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中,我国的生产关系总体上是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因此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新时代新征程,与新质生产力发展提出的新要求相比,在一些领域还存在不相适应的堵点、难点问题,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形成同新质生产力更相适应的生产关系。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一方面,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是处于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的方面,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发展必然引起生产关系的变化和发展。另一方面,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发展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反之则起阻碍作用。根据生产力的发展状况,不断调整和变革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中的某些因素、环节和方面,使之不断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才能持续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进而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
11kk163银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之所以取得巨大成就,主要原因就在于我们通过不断调整生产关系激活了社会生产力,不断完善上层建筑使之更加适应经济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这一重要论断深刻揭示了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要求,指明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方向,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互关系基本原理的继承和发展。新征程上,写好改革的新时代篇章,需要加快形成同新质生产力更相适应的生产关系,不断增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活力。
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关键是通过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一是着力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创造力。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激发各类经营主体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平等保护不同所有制类型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围绕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持续完善产权保护、公平竞争、市场准入、社会信用等市场经济基础制度;完善并健全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及与之相适应的准入机制;维护公平竞争制度,促进各类生产经营主体充分竞争、公平交易;健全信用承诺、信用评价、信用分级分类监管、信用激励惩戒、信用修复等制度,规范市场秩序。
新质生产力对生产关系变革的要求表现在几个方面:一是要求更具活力的创新主体,无论是劳动者个人还是企业都应成为创新的主力军。二是要求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改革。新质生产力是创新驱动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有更强的创新能力,以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推动新技术更广泛的应用和迭代,为此迫切需要建立健全激励创新、保护创新的教育、科技和人才制度体系。三是要求更加完善的市场体系,体现为知识产权保护更加有力、竞争更加公平、要素流动更加充分。四是要求生产要素更加合理有效地配置。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实现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与优化组合的过程,需要变革传统的要素配置方式,建立更加完善的按要素分配政策体系。五是要求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
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瞄准世界科技前沿,时刻保持与国际科技发展趋势的紧密连接,积极参与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汇集全球创新要素,通过跨国合作、技术共享、市场互通等方式,实现互利共赢的科技创新合作模式。推进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积极参与重大国际科技合作规则制定,完善开放合作的国际协同创新机制。
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不仅是一个科学技术创新发展的过程,而且也是一个产业创新和现代化产业体系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在这两者之间,还有一个科技创新成果向现代化产业体系转换的过程。在这个转换过程中,生产关系起到了纽带作用。没有这种纽带作用,科学技术只能是一种潜在的生产力而不是现实的社会生产力。这是新质生产力要求生产关系与之相适应的内在逻辑。
创新生产要素配置方式,让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通过高端技术创新提升基础产品质量和技术研发水平,从关键基础材料、核心基础零部件及元器件、核心基础工艺等着手,解决关键核心技术的“卡脖子”问题,形成技术牵引与底层支撑协同互促的格局。实现产业链“扬长补短”,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竞争力强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和各类市场主体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
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完善科技创新体制。加强党对科技工作的全面领导,明确国家的创新发展方向,协调各类创新主体与资源,建立国家科技宏观决策与咨询机制,加大政府在基础创新中的投入与保障,加强政府对科技创新的整体统筹、政策引导、财政支持。健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新型举国体制,完善协同发力攻克重大科技难题的组织模式和运行机制,统筹发挥好宏观层面的政府战略导向作用和微观层面的企业创新主体作用。优化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的定位和布局,深入完善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协同创新机制,形成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体系,全面提升产学研创新效率及成果转化率。完善支持科技创新的金融体系,构建多元化、多层次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完善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体制机制,加快建设国家高水平人才高地和吸引集聚人才平台。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及合理流动的机制。
网友评论更多
93清镇j
银行股权 1元起拍!什么情况?🎛🎞
2025-02-22 16:20:33 推荐
187****6035 回复 184****4700:陈镇荣获准担任福建诏安汇通村镇银行董事长、行长🎟来自赤水
187****4684 回复 184****5920:破解普惠金融“不可能三角”的关键钥匙丨金融“五篇大文章”年度答卷🎠来自仁怀
157****4276:按最下面的历史版本🎡🎢来自凯里
76都匀365
招商银行管理层调整 两位行助提任党委委员 深圳分行迎新行长🎣🎤
2025-02-23 08:39:25 推荐
永久VIP:无锡银行董事长审批仍悬而未决!系行长卸任数月后紧急召回🎥来自兴义
158****9561:四大行股价再创历史新高 工商银行盘中涨超3% 是谁在买银行股🎦来自福泉
158****1966 回复 666🎧:中银消金年内二度被罚 消金行业全年6家机构被罚765万 催收不当贷款被挪用成最大“雷区”🎨来自盘州
19兴仁qd
评论丨以“适度宽松”应对全球流动性变化🎩🎪
2025-02-22 21:02:40 不推荐
昆明bg:中银消金因催收行为不当等被罚90万,两名责任人被警告🎫
186****8718 回复 159****2331:债市处罚盘点,45份罚单凸显交易商协会高压态势,另有部分银行隐债违规受金监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