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辙·宋
昔日高僧今白衣,
人生变化定难知。
故人相见不相识,
空怪解吟无本诗。
苏辙·宋
结茅汝上只三间,
种稻城西仅一廛。
梅老外生诗律在,
秀公弟子佛心传。
埋盆叠石常幽坐,
留客开樽辄醉眠。
闻道邻僧乞米送,
时无韩子定谁怜。
苏辙·宋
听诵长江近章句,
喜逢澄观已冠巾。
醉吟挥弄清潮水,
谁信从前戒律人。
苏辙·宋
筑室力已尽,
种花功尚疏。
山丹得春雨,
艳色照庭除。
末品何曾数,
群芳自不如。
今秋接千叶,
试取洛人余。
苏辙·宋
冯唐垂老郎潜後,
李白风流罢直余。
解组同归荣故国,
剖符仍得奉安舆。
家声未替三公旧,
葬客应倾数郡车。
德映闺门人莫见,
埋文子细列幽墟。
苏辙·宋
西归犹未有苑裘,
拟就南迁买一丘。
舟楫自能通蜀道,
林泉真欲老黄州。
鱼多钓户应容贳,
酒熟邻翁便可留。
从此莫言身外事,
功名毕竟不如休。
苏辙·宋
筑室少闲地,
种花能几畦。
松筠旧满眼,
桃李渐成蹊。
无计通湖水,
长思种藕泥。
幽怀终不惬,
拄杖出城西。
苏辙·宋
严公钓濑不容看,
犹喜桐君有故山。
多病未须寻药录,
从今学取衲僧闲。
苏辙·宋
多生习气未除肉,
长夜安眠懒食粥。
屈伸久已效熊虎,
倒挂渐拟同蝙蝠。
众笑忍饥长杜门,
自恐莫年还入俗。
经旬辄瘦骇邻父,
未信脑满添黄玉。
海夷旋觉似齐鲁,
山蕨仍堪尝菽粟。
孤船会复见洲渚,
小车未用安羊鹿。
海南老兄行尤苦,
樵爨长须同一仆。
此身所至即所安,
莫同归期两黄鹄。
苏辙·宋
来听归宗早晚钟,
疲劳懒上紫霄峰。
墨池漫叠溪中石,
白塔微分岭上松。
佛宇争雄一山甲,
僧厨坐待十方供。
欲游山北东西寺,
岩谷相连更几重?
苏辙·宋
江流浩浩群动息,
琴声琅琅中夜鸣。
水深天阔音响远,
仰视牛斗皆従横。
昔有至人爱奇曲,
学之三岁终无成。
一朝随师过沧海,
留置绝岛不复迎。
终年见怪心自感,
海水震掉鱼龙惊。
翻回荡潏有遗韵,
琴意忽忽従此生。
师来迎笑问所得,
抚手无言心已明。
世人嚣嚣好丝竹,
撞钟击鼓浪谓荣。
安知江琴韵超绝,
摆耳大笑不肯听。
苏辙·宋
江水通三峡,
州城控百蛮。
沙昏行旅倦,
边静禁军闲。
汉虏更成市,
罗纨靳不还。
投毡捡精密,
换马瘦孱颜。
兀兀头垂髻,
团团耳带环。
夷声不可会,
争利苦间关。
苏辙·宋
朝看江上枯崖山,
憔悴荒榛赤如赭。
莫行百里一回头,
落日孤云霭新画。
前山更远色更深,
谁知可爱信如今。
唯有巫山最穠秀,
依然不负远来心。
苏辙·宋
古碑残缺不可读,
远人爱惜未忍磨。
相传昔者严太守,
刻石千岁字已讹。
严颜平生吾不记,
独忆城破节最高。
被擒不辱古亦有,
吾爱善折张飞豪。
军中生死何足怪,
乘胜使气可若何。
斫头徐死子无怒,
我岂畏死如儿曹!
匹夫受戮或不避,
所重壮气吞黄河。
临危闲暇有如此,
览碑慷慨思横戈。
苏辙·宋
清溪鬼谷子,
雄辩倾六国。
视世无足言,
自闭长默默。
苏张何为者,
欲窃长短术。
学成果无赖,
遂为世所惑。
颠倒卖诸侯,
倾转莫可执。
后世何不明,
疑我不汝及。
谁知居深山,
玩世可终日!
