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阶段表现为接收方即东北地区的主动,在东北地区大型墓葬中出土典型的中原式青铜器和融合中原风格的当地青铜器,集中出现在夏家店上层文化和辽宁建昌东大杖子古墓群所代表的两个人群中。
第二阶段为西周晚期到战国,既有典型的中原式青铜器,又有当地生产的带有中原风格的青铜器,这是中原式青铜器对东北地区青铜器生产产生影响的阶段,也存在两个高峰期,发生在两个人群中,分别是夏家店上层文化和东大杖子墓地代表的人群。
张礼艳总结称,从现象上看,第一阶段表现为传播方即中原地区的主动,相关遗存出土背景以窖藏多见,墓葬较少,器类以青铜容器为主,似乎看重的是这些器物盛装物品的实用功能,并未将其纳入随葬品组合中以标识身份地位。
1331银河平台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张礼艳通过长时段考察和比较研究认为,中原式青铜器在东北地区的传播和影响可分为典型的中原式青铜器、受中原影响的青铜器两大类,并经历夏商之际至西周中期、西周晚期到战国两个大的阶段,实现从实物传播到风格影响的跨越。
本阶段属于波浪式的传播,其中,殷墟早期、商周之际至西周中期是传播的两个高峰期,都是以大型青铜容器为主,此时东北地区当地可能并不具备铸造大型、复杂青铜容器的能力。
受中原影响的青铜器特点是:器形或纹饰风格受中原式青铜器影响,同时具有东北地方特色;在当地生产;模仿基础上的改造,受中原式风格的影响;器类包括青铜容器、兵器、车马器等;时间从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在夏家店上层文化中开始集中出现。
其中,典型的中原式青铜器特点主要体现为:器形、纹饰风格完全是中原式;在中原地区生产,以成品传播;器类前期以青铜容器为主,后出现车马器、兵器、带钩等;时间从夏商之际开始。
第六届中国边疆考古学术研讨会近日在北京举办,张礼艳教授做《传播与影响——东北地区青铜器所见中原文化因素》主题学术报告。她在会间接受记者采访指出,青铜时代的东北边疆是古代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青铜文化多元发展的重要支系。与中原地区相比,东北地区的青铜时代起步较晚,具有当地特色的东北系青铜器从西周时期才开始发展起来。
张礼艳介绍说,在相当于中原地区的夏至战国时期,东北地区出现过一些与中原地区有关的青铜器,包括典型的中原式青铜器和受中原影响的青铜器,分别反映了中原式青铜器在东北地区的传播和影响。
她表示,通过对东北地区所见中原式青铜器的长时段考察,可以发现在青铜器反映的中原地区与东北地区的文化交流上,经历了前述两大类和两大阶段的发展,逐步实现从实物传播到风格影响的跨越。(完)
948.45MB
查看999.93MB
查看43.3MB
查看737.69MB
查看
网友评论更多
38东台l
加强互联互通 实现互利共赢➻➼
2025-02-24 18:01:16 推荐
187****2713 回复 184****7758:汇聚媒体力量 书写时代篇章➽来自邳州
187****6948 回复 184****8145:加强文化交流 携手共创未来➾来自新沂
157****6006:按最下面的历史版本➿🙁来自湖州
29嘉兴205
“中国微短剧品质东方计划”在沪发布🙂🙃
2025-02-22 08:33:42 推荐
永久VIP:中国记协新闻道德委员会对中央主要新闻单位2023年度媒体社会责任报告开展评议🙄来自舟山
158****2233:第三届中国报业创新发展大会召开🤐来自绍兴
158****1341 回复 666🤑:第十二届范敬宜新闻教育奖申报通知🤒来自衢州
34金华sd
绿色发展理念已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各领域🤓🤔
2025-02-22 05:16:39 不推荐
台州qx: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凝聚力量🤕
186****4398 回复 159****1716:深化媒体合作 促进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