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文传文别文史文佛文古文
古文作文
新闻常识
古文诗文
儒文道文
佛文禅文
医文药文
史文志文
编文政文
别文地文
艺文易文
传文集文
记文录文
子文典文
汇文类文

皇朝经世文续编(七十二)

2月14日 飞凤谷投稿 造句
  与邵位西拟言时事书
  徐子苓
  接覆书。读竟。喜极而悲。仆虽愚。与足下相知颇悉。惟方在京师时。闻人言足下近复好为诗。心窃不然。以为足下起布衣。骤擢要地。当早淬厉。以求备天下之用。何自喜于诗为。而是时诸君子争言。事事多梗。又窃怪足下居京师久。所识贤公卿甚众。苟利国家。造膝而谋。诡辞而退。功不必自我出。名不必自我居也。归附数言相质。复辱教益。知贤者之用心。迥出于恒情之外。而天下事之积獘难挽者。其用力殊难。微足下深虑。夫奚及此。客冬贩盐扬州。归次拟为一书。既自忖草茅之士。不识体要。恐蹈不测。重贻老亲忧。久胠其草。都渐不复省记。今天下之患。自朝廷百执事以至闾巷小夫。皆能言之。曰。财匮矣。兵弱矣。海氛之难以力弭。禁之不可以骤申。人材之不足以为用也。尝深思其獘之所由生。与其祸之所终极。窃以为有不可缓者二。有必宜振刷者六。谨陈其略。惟详察之。夫今日之最不可缓者。禁是矣。或曰。果可以复禁乎。禁之而骤。昔年海上之师。其前鉴也。是大不然。夫海上之役。岂禁之过哉。今有鬻于肆者。小儿日嗜而甘之。其家长怒小儿之耗。而重扃之。有干仆焉。迁其怒于主人。毁其什物。忿而哄于市。其家长惧而褫其仆。有庸仆焉。与主人媾。倒戈而揖之。海上之役。焚以启衅。干仆之激而迁怒者也。倒戈而揖之。庸奴之与为媾者也。或曰。禁之必重扰。且其患在民不在国。民间每年漏出之数。与国之正供无涉焉。是又不然。财者。上与下交相济焉者也。之患。蠹财且钝兵。又重坏天下之人才。其祸烈于洪水猛兽。夫蠹财之獘。愚者亦且知之。其钝兵又坏天下之人才焉。何也。孔子曰。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孟子曰。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今日之兵与士。揆以古先王之法。皆不教而无恒心之民。今第以一邑论。农之食者十之二。工之食者十之三。贾之食者十之六。兵之食者十之八。士之食者十之五。上至督抚仆隶之私。下及县门舆台之贱。其食者又十之八九。且夫今之所谓兵与士。平居教养之术。固已矣。而又毒之以。故其居尝靡事而不为。十余年之间。狱讼繁兴。盗贼起。苞苴盛而请托公行。廉耻衰而风俗大坏。职是故也。夫以数十年之沈锢。而谓其禁之之易焉。何也。盖昔者尝举禁矣。方禁下。未期月而戒者半。其久食之老疾不能猝戒者。节缩焉而减其半。去年十月间。外间传言当事将复申禁。其少年动色而相戒。其久食之老疾者。又节缩焉而预减其半。盖人心即天心也。之为祸中国久矣。破人之家。灭人之祀。寡人之妻。孤人之子。其父兄则流涕痛哭而无如何。其子弟则蹙额呼天而无所控告。夫洪水猛兽。天以开禹周公。之为祸。外洋所以毒中国。禁之而戎衅开。其祸小。不禁而殚天下之财。钝天下之兵。驱天下之人以堕异族之术中。其祸较迟。而其发也尤烈。然则禁之将奈何。曰。法宜。则可久。罚必行。必行则民之从之也捷。虽然。不可以不虑也。
