪论闻名的旷世怪杰辜鸿铭,自称是生在南洋,学在西洋,婚在东洋,仕在北洋的东西南北人。他学贯中西,精通英、法、德、...
古代选陪都都有啥讲究?所谓副行政中心,放在古代又叫陪都。很多朝代都设有陪都,陪都设在哪?怎么设?里头大有讲究。副行政中心在我国不是个陌生名词。早在夏朝,据说就曾先后有过三个被叫作陪都的副行政中心安邑(今...
岳飞墓前的四个铁人岳飞墓和岳王庙景区,位于西湖栖霞岭南麓,现存格局于清代重建后形成,分为墓园、忠烈祠、启忠祠三部分。墓园坐西向东,忠烈祠和启忠祠坐北朝南岳王庙大门,正对西湖五大水面之一的岳湖,墓庙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