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荣·明
江天夏夜露气清,
山鸟忽作肠断声。
莫道啼多不解意,
催人归去最分明。
杨荣·明
象纬临天阙,
瑶空集万灵。
云霞纷掩映,
星斗叠晶荧。
宝地春应满,
金门夜不扃。
千官陪宴乐,
拜舞在明庭。
杨士奇·明
观风在激扬,
今喜擢苏章。
袖有银台笔,
衣含玉殿香。
河流明宪节,
嵩岳对公堂。
想见澄清日,
歌声满洛阳。
杨士奇·明
骢马赤茸鞦,
临歧嘶未休。
朝廷用儒雅,
风纪得才猷。
天远三湘外,
霜含八桂秋。
贪渔嗟薄俗,
表率在名流。
杨士奇·明
汉水带襄城,
沧浪旧有名。
分符来五马,
如练照双旌。
济涉思为楫,
听歌想濯缨。
须令郡人说,
堪比使君清。
杨士奇·明
苦忆尤参议,
投簪养病劳。
卑栖人总厌,
闲散自能高。
厨却胡奴米,
门深仲蔚蒿。
平生冰雪意,
犹足重吾曹。
杨士奇·明
广寒宫殿属天家,
晓从宸游驻翠华。
琼液总颁仙掌露,
金支皆插御筵花。
棹穿萍藻波间雪,
旗珣芙蓉水上霞。
身世直超人境外,
玉盘亲捧枣如瓜。
杨士奇·明
薄暮风色寒,
移舟宿前渚。
欹枕不成眠,
孤篷夜来雨。
杨士奇·明
西江南望渺天涯,
岁岁清明不在家。
荡日飘风无定著,
乱人情思是杨花。
杨士奇·明
闻道故乡来,
辞家今远近。
恐有南京书,
停舟试相问。
杨士奇·明
汉阳矶上鼓初稀,
烟柳昽昽一鹊飞。
乘月不知行处远,
满江风露湿人衣。
杨士奇·明
湘阴县南江水斜,
春来两岸无人家。
深林日午鸟啼歇,
开遍满山红白花。
杨士奇·明
日落烟水寒,
解缆清江渚。
中夜北风来,
相送潭州去。
杨士奇·明
北斗初高月未斜,
五更清露净尘沙。
道边丛绕炉香立,
多是耆人候翠华。
杨士奇·明
红叶离离净可书,
绿渠流水见游鱼。
老臣虚拜貂裘赐,
一路阳和护属车。
杨士奇·明
居庸关中四十里,
回冈复岭度萦纡。
道傍石刻无人识,
尽是前朝蒙古书。
杨士奇·明
关外初冬似早春,
僧房犹见菊花新。
时平扈从巡边塞,
宣府回銮只二旬。
杨士奇·明
云净天清紫翠浮,
好山消尽越乡愁。
行人如有江南兴,
马上题诗入蓟州。
杨士奇·明
去年侍从谒长陵,
此日重来恸倍增。
春柳春花浑似昔,
献陵陵树复层层。
杨守陈·明
客夜耿无寐,
其如钟漏稀。
入帘霜气重,
当户月华微。
切切候虫语,
萧萧寒叶飞。
拥衾成永叹,
不是为无衣。
杨士奇·明
君恩追忆不胜哀,
老泪干枯病骨摧。
陵下一来肠一断,
余生知复几回来。
杨廷和·明
少宰分封出御批,
二函新册烂金泥。
恩波入渭天潢近,
使节临关华岳低。
铨事暂辞流内外,
民风兼问陕东西。
肩舆不觉驱驰倦,
余兴犹能及品题。
杨守陈·明
二月燕城暖渐回,
北风吹雪遍楼台。
春寒毕竟无多日,
桃李何须怨未开。
杨守陈·明
一锡南飞度碧空,
宝坊遥在白云中。
定知门外青松树,