  今夫异族之蟠踞于海边诸郡。其势日炽。而内地盗贼之滋。又久而益蔓。今粤西又骚然动矣。为今之计。莫急于练兵。兵不在多而在精。通天下兵额计之。盖近百万。弁卒之俸饷。准以岁入之数。盖五分而去其二。平日以有用待匮之财。养无用之兵。有事又远调他省。或召募乡勇以益之。故其费益耗。是两失之也。夫举天下百万骄惰不教之兵。骤下一令曰。省之便。其变诚未易言。今第朝而练焉。汰其一二人。暮而练焉。汰其一二人。而因以其暇简较其器械。去扣剥之陋规。清虚伍之滥额。时出重赏。以激厉之意。寓选锋之法。天下之兵。方欢欣鼓舞。以为朝廷日增饷恤兵之不暇。不期年间可省十余万人。而其存者数十万人之兵。皆天下之劲卒矣。有练兵之益。无省兵之患。是一举而两得之也。议者必曰。国朝疆域。远过前代。方增防置守之不给。恶在其能省之也。盖蓄方所以攻病。养兵所以制敌。故良医用方。不贵多品。强国诘戎。不烦增卒。昔之养兵以自弱者。宋其前事矣。太祖之世。兵不过二十万。康定庆历而后。增至百万。卒无救于靖康之祸。明之季世。兵号四百万。卒亡于张李。国初兵额亦不过二十万。今试举目前大势。较之国初。其强弱虚实之形。不待智者而决矣。往者海上之役。有戍兵自戍所来。鬻土于市中。国问之。曰。药所易也。嗟乎。有兵如此。虽数千万夫。究安所用之哉。且夫练兵之说行。又不第省兵已也。战守之具修。外患慑矣。斥堠之制谨。内盗弭矣。虚额糜饷之费裁。国家之经费裕如矣。
  夫禁练兵。诚今日之急务。而知之者必不言。言之者必不能行。则以今日之人才之不足为用焉故也。禁诚易。夫安所得十数贤督抚而任之。练兵诚易。夫安所得十数知兵之将而属之。然则财匮兵乏。举不足忧。惟人才之不足用。乃可忧之尤甚者。且夫今天下亦岂乏才哉。天下之士大夫。以其专攻词章声韵之精神。进求于当世之务。其才皆可以有为。以其揣摩荣宠利钝之心。思易而为自靖之忱。其忠皆可以许国。然则由今之势。以救今之獘。请少振刷焉其可乎。一曰广直言之路。国家旧制。外而督抚监司。皆有言事之责。然督抚弥缝细故。监司言事。从未闻焉。内而政本归之军机。言责归之风宪。军机条议之是非。风宪不得预闻。风宪推劾之可否。军机得而掣肘。况今日之壅蔽甚矣。下情阻于上闻。上泽滞于下流。易曰。屯。刚柔始交而难生。又曰。云雷屯。君子以经纶。震乘于坎。故曰难生。有险之义焉。陷于坎。则云上而雷下。坎之所以为屯也。动于震。则雷上而雨下。屯之所以为解也。故圣王鉴屯之义。常于贵而下贱。舜明四目。禹拜昌言。壅蔽绝。上下之气所由通焉。谨案唐贞观元年。制中书门下三品以上入阁奏事。皆命谏官随之。有失辄奏。宋太祖建隆二年。诏每月内殿起居百官以次转对。并指陈时政得失。哲宗即位。首诏司马光于洛。既至即疏请广开言路。为今之计。窃以军机处宜增谏官数员。随事检驳。以防偏重之忧。每岁酌增直言敢谏一科。无论官民。许以封状言事。凡民间水旱盗贼。许以上闻。有务为新奇迂阔而不通者。报闻焉而已。其实要可采者。时旌异以激劝之。决壅蔽之失。通上下之情。事诚莫要于此。一曰酌武举之式。练兵必先于择将。兵之勇怯视乎将。苏轼论武举方略。以为天下实才不可求之语。言较之武力。独见之于战。战不可得而试。见之于治兵。然在今日。亦无新募之兵之可以尝试也。窃以每大比时。于畿辅屯卒。每伍抽派数人。额以三四千人为准。有中式者。假以一日之军令。即以约束之能否。定其高下。且今之武举。非独不知兵。并其语言文字。亦漫不相涉矣。自其试于州郡。默写七书。皆倩于人。