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中不依止界中亦不贪 不见得内我不爱著境界 灭诸颠倒意于心常住持 应当生智慧常行正行业 其心不怯小当念净福田 诸行当放舍施已无求望 亦不念持戒于忍莫分别 不发起精进定中亦不依 不忘失诸法常应觉智慧 应当入诸波罗蜜自功德中未曾念 闻他功德不嗔恶有为无为心平等 恒时攀缘于涅槃常于有为当远离 解脱安隐恒时知聚中想似于杀者 于涅槃处常生爱恒时住于和忍中 笑面莫为颦蹙颜见于他人先问讯 于老宿中慈尊重及心智慧常善续 于他亦未曾谪罚诸有斗诤令寂静 于寂静所常谈赞等和众生常教合 爱不爱中心常等常当求于总持门 如母爱于诸众生如父爱于诸圣众 爱所尊重如近诵爱于菩萨如佛陀 爱法亦如爱自身及求所闻无厌足 既闻法已正修行亦常供养于如来 于胜上法当信解无羞怯心无懈怠 常当供养于三宝常当堪忍不正言 常不爱恋于自身寿命亦复不贪惜 清净活命常乞食不舍头多常次第 宿住空闲未曾离当舍徒众远复远 莫乐共住在家者莫作杂乱出家人 莫爱莫诈先善言教化多人入佛智 说法时心无怯小方便善入观知他 于佛数数作意念及常思法不放逸 亦于僧所常尊重及于智者常供养 亦常亲近巧便智常作无诤于定者 于精勤者助好心亦念修法信福事 教化众生令作善信者当爱心无曲 若触苦事能开散常依时行舍非时 常行恐畏及羞耻彼罪恶中生惭怖 诸不正行远离已得正行者常亲承 守护于戒为解脱亦复当求于圣行 常当念修四念处亦常亲近四正断 及当成就如意足亦当出生于诸根 应当求力亦如定于七觉分常观察 常当修行八分道亦求聚集舍摩他 毗拨舍那常生谛心所随喜而观察 法中欢喜复生喜亦当超越诸攀缘 闻无住处不惊怖不可得处莫放逸 常当求望菩提行佛行当作信称量 应当厌弃境界行先作行中亦当舍 自业清净莫说他律行不破恒时作 善学禁戒别解脱常依时行舍非时 巧能筹量应来去好物知量自禁止 及于圣种皆知足亦复求入胜智通 三摩地中当攀缘及于定行数知入 当入众生心所欲随如导师所说言 亦应摄取无我说若勤合者令欢喜 如最胜体所念修常当念此三摩地 声闻正行闻已信于独觉道当顺学 诸佛种性破魔罗常当求此三摩地 发行胜觉由于施不退转者佛所行 多俱致劫智者行是闻海者法行处 此境界法尊重者若当信解是实财 此示现佛所住处于此法藏求宝者 于此田中彼求果烦恼热者喜园中 乐持法者此为苑彼爱见者三摩地 欲求白法此母生有所欲得无依者 胜妙诸相当系取随相诸好亦布置 国土庄严此安住此亦当得诸闻持 种种所出此顺觉清净言说实声语 亦能超越魔罗境摄取久远著铠甲 杀害烦恼调伏依此亦摧破诸不善 欲得诸善令炽盛欲得求愿作庄严 众多魔罗不破斯此于说时亦无尽 此求与等诸世间外道论师不正说 此能超过声闻法独觉胜者此为缘 一切智智此住持众生所趣亦此住 此能如实教诲他此选时中善友语 无垢根者此天眼及于法眼普欲求 求说法者此然炬求真誓者此诚谛 求财施者此为舍求脱见者此勤合 求喜定者此净信欲闻法海此正行 求迷留定此为力欲求法道彼等主 为欲净妙庄严者自心调依彼是梵 方便求法此喜心及不退者此所行 此是言说行所趣常念智慧利根者 此是初业方便事丈夫牛王彼智幢 欲求胜者彼等弓求无我者那罗夜 若向普智此为路求善脱者戒平等 此为天等常礼拜此为龙等常散花 及为人等作供养夜叉希有作赞美 