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上海市为民办实事十方面34项(共43件)任务全面完成。项目建成投运后,通过网上公开接受市民评议、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打分、第三方测评等多种方式,开展效果评估,评估结果作为政府部门改进工作和次年实事立项的重要参考。评估结果显示,国家统计局上海调查总队第三方测评满意度达96.11分,为近年最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市民网上评议的好评率均超过90%。
二是更加注重普惠共享。在市民群众一直关心的养老、托幼、安居、就业、教育、医疗等方面,延续和新增了一批需求量大、反响好的项目,不断拓展实事项目的精准性、落地率、覆盖面。比如,连续28年新增养老床位,连续12年开办爱心暑托班,连续7年新增公办幼儿园托班托额,持续推进“宝宝屋”扩优提质。
三是更加注重补齐短板。一方面,安排了一批具有较强针对性的实事项目,努力补齐城市基层治理、“老小旧远”等方面短板;另一方面,对特殊群体和困难群众等“沉默少数”,格外关注关心关爱,千方百计帮助他们排忧解难,兜住、兜准、兜牢民生底线。比如,在无碍生活方面,安排了为5000户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进行无障碍改造等4个实事项目,让行动不便人士感受到行动无碍、城市有爱。
1. 为4000名老年人提供家庭照护床位服务,新增3000张养老床位、800张困难重度残疾人养护床位,改建3000张认知障碍照护床位
1331银河手机版下载为民办实事是上海民生工作的特色品牌。自1986年启动以来,市委、市政府每年集中力量办好一批民生实事,至今已持续开展了40年,共实施1100多项民生实事项目,有效解决了一大批市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
在民生实事立项工作中,一是更加注重听取民意。线上通过“上海发布”“中国上海”“随申办”等平台,广泛征集7000多条意见建议;线下深入听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政府参事和各相关部门的意见建议,并复制推广各区深受欢迎的实事项目,努力以“民声”定“民生”、让民意更满意。比如,中小学加装空调、在轨道交通车站增设公共寄存柜等2025年新增项目,均来自代表委员参事和新闻媒体的意见建议;公园增设儿童友好设施,来自市少代会上少代表的提案建议。
16. 打造40家社区标准化门诊手术室,新建40家社区护理中心、10家社区康复中心,建设50家开展中医药特色巡诊服务的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
四是更加注重服务提升。围绕市民群众所需所盼,坚持软硬并举、推陈出新,在持续推进硬件类项目建设的同时,更加注重服务品质与内涵提升,努力推出更多让市民群众可感可及可享的实事项目。比如,2025年新增为老年人提供家庭照护床位服务项目,更好满足市民居家照护需求;同时新增推动100座“一江一河”滨水驿站功能提升项目,进一步完善世界级滨水区服务体系。
2025年,上海坚持民生投入只增不减、实事数量只增不减,持续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全年共安排民生实事十方面34项(共47件)。
...游戏版本 V3.5.6 | 大小 39.80M |
系统要求 安卓9.9 | 更新时间 2025-02-14 15:32:34 |
语言 中文 | 开发商 |
适龄范围 12+ |
修复bug
我的总结几点:
1.2023中国网络媒体论坛走进紫金山实验室:提升技术 服务社会
2.记者探访——2023中国网络媒体论坛走进紫金山实验室
3.百秒看2023中国网络媒体论坛走进南京龙尚村
4.先睹为快!“2023中国网络媒体论坛”走进河海大学
5.2023中国网络媒体论坛进基层活动预告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