甚有目不自识其姓名者。择将固不求之于虚文。然古之名将。无不好读书。通古今成败者。窃以武举之式。骑射而外。杂以古今成败。以考其言。试之治兵。以观其能。夫其人既通于古今之方略。又能治新集之兵。是亦足以为将矣。如第曰骑射焉已也。则夫齐之孙膑。汉之韩信诸葛武侯。晋之羊祜。此数子者。试进而厕之于今日所谓武举之中。其不见摈于有司者几何哉。一曰革馆学之陋。书者。六艺之一。汉人谓之小学。以试童子之为吏者。今日馆职。实储养辅相之地。内而九卿庶尹。外而方岳监司。于此焉取之。夫考疑似于点画。程工拙于豪厘。此一能书吏事也。而老师巨公。转相授受。上以是倡。下以是应。天下士靡然从之。玩日废时。方具侈颂美之谀词。修嗫嚅之恒态。民生之休戚。漠然不以关其心。朝纲之得失。懵然不能举其数。故吏治日坏。相业日卑。天下之人才坐是以不振。晋人清谈病国。殆又甚之。然则为今之计。所以黜浮警惰。以振作天下之士气。其变通损益。请自馆职始。
  一曰明赏罚之用。孙子曰。施无法之赏。悬无政之令。盖循乎例以为赏罚。将不能以御一军。况天下乎。窃以今日之獘。赏滥而罚轻。而于督抚尤甚。古之圣王。神乎赏罚之用。赏始于至贱。故赏一人而天下劝。罚始于至贵。故罚一人而天下劝。夫水旱之流亡。盗贼之滋长。凡郡县之不力。皆督抚之罪也。今第观其缄默拱手。动循成例。亦似无穷凶极恶之可指名。而科道之纠弹。又难得其赃罪之确据。故其贤者以谦谨寡过为称职。其愚不肖者遂以威福肆行。广积货贿。迨乎形败露。议轻则降阶。议重仅褫职。彼其心盖曰。吾仕宦而至督抚。富贵之势极矣。即不幸奉严谴。然犹保首领。拥艳妻。睅然以赀雄一方。夫亦何惮而不为者。且夫督抚者。郡县之表率也。得一督抚。数十郡县之愚者怯者贪而酷者。咸化为良吏矣。失一督抚。数十郡县之仁者勇者廉而介者。悉化为庸吏矣。于此之时。不有明赏峻罚。其奚以济峻罚之谓。何诛殛之已矣。不必有赃罪之确据也。诛殛其因循废坠焉已矣。科道之纠弹。亦不必得其赃罪之确据也。纠弹其因。循废坠焉已矣。盖因循废坠。其祸被于天下国家。而罪浮于赃。舜之诛四凶也。史未尝明着其得罪之由。其见于书者。共工之罪。止于静言庸违。鲧有治水之才。其罪止于方命圮族。王氏曰。方命者。犹今之废格诏书也。然而圣人必诛殛之。何也。则以彼四凶者。位之也尊。禄之也厚。故其罚之也弥严。一曰筹敌。外洋。本非中国敌也。然其势方炽。中国之锐方挫。以方挫之势。当甚炽之敌。筹之将奈何。或曰。购洋。市洋舟。弛汉奸之禁。用间出奇。敌来则战。敌去则守。有旨哉。其筹之也。夫购省于造。市舟省于造舟。弛汉奸之禁。则以散其党。用间出奇。则以乘其衅而击其敝。然吾窃以为今日之忧。不在海疆。而在内地。不在异族之猖獗。而在朝廷百执事之玩愒畏懦。无为国家任事之人。风淫寒湿之疾。始于腠理。中于藏府。迨久而发于四支。四支者。病形。非本病也。不求其本。日案形以造方。虽日进一剂。其方不。病本加厉。今即使当事者。日汲汲焉购洋。市洋舟。弛汉奸之禁。设重赏以用间矣。吾窃知其无能为也。何则。因循浮冒之獘不除。虽日购市舟。祇具文耳。况乎海关陋规。文武官弁以及齐民。均藉分润。而外洋之得汉奸之用。又尝费数十年之精神。以绸缪而固结之。弛与禁均具文也。孙子十三篇。始于计。终于间。然未有计不定而能用间者。往者台湾之役。姚启圣开修来馆以间郑氏矣。间诚可用。顾在今日。夫又安所得能用间之人而间之哉。然则筹之将奈何。曰。忧在外者。战与守焉而已。今日之忧。