百数罗汉亦作礼菩提胜天亦称叹 若如来等自所念欲护根者彼等城 如法住者合方便依止定者彼等得 诸有疑者令破散有迷惑者悉令断 高慢烦恼令灭除欲渡彼岸能令渡 病缠逼者此良药其有病者此实治 烦恼毒箭能拔出欲合理者作思念 众中无畏师子吼于善逝所求闻法 及为涅槃常此道能断所有诸恶趣 于三界所等超越求功德土此庄严 金刚喻定彼于此及最后生师子座 所求福德此不失诸所欲求此摄受 常疲乏者令渴仰未有精进此发欲 依攀缘者令安立别异发行遮令住 有平等体此成就依物憍逸此弃除 倒取取物此放舍普知诸种周遍智 求智慧者此出生求福设会此不失 依三有者令断愿常无有相求菩提 三世空诸法知已而不舍 方便智时时为诸世间作 嗟慨佛种性佛智是所由 莫求于错失于彼说法者 亦复莫欺陵所见于未学 勿嗔说法者当尊重近住 实闻当知实莫毁谤智者 法施莫求物说法亦勿悭 闻法共尊重心意莫散乱 尽心为说法若见乐欲者 莫断法施说勿缘于余事 堪忍纯直问若问为解说 若恶心见者彼中忍当作 悔及于疑惑彼皆汝为断 若见未得道以道为彼说 思惟此定时易得于佛智 诸所作诸供于说法者边 求八分胜道勿缘于余事 若诤竞恶心难伏常令伏 无依彼等足神足若欲求 念慧及行处彼等求法者 发起彼等说若发行菩提 示现俱致佛俱彼国土住 说化诸众生若彼说法者 此味是最美若彼兰拏行 及求游戏通而作师子吼 彼等智者行为赞于寂灭 断热有清凉此是不堕句 脱缚利益说喜乐发于身 其心亦惊喜智者游戏智 彼求周遍智净信是等法 住不退佛智决定为菩提 白法顺薰习诸恶皆当舍 杀害于黑助白法即自来 彼等学戒者若欲求福德 彼等此成就若求则相应 彼等于此得身中端严相 此行佛顺知诸圣亲近已 明照智智中佛智普智得 住此已当见俱致端严土 此中彼大力智者问于疑 除断此诸疑诸惑皆舍灭 此中生佛法胜人所赞叹 舍离诸恶世所有烦恼染 不失诸福德于福若欲求 彼等智者缘爱法为最上 及喜此法眼亲近猛健人 辩藏法泉流欲求巧言语 已说彼等护所有说法人 及智诸因缘爱见依倚者 巧应诸法中和合不和合 智体方便分说于诸法已 如是现诸法真实智思惟 于中断渴网当舍诸爱著 无明于中散当得明现前 于中普知数彼所说无著 智意种种心于此广说已 摄取色与名彼等于中说 观察六根所犹如见空村 于触知外者佛智当得见 若离三种言彼等于中取 及灭三种爱彼等于中说 于中说弃舍若彼所生处 彼等断于有于此定中说 绝生与病合及离死毒箭 诸苦于中寂诸流分别者 诸忧令欢喜恶意令解散 成就净方便若彼法行者 饱足所观察若所有求胜 嗔恶中作明若所有迷眼 此中佛雷震转于法轮时 健行此称扬若彼世间智 此中普洗除若浊乱烦恼 此中害诸见若所有我依 受取及与持此中皆已说 不错佛智中如是当得胜 常增长诸法此是巧智道 白法常积聚远离诸恶业 佛法常念修说当无悭吝 莫断佛种性当住于彼中 炽然法种性圣众普能摄 应伏诸论师外道欲起者 说法称言善彼等当兴赞 常行菩提行于彼无念心 如月诸众生常作朋友意 如日于诸法恒持正思惟 常作教师想于中思此定 此定犹如王为众生广说 为智人导师白法心正信 成熟甘露果令念往昔生 受胎无染污厌弃痴儿法 大仙佛功德赞时无边者 持时佛智慧善逝所说时 及智书写时说时当得福 远离诸外道此是不动处 所说世间受诸佛之所说 过去佛功德悕望于未来 现在住诸佛此是诸宝藏 令众生入行为说声闻乘 