君观二弟子,
死处竟莫得。
客齐自披裂,
投魏求寄食。
悠悠清溪中,
石乱流水急。
溪鱼为朝餐,
老死得安穴。
居乱独无言,
其辩吾不测。
苏辙·宋
谁人画此二菩萨,
趺坐花心乘象狻。
弟子先后执盂缶,
老僧槎牙森比肩。
出林修道几世劫,
颜貌伟丽如开莲。
重崖宛转带林树,
野水荒荡浮云天。
峨眉高处不可上,
下有绝涧锢九泉。
朝阳未出白雾起,
有光升天如月圆。
灵仙居中粗可识,
有类白兔依清躔。
游人礼拜千万万,
迤逦渐远如飞烟。
五台不到想亦尔,
今之画图谁所传。
吾兄子瞻苦好异,
败缯破纸收明鲜。
自従西行止得此,
试与记录代一观。
苏辙·宋
山川足清旷,
阛阓巧拘囚。
安得纤阿御,
同为穆满游。
遥知因涣汗,
远出散幽忧。
原隰繁分绣,
村墟尽小侯。
春深秦树绿,
野阔渭河流。
四顾神萧瑟,
前探意涨浮。
胜观殊未已,
往足讵能收。
下坂如浮舸,
登崖剧上楼。
强行腰伛偻,
困坐气嘘咻。
鸟语林峦静,
花明涧谷幽。
濯溪惊野老,
伐路骇他州。
中散探深去,
文渊到处留。
听琴峰下寺,
弄石水中洲。
溪冷泉冰脚,
山高雾绕头。
石潭清照骨,
瀑水溅成钩。
仙庙鸣钟磬,
神官秉钺刘。
养生闻帝女,
服气绝彭仇。
故宅犹传尹,
先师不喜丘。
居人那识道,
过客谩停驺。
岩谷诚深绝,
神仙信有不。
云居无几杖,
霞佩弃镌锼。
豹隐连山雾,
龙潜百尺湫。
门开谁与叩,
桃熟浪传偷。
绀发清无比,
方瞳凛不侔。
会须林下见,
乞取寿年修。
拔去和鸡犬,
相随若旆旒。
乘风遗褭,
长啸贱笙篌。
従骑衣皆羽,
前驱鬣尽蚪。
安能牵两足,
暂得快双眸。
自昔辞乡树,
南行上楚舟。
万江穷地脉,
三峡束天沟。
云暗酆都晚,
波吹木枥秋。
寻溪缘窈窕,
入洞听飕飗。
空寺收黄栗,
荒祠画伏彪。
登临虽永日,
行迈肯停辀。
蓄缩今何事,
攀跻昔已悠。
魏京饶士女,
春服聚蜉蝣。
雷动车争陌,
花摇树系鞦。
游人纷荡漾,
野鸟自嘤呦。
平日曾经洛,
闲居愿卜缑。
空言真比梦,
久渴渐成愁。
早退尝相约,
辞嚣痛自搂。
爱山心劫劫,
従宦兴油油。
海宇都无碍,
山林尽可投。
愿为云上鹄,
莫作盎中鯈。
适性行随足,
谋生富给喉。
今游虽不与,
后会岂无由。
昼出同穿履,
宵眠共覆裘。
弟兄真欲尔,
朋好定谁俦。
试写长篇调,
何人肯见酬。
苏辙·宋
长安新砚石同坚,
不待书求遂许颁。
岂必魏人胜近世,
强推铜雀没骊山。
寒煤舒卷开云叶,
清露沾流发涕潸。
早与封题寄书案,
报君湘竹笔身斑。
苏辙·宋
蜀人不信秦川好,
食蔗従梢未及甘。
当道沙尘类河北,
依山水竹似江南。
观形随阜饮溪鹿,
云气侵山食叶蚕。
犹有道人迎客笑,
白须黄袖岂非聃。
苏辙·宋
大梁能赋客,
边郡系囚曹。
官职不相称,
声名终自高。
试观为吏苦,
应过读书劳。
努力事初宦,
尺丝无厌缫。
苏辙·宋
骏马七尺行冯冯,
晓出射兽霜为冰。
荻园斫尽有枯枿,
束茅吹火初如灯。
乍分乍合势开展,