其始则由内以溃于外。其继则挫于外而又以牵制乎其内。方干嘉间。海内富庶久。外洋得以其奇技淫巧。愚中国人。中国人之无业者。饵其利。而左右之当事者。又但利其关榷之所入。调停护惜。如养骄子。嘉庆道光之间。两至天津。一至山东洋面。叛形见矣。所谓由内以溃于外也。乃所谓挫于外又以牵制乎其内。则今日之事是矣。昔之货者。挈囊胠箧。行辟人而授之。今且公然交易于日中矣。昔之奸民劫于乡。今且劫于近郊矣。其大者蠢蠢然乘间而起者。粤西又以警告矣。昔之外洋贪中国之财货。犹震其名。今则深悉乎中国之虚实。而并笑其窭矣。而一二大臣。其愚者方侥幸于无事。其贤者则又借口于省事矣。故曰今日之忧。不在海疆而在内地。不在异族之猖獗。而在百执事之不任事也。然则筹之将奈何。曰。禁。练兵。择将。皆吾之所以筹敌。而求言。储相。明赏。峻罚。乃以治其本病耳。
  一曰节财。财者国家之精神命脉。其以有无为不足计者诚过。而一切迁就于目前。是又必困之道也。谨案国家岁入之数。四千四百余万。用出之数。大约十分而去其八。民间每岁之积欠。宗禄之繁衍。军兴河工诸役。又重耗之。当事恃为筹财大计。无过于捐输一途。夫弭盗莫先于择吏。足用无过于节财。从古以来。奸民倡乱多由于吏者之不良。今者捐例旋止旋开。无乃非计乎。且夫捐输一事。病民又病国。援纳所入。揆以今日情势。诚有不足恃者。夫官以赀得。斯政以贿成。民间货钱本归息止。捐输之人输本于公。阴责其偿于民。所获既倍其本。而禄俸所入。又岁享其息。是上与下俱受其病矣。窃闻近年清查。两淮运库旧欠四千三百余万。山东库亏一百四十余万。一省如此。他省可知。是凡盐商平日之捐输。见任官之捐升捐级。为其子弟捐缺捐选。无一非正供之所侵入也。奸商贪吏。阳幸于捐输之美名。而使国家每阴受每年积欠之实累。计无舛于此者。窃以今日事势别无生财之法。惟节之即以生之耳。诚禁。民无废业。斯无逋赋。兵诚练。军无滥伍。斯无糜食。汰(间)〔闲〕散之官。清公私之积欠。一反手而财可以足。兵可以振。吏治日新。风俗益厚。计之尤便者也。昔傅说之告高宗曰。惟治乱在庶官。又曰。惟事事乃其有备。有备无患。节南山之诗刺尹氏曰。谁秉国成。不自为政。卒劳百姓。盖任相者。天子之事。佐天子以进退百官。而不避天下之怨劳者。宰相之事也。今者时相逐矣。边事亟。捐例又开矣。足下居要枢。犹末阶。簿领官牍之是程。朝闻一事。临食不乐。暮闻一说。仰屋长叹。虽愿效忠。如卑官何。乃仆之愚。所愿于足下者。官无大小。并力则济。人无贤愚。推诚易通。盖枢要之地。近于宰相。委蛇以处之。遇事反复而善道之。无避嫌。无近名。燕雀处堂。堂焚巢覆。人孰不爱其身家。四海者。天下之大家也。天下安。士大夫之家始安。则试告之曰。毋幸全而畏事。作舍道边。三年不成。居稷契之位。能忧天下之忧者。是亦稷契焉矣。则试告之曰。无自狭而牵制于浮言。虽有镃基。不如待时。失时不为。后益难支。则试告之曰。无养祸以贻忧于后人。
评论 转载

造句:皇朝经世文续编七十二
造句:皇朝经世文续编七十