于智不忘失佛法此为印 此出彼猛健此宝无变改 及速得诸智欲问佛功德 欲法无厌足散诸烦恼火 当得方便智地界别思惟 当入水界中入于火界定 风界无住处空界不迷惑 示现智界中令入于法界 厌离于诸行令散诸爱染 憎恶诸有海除灭诸腻患 令舍于诸法自分别巧知 亦巧知他行欲说无有尽 方便中无浊出处当顺知 我见应当舍我所亦远离 染著当弃除憍慢常应伏 为食行如狗施中等无贪 所食应饱满讫已当知乐 在阴莫为乏大水当急渡 诸论不能破纯直无攀缘 远离于睡眠亲近说法者 超过于掉戏亦应灭疑惑 及令散诸欲懒惰亦远离 不见得我处无我令明显 不住于命者法亦不应触 不斗诤法中平等说合义 以心善思惟诸行无所有 当亲近智者诸处无怯弱 彼中当信解在众莫怖畏 当说他功德自身勿高举 遍智所行处恒时应须行 莫爱著住处应去如飞鸟 莫行为利养亦勿计我身 心亦不减劣巧知经行处 当随顺念修莫思亦莫忆 亦当求解脱常应在静地 常念修梵行于定速当得 慈于平等心悲者顺摄受 以喜为乐法舍处当舍之 以戒怜愍他以定当觉法 以智作应作于后无悔恼 当出无尽智亦应善巧辞 我说入语言说处莫求利 莫乐众杂语是住无疲乏 不舍亦不取诸法是菩萨 莫坏灭诸法如是说明显 于众生不诳于宝当归依 应摄受正法作愿当牢固 莫羡于小乘昼夜应勤合 为求诸法故遍智所由来 诸佛此为库三摩地如海 喜王。尔时宝光威轮王如来。为彼法上童子。以伽他歌。广说此诸法行决定观察说三摩地。彼说此三摩地时。宝月王及诸子眷属得不退转于无上正觉。满足一千众生发无上正觉之心。无量众生学地增长。喜王。汝意彼迦罗彼三摩耶。名法上童子者。谓是异乎。莫作如是异见。何以故。汝善家子。即是彼迦罗彼三摩耶名法上童子也。善家子。彼迦罗彼三摩耶名宝月王者。今慈氏菩萨摩诃萨即是。彼迦罗彼三摩耶名宝月王也。若复彼诸王子。即此菩萨摩诃萨众集会坐者是。喜王。尔时彼法上菩萨摩诃萨。与父母尊长及朋友知识。满足三十六千俱致众生。共于世尊宝光威轮王如来教中舍家出家。喜王。爱乐彼世尊教。作比丘比丘尼优婆娑迦优波斯迦者甚多。尔时世尊。此义知已。复欲过量显明。即于此时说此伽他。 我念昔多俱致劫时有最胜名宝光 彼有僧众亦广多诸漏已尽及菩萨 彼之国土净可爱自然庄严如天宫 城邑聚落园庄严以华布散平如掌 彼中有王名宝月自在王于多千洲 福慧具足是智者无边库藏广神足 彼于园林乐游戏天妇怀抱童子生 名为法上善可观金色胜相聚严饰 彼始生已说妙语说于佛法而赞叹 及在家恶空闲德诸欲罪过亦广演 化彼父母及亲知智者念须令净信 彼王欢喜而踊跃发向最胜大仙边 童子不复入家内即于彼园与其父 共诸亲知及大众三十六亿诣佛边 彼大象王诣到已宝光法王彼已见 增踊跃心第一爱礼其足已坐于前 法上亦礼最胜足摄取十指而合掌 如是敬重彼尊已童子歌颂于伽他 彼于最胜多赞说导师实德诸法体 王及诸子并徒众缘于菩提而发心 法上咨问于世尊说此寂静离尘定 猛健住此三摩地证觉菩提伏魔罗 二足上尊知请已知童子心已净信 即为说此难见定大威德者歌伽他 彼尊说此三摩地诸佛菩提离尘寂 王及诸子共臣民即住佛智不退转 彼处多住学无学如是已闻于寂定 复余众生多俱致缘于菩提而发心
造句:观察诸法行经六
造句:观察诸法行经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