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高校称该荣誉是当事人个人申报,并未通过学校,更有高校对本校教授当选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并不知情。表面看来,这一“洋院士”的头衔似乎和外人关系不大,实则耐人寻味。在各大高校企业网站的推文、获评教授的个人简介中,都将获选该院院士当作荣誉,广而告之,有用“洋院士”镀真金之嫌。如果真有人花40万元买“洋院士”头衔,难道只是出于荣誉崇拜,还是说今后可以利用这一头衔,在申请课题、项目时获得资源倾斜?若是花钱参评了这一“洋院士”,既有沽名钓誉之嫌,更有损科学家群体的集体形象,并非个人私事。
074com永利“恭喜某教授当选欧洲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近日,多家高校、医院、公司发布类似的祝贺帖文。但质疑声随之而来,据报道,有网友爆料,该“洋院士”头衔含金量不高,花40万元就能买到。
多年来,花钱买荣誉、买洋文凭的事件屡有发生。如一些民间机构,动不动以编辑“中外名人大辞典”等高大上的名目圈钱;某高校学院曾斥资1900万元,在菲律宾“培养”博士自抬身价。假荣誉大多数都是用来换取后续利益,则令人不齿。面对舆论质疑,当选的“洋院士”不妨出来回应;职能部门、各行业内部也要加大监管力度,维护学术荣誉的纯洁和权威。
对此,吴继华回应,欧洲自然科学院更像是个“真正的科学家俱乐部”,只要科研成果真实、独立,对科学发展有重要贡献,就有资格申请。似乎只问科学贡献、不论世俗名利。可既然是俱乐部,大大方方叫俱乐部就好了,为何还要叫科学院这种高大上的名字;评选出来的成员,直称会员即可,何必用院士混淆视听?院士在哪个国家都有约定俗成的理解,该院究竟是图好听,还是以院士之名行获利之实?
事情很快引发关注。有高校教授证实,曾收到代办中介机构的邀请函,服务合同中明码标价“院士增选服务费”,还有代办人员表示要收取20万元至50万元费用。欧洲自然科学院中国代表处负责人吴继华则坚称院士资格不会卖,也没收过钱。到底谁没说实话,是中介行骗敛财,还是欧洲自然科学院躺枪,需要有关部门介入调查。
网友评论更多
33海城d
“开瓶率非常高”,白酒界黑马茅台1935持续奔跑😨😩
2025-01-07 06:34:42 推荐
187****1918 回复 184****8737:热情高 行动快 上市公司申请回购贷上限超140亿元😪来自东港
187****5347 回复 184****5295:小米15公布澎湃OS 2适配计划 首批机型有没有你?😫来自凤城
157****6825:按最下面的历史版本😬😭来自凌海
78北镇112
三季度券商私募资管20强榜单出炉:5家超3000亿元,华安资管首次“入围”😮😯
2025-01-09 10:20:40 推荐
永久VIP:央国企并购重组走出新路径😰来自盖州
158****4887:哈里斯承认败选:将帮助特朗普及其团队和平完成权力交接😱来自大石桥
158****6595 回复 666😲:加拿大政府以“国家安全”为由下令关闭字节跳动加拿大子公司 TikTok回应😳来自灯塔
89调兵山wz
美股三大指数齐创新高!特斯拉暴涨近15%,中概股多数收跌|快讯😴😵
2025-01-08 10:11:54 不推荐
开原jg:浙商银行尝苦果😶
186****2223 回复 159****9425:超200只“含权”产品待售,银行理财“抢占”权益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