皇朝经世文续编(六十三)自古太后临朝。徽音盛烈。毫无遗议者。唯宋之宣仁高后而已。顾宣仁不过承神宗变法之后。起而修复之。以苏民困。承平之世。原易见功。孰与我两宫皇太后除患肘腋。宏济艰难。此诚振古所未有。……皇朝经世文续编(六十四)自来一统之朝。往往一隅有事。天下为之骚然。唐以前。兵即取之于民。不待言矣。宋元以来。所用屯军召募。獘仍如故。则饷之为也。军兴必以饷。饷必筹之未被兵之地。兵一日不罢。饷一日不已。……皇朝经世文续编(六十五)设官分职。自汉唐以迄元明。类多重内轻外。汉汲黯不受太守印。唐班景倩被召还朝。喜若登仙。论者以为朝廷于内外官。不宜歧视。然历朝官制。皆详内而略外。朝廷为治原。京师为根本。则重内犹……皇朝经世文续编(六十六)一兵役宜联也。凡州县皆例设捕役。亦皆例设泛兵。原期文武同心。兵役一体。所以重捕务也。近来缉捕。皆诿诸文员。武弁则不相闻问。都守以上。职分较优。止于无裨实用。尚不至别生事端。若干……皇朝经世文续编(六十七)国家有此数十万之游民。既不能自食其力。必坐安袖手以待元元之养。而百姓方流离琐尾。无一日之安。无一省之靖。男不得耕。女不得织。加以军输追迫。有司侵渔。未有穷极。尚冀其能安贫忍死。……皇朝经世文续编(六十八)一曰捐纳广则仕途稍杂。而捐纳又不能骤停也。则别流品者不可以不严。军兴以来。江浙财赋。半沦贼区。山陕疆舆。时闻寇警。京饷稍绌。天庾不充。藉兹涓滴之流。不得不慰输将之志。至于捐生中……皇朝经世文续编(六十九)世运之所以为隆替者。何在乎。在贤才之消长而已。夫天之生才。恒足以周天下之用。然而贤才有盛有不盛者。则培养之道为之也。曩者大行皇帝御极之初。皇太后殷殷求治。博访贤才。大臣荐举。每……皇朝经世文续编(七十)孟子有言。无政事则财用不足。大学平天下一章。于理财之道。盖兢兢焉。臣之愚策。如所谓加养廉停捐例裁厘金。皆有妨于财用者也。如所谓核饷筹漕运减兵额。皆有裨于财用者也。以其所赢。补其……皇朝经世文续编(七十一)七曰审地势。关中之势。今与古殊。古有羌胡之患。则重在西北。今有楚豫巴蜀之寇。则重在东南。窃以为御西北为难。御东南则较易。何也。今度贼势之所趋。则最重者莫如潼商。而潼关当一面。商……皇朝经世文续编(七十二)与邵位西拟言时事书徐子苓接覆书。读竟。喜极而悲。仆虽愚。与足下相知颇悉。惟方在京师时。闻人言足下近复好为诗。心窃不然。以为足下起布衣。骤擢要地。当早淬厉。以求备天下……皇朝经世文续编(七十三)仆尝读易至于同人。反复其义。窃叹天下之故。非一人之所能持。否之所以有待于同人。而古之君子。所以获同于上下之交者。其用力诚难。同人之德曰中正。九三位尊而不中。绌于五。其类犹众。有……皇朝经世文续编(七十四)凡兹数者。皆方今隐微深痼之病。盖法之与时二者皆獘。而时又甚焉者也。然欲谋所以更新之。则非可以责旦夕之效。而治之不得其绪。行之不得其人。则亦未可骤而议也。往者尝怪天下獘窦百出。何……
爝火录(三十九)爝火录(四十)爝火录(四十一)爝火录(四十二)爝火录(四十三)爝火录(四十四)爝火录(四十五)爝火录(四十六)爝火录(四十七)爝火录(四十八)爝火录(四十九)爝火录(五十)
老婆查手机定位查账(手机怎么定位)丰胸秘籍,让自己的胸部变大又丰满干货贴如何制作的数据图表《安徒生童话选集》读后感热议聚热点网 交友带给我快乐在北极,有一群正在北漂的北京爷们儿推荐3款适合露营的车,生活半径直接扩大1倍,比亚迪唐上榜装台刁菊花结局是什么刁菊花和二代是一对吗黄埔区(由词目及其释义等构成的中文知识性百科条目)妈妈的手死之岛(由词目及其释义等构成的中文知识性百科条目)我发现了什么的秘密
©2025网站地图最近更新文明上网我要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