苍烟被野风腾腾。
黄狐惊顾啸俦侣,
飞鸟先起如苍鹰。
须臾立旗布行伍,
有似修蟒横冈陵。
苍鹰猛犬出前后,
缺处已挂黄麻罾。
回风忽作火力怒,
平地一卷无疆塍。
商辛不出抱宝死,
曹瞒逸去燋其肱。
投身误喜脱灰烬,
闯首旋已遭侵凌。
何人上马气吞虎,
狐帽压耳皮蒙膺。
开弓徐射叠双兔,
拥马欢叫惊未曾。
举鞭一麾百夫进,
击鼓再发箭启棚。
去如飞{亡虫}中如电,
获若两兽膏流渑。
肉分麾下饱壮士,
皮与公子留缣缯。
纵横分裂惠村坞,
尚有磊落载后乘。
吾兄善射久无敌,
是日敛手称不能。
凭鞍纵马聊自适,
酒后醉语谁能应。
健儿击搏信可乐,
主将雄猛今谁胜。
胸中森列万貔虎,
嗟世但以文儒称。
安得强弓傅长箭,
使射蔽日垂天鹏!
苏辙·宋
伯氏文章岂敢知,
岐梁偶有往还诗。
自怜兄力能兼弟,
谁肯埙终不听篪。
西虢春游池百顷,
南溪秋入竹千枝。
恨君曾是关中吏,
属和追陪失此时。
苏辙·宋
纯阴十月晚,
劲气肃群骄。
惟有乔松在,
长看积雪消。
生贤禀真性,
特立冠当朝。
早岁初成赋,
群雄已失标。
治才精破竹,
廷论壮生飚。
博士皆推贾,
宣皇重试萧。
周旋穷政体,
出入解心焦。
九列高称冠,
三台岂足超。
论功归颍霸,
举相待虞姚。
骥骋经新卧,
弓强发久鞦。
百年时节在,
四海众心翘。
当见飞中使,
赍金赐此朝。
苏辙·宋
白鹿何年养,
惊猜未肯驯。
轩除非本性,
饮食强依人。
照影冰浮水,
飞毛雪洒尘。
独游应已倦,
忽见乍疑神。
野色明幽步,
烟芜荐卧身。
异姿人共爱,
清意尔谁亲。
日暖山苗熟,
风微涧草春。
何缘解缰絷,
奔放任天真。
苏辙·宋
冬晚霜露重,
城遥鞍马劳。
徒知事奔走,
曾未补毫毛。
水旱嗟嚬蹙,
疮痍费抑搔。
莫归何暇食,
堆按簿书高。
苏辙·宋
京师三日雪,
雪尽泥方深。
闭门谢还往,
不闻车马音。
西斋书帙乱,
南窗初日升。
展转守床榻,
欲起复不能。
开户失琼玉,
满阶松竹阴。
客従远方来,
疑我何苦心。
疏拙自当尔,
有酒聊共斟。
苏辙·宋
桃花汴水半河流,
已作南行第一舟。
倦报朝中言啧乱,
喜闻淮上橹咿呦。
平时答策词无枉,
此去为邦学更优。
自古东阳足贤守,
请君重赋沈公楼。
苏辙·宋
出入三朝望愈尊,
淮阳退卧避喧烦。
崇高历遍知皆安,
风俗频迁气独存。
世事直须劳旧德,
归心那复厌名藩。
赤松作栏功虽切,
白发忧时义所敦。
仁比高山年自保,
秋逢生日喜盈门。
知公知命身无祷,
聊为生灵举寿樽。
苏辙·宋
识公岁已深,
従公非一日。
仰公如重云,
庇我贫贱迹。
公归无留意,
我处念平昔。
少年喜文字,
东行始观国。
成都多游士,
投谒密如栉。
纷然众人中,
顾我好颜色。
猖狂感一遇,
邂逅登仕籍。
尔来十六年,
鬓发就衰白。
谋身日已谬,
处世复何益。
従来学俎豆,
渐老信典册。
自知百不堪,
偶未三见黜。
譬如沟中断,
谁复强收拾。
高怀绝尘土,
旧好等金石。
庠斋幸无事,
樽俎奉清适。
居然远忧患,
