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6开元集团近日,刘女士3岁的孩子因患肺炎需要到一家儿童医院住院,院方告知孩子只能由母亲或其他女性亲属陪护,父亲等男性亲属不能陪床。刘女士身怀二胎又出现并发症,家里没有其他合适的女性亲属可以陪护孩子,孩子的父亲不得不每天单程驱车一个多小时,将孩子送到医院输液。此事在网上引发热议,不少网友纷纷表示,自己也有类似的经历。
医院存在创新惰性,不愿意改变某些持续多年的习惯,是比较常见的现象。比如以床位来代称住院患者,“8床该打针了”“16床来测体温”“25床明天手术”等语言在住院部很容易听到,这类称呼让一些患者感到不适。而如果以床位加姓名来称谓患者,虽然会带会来一些不便,但一个称呼就会温暖人心,有助于拉近医患距离,麻烦一些是值得的。
然而,在当前社会形势下,上述规定应该迅速加以改变。在儿童医院和综合医院的儿科,除了要以患儿性别来分配病房之外,还要着重考虑以陪护人中的性别分配病房,假如条件允许,不妨分出女患儿和女陪护、女患儿和男陪护、男患儿和女陪护、男患儿和男陪护这四种情况,并对应提供四类病房。
患者若是儿童,情况会有所不同。儿童尤其是婴幼儿对隐私保护没那么严格,至少要远低于成年人。陪床的父母要长时间守在医院,生活起居方面保护隐私的要求强于孩子,长期以来多由母亲或其他女性来陪护,如果突然出现父亲或其他男性,会显得不合时宜,也可能给其他陪护的女性带来许多不便。久而久之,就产生了只许女性陪护的潜规则,男性陪护人员确实面临无处安排的窘境。
据称,这是该医院的内部规定,且该规定已存在多年,被认为是早年前就留下的传统做法。在讲究男女平等、提倡父母分担养育责任的背景下,深究这一规定背后的原因,此规定更涉及医院守旧与创新等方面的问题——医院存在创新惰性,是此事产生的主要根源之一,并且只要存在类似的惰性,那么,不合时宜的做法不仅存在于孩子陪护方面,在医疗的其他方面同样可能存在。
网友评论更多
78日照h
美国大选与中美关系前景的经济角度观察🤦🤰
2025-02-23 01:29:42 推荐
187****6519 回复 184****3781:刺激消费管用吗?🤱来自临沂
187****9346 回复 184****7614:美国对中国半导体行业启动301调查🤲来自枣庄
157****5617:按最下面的历史版本🤳🤴来自济宁
32泰安881
2025年货币政策:会像2008年重拳出击吗?🤵🤶
2025-02-21 15:18:29 推荐
永久VIP:全球私募股权基金在中国遭遇退出困局🤷来自滨州
158****5502:美国主导的“关键矿产联盟”可能弱化“一带一路”影响力🤸来自菏泽
158****2341 回复 666🤹:每周时事分析:特朗普和马斯克开始试运行执政🤽来自胶州
26平度nv
阿里分拆计划泡汤,六大业务何去何从?🤾🧑
2025-02-21 01:26:35 不推荐
莱西ln:盘点2024年中欧经贸之 “你来我往”(二):克制回应的中方🧒
186****2728 回复 159****3796:一个人的羌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