况复取矜式。
汪洋际海深,
淡泊朱弦直。
徇时非所安,
归去亦何失。
道存尚可卷,
功成古难必。
还寻赤松子,
独就丹砂术。
恨无二顷田,
伴公老蓬筚。
苏辙·宋
西湖草木公所种,
仁人实使甘棠重。
归来筑室傍湖东,
胜游还与邦人共。
公年未老发先衰,
对酒清欢似昔时。
功成业就了无事,
令名付与他人知。
平生著书今绝笔,
闭门燕居未尝出。
忽来湖上寻旧游,
坐令湖水生颜色。
酒行乐作游人多,
争观窃语谁能呵。
十年思颍今在颍,
不饮耐此游人何。
苏辙·宋
布叛增亡国已空,
摧残羽翮自令穷。
艰难独与虞姬共,
谁使西来敌沛公。
苏辙·宋
庄子谈空惠子听,
郢人斤斧俟忘形。
莫嗟质丧无知者,
对石何妨自说经。
苏辙·宋
君不见天高后土黄,
变化出入唯阴阳。
旋凝细雾作飞雹,
复遣震雷追日光。
可怜万物甚微细,
坐听百变随颠僵。
深根固蒂无计遁,
倏来忽返安能防。
平生未见实惊耳,
稍远不知如隔墙。
君看歌舞醉华屋,
下有累絷排两廊。
眼前苦乐尚悬绝,
空中造化知有亡。
我居宛丘厌凝冱,
雪翻海水填陂塘。
但知膏泽利牟麦,
恣食饼饵真嘉祥。
山阳所访亦何事,
有酒胡不尽一觞。
苏辙·宋
洞府元依水面开,
秋潮每到洞门回。
幽人燕坐门前石,
长看长淮船去来。
苏辙·宋
旱湖堤上柳空多,
倚岸轻舟奈汝何。
秋雨连渠添积润,
春风吹冻忽生波。
虫鱼便尔来无数,
凫雁犹疑未肯过。
持诧钱塘应笑我,
坳中浮芥两么麽。
古殿山花丛百围,
故园曾见色依依。
凌寒强比松筠秀,
叶艳空惊岁月非。
冰雪纷纷真性在,
根株老大众园希。
山中草木谁携种,
潦倒尘埃不复归。
苏辙·宋
登科岁云徂,
旧学日将落。
外遭饥寒侵,
内苦忧患铄。
传家足坟史,
遗说本精约。
群言久纷荡,
开卷每惊矍。
居官忝庠序,
授业止干龠。
朝廷发新令,
长短弃前彟。
缘饰小学家,
睥睨前王作。
声形一分解,
道义因附托。
安行厌衢路,
强挽就縻缚。
纵横施口鼻,
烂熳涂丹垩。
强辩忽横流,
漂荡终安泊。
忆惟法初传,
欲讲面先怍。
新科劝多士,
従者尽高爵。
徘徊始未信,
炫诱终难却。
嗟哉守愚钝,
几不被讥谑。
独醒惭餔糟,
未信耻轻诺。
敢言折锋芒,
但自保城郭。
有司顾未知,
选试谬西洛。
群儒谁号令,
新语竞投削。
虽云心所安,
恐异时量度。
诡遇便巧射,
晚嫁由拙妁。
谁能力春耕,
忍饥待秋获。
闻兄职在监,
考较笔仍阁。
缩手看傍人,
此意殊未恶。
苏辙·宋
雄文元命世,
直气早成风。
受任衰迟后,
安邦反侧中。
回天深有力,
扈圣耻言功。
事已身随去,
惊嗟柱石空。
唐弊文初丧,
书成法至今。
雍容趋圣处,
深切可人心。
气力知难继,
风流喜不淫。
悬知公欲谢,
异说勇交侵。
推毂诚多士,
登龙盛一时。
西门行有恸,
东阁见无期。
念昔先君子,
尝蒙国士知。
旧恩终未报,
感叹不胜悲。
苏辙·宋
高岸为谷谷为陵,
一时豪杰空飞腾。
身随造化不复返,
忽若野雀逢苍鹰。
当年碑刻最深固,
风吹土蚀消无棱。
遗文漫灭雨中迹,
翠石断裂春后冰。
古坟欲毁野庙废,
行人不去往鞍凭。
书生耽玩立风雪,
饥驴厌苦疲奴憎。
爱之欲取恨无力,
旋揉翠墨濡黄缯。
不如好事孙太守,
牛车徙置华堂登。
绕墙罗列耀珪璧,
罢燕起读留宾朋。
却思遗迹本安在,
原隰处处荒榛藤。
田夫野老谁复顾,
鬼火夜照来寒灯。
废兴聚散一如此,
反使涕泗沾人膺。
苏辙·宋
寺古依乔木,
僧闲正莫年。
为生何寂寞,
爱客尚留连。
虚牖罗修竹,
空厨响细泉。
坐听谈旧事,
遍识洛中贤。
虚室无寻丈,
青山有百层。
回峰看不足,
危石恐将崩。
听法来天女,
依岩老梵僧。
须弥传纳芥,
观此信还曾。
壁毁丹青在,
移来殿庑深。
赋形惊变态,
观佛觉无心。
旌旂翻空色,
笙竽含妙音。
风流出吴样,
遗法到如今。
苏辙·宋
潜鱼在渊安可及,
垂饵投竿易如拾。
横江设网虽不仁,
一瞬未移收百十。
画鱼何者漫区区,
终日辛勤手拮据。
已嫌长网不能遍,
肯信一竿良有余。
鲲鲵骇散蛟龙泣,
获少惊多亦何益。
愿従网罟登君庖,
碎首屠鳞非所惜。
苏辙·宋
上山苦饥渴,
中道得寒泉。
举瓢石窦响,
入口烦痾痊。
洑流去不见,
落涧声锵然。
莫归复相值,
相従下平川。
苏辙·宋
一径乔林下黄叶,
三山翠壁绕禅居。
共君将住还归去,
欲问安心知已疏。
苏辙·宋
飞桥走岩居,
茅屋今已破。
何年避世僧,
此地常独卧。
秋风高鸟入,
夜月寒猿过。
自非心已灰,
静极生悲惰。
苏辙·宋
飞泉来无穷,
发自嵩岭背。
奔驰两山间,
偶与乱石会。
倾流势摧毁,
泥土久崩溃。
坚姿未消释,
?
截嶭俨相对。
居然受喷泼,
雷转诸壑内。
初喧堕深谷,
稍放脱重隘。
跳沫溅霏微,
余澜汹澎湃。
宸游昔事远,
绝壁遗刻在。
人迹久寂寥,
物理爇兴废。
相君厌纷华,
筑室俯湍濑。
濯缨离尘垢,
洗耳听天籁。
将追赤松游,
自置青云外。
道人亦何者,
预此事归计。
犹恐山未深,
更种万株桧。
苏辙·宋
我兄东南游,
我亦梦中去。
径山闻已熟,
往意穿云雾。
梦经山前溪,
足冷忽先渡。
举头云峰合,
到寺霜日莫。
香厨馔岩蔌,
野径踏藤屦。
平生共游处,
骞足蹑高步。
崎岖每生胝,
眩晃屡回顾。
何年弃微官,
携手众山路。
〈得此诗后,
梦与兄同游山中,
故为此篇。
〉
苏辙·宋
奏课西南最,
分符江海冲。
往来观惠术,
蟠错试余锋。
文字従堆案,
樽罍强解容。
金山只隔水,
时复听晨钟。
苏辙·宋
双桧生南户,
丛筠种北墙。
交阴奉君子,
为伴老中堂。
露洗秋阶绿,
风含夏簟凉。
栽花知已误,
新上一番霜。
苏辙·宋
忆见君兄弟,
相携谒侍郎。
通经滉早岁,
落笔旧章。
试剧何轻锐,
当官便激昂。
三年知力竭,
大府觉才长。
知已未如格,
归赀才满囊。
旧书还读否,
师说近凄凉。
〈君以《三传》及第,
今废此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