别后新枝已向东。
杨廷和·明
神武挂冠归旧隐,
赤松相伴话长生。
车前紫气青牛引,
天上新声彩凤鸣。
军务不关惟白战,
醉乡何处是乌程。
太湖合是逃名地,
画舫弦歌自在行。
杨宛·明
弦管千家沸此宵,
花灯十里正迢迢。
闲闺蓦地停杯忆,
如许春光伴寂寥。
杨宛·明
风期今岁阻,
幽抱竟难开。
翰弱犹含冻,
枝繁几暗猜。
未能传信去,
那得逗香来。
自恨春相避,
羞凭羌笛催。
杨宛·明
碧瓦云楸映半塘,
静从秋色到修篁。
聊存心力于经卷,
不负闲身住草堂。
微雨暗飘毫素润,
轻风徐动墨池香。
书成却恨无人识,
故向真空密处藏。
杨宛·明
怨梦因无好梦成,
昨宵忽得快平生。
数间矮屋浮云外,
几曲澄溪待月明。
惊见道书新着蠹,
怜余半砚旧题名。
文心一缕三生业,
只恨清愁搅墨兵。
杨宛·明
坐卧掩虚堂,
香风绕笔床。
咏花生艳冶,
题柳遂轻狂。
事少人偏倦,
情多梦不长。
年年愁病日,
却笑为诗忙。
杨宛·明
恨打鸳鸯两岸飞,
两心相望共依依。
何如溪上眠沙稳,
相逐相呼趁月归。
杨宛·明
愁心欲放放无由,
断却牵丝不断愁。
若使纸鸢愁样重,
也应难上最高头。
杨宛·明
羡伊万里度晴虚,
自叹身轻独不如。
若到天涯逢荡子,
可能为报数行书。
杨宛·明
共看玉腕把轻丝,
风力蹉跎莫厌迟。
顷刻天涯遥望处,
穿云拂树是佳期。
杨宛·明
薄情如纸竹为心,
辜负丝丝用意深。
一自飞扬留不住,
天涯消息向谁寻。
杨宛·明
时来便逐浮云去,
一意飘扬万种空。
自是多情轻薄态,
佳人枉自怨东风。
杨宛·明
万里翩翩度碧虚,
月明送影意何如。
也知一向郎边过,
自是多情少寄书。
杨宛·明
啛啛孤韵入秋林,
切切幽心语夜深。
惯不怜人成好梦,
却凭好事戏相寻。
在床在户身难主,
添恨添愁巧自深。
何不早从金笼住,
傍人枕畔共哀吟。
杨巍·明
岭险藤迷路,
山高石作城。
片云何处雨,
孤客此时情。
茅屋几家在,
秋风半夜生。
旅魂愁已绝,
况听鼓鼙声。
杨巍·明
身世无端梦亦惊,
疏慵到处是愁城。
几年不见渔樵业,
垂老仍闻鼓角声。
旅食新从多病减,
炎天谁能远方行。
劳君佳句频相慰,
廊庙江湖别有情。
杨巍·明
指点云州地,
真为汉北门。
八城临大漠,
一路向中原。
晴日山川映,
秋田黍稷繁。
文庄经略处,
父老至今言。
杨文卿·明
草埋金马没铜驼,
到处遣踪《麦秀歌》。
聚铁何人成错误,
长年见汝欲摩挲。
吼风泣雨萦愁剧,
负燕冠雅受侮多。
我意转销作农器,
买牛耕稼夕阳坡。
杨文卿·明
独抗尘容过梵宫,
残阳犹自拖微红。
黄牛下坂前溪雨,
绿竹摇窗曲径风。
石露危崖山骨出,
水流深涧地喉通。
绳床兀坐清无寐,
满耳蛙鸣芦荻中。
杨巍·明
平芜霜露合,
孤雁向南征。
影落黄龙渚,
声凄魏豹城。
残云疑路断,
新月似弦惊。
十载关山北,
曾伤故国情。
杨文卿·明
何年移置青齐道,
遗壤颓墉犹四围。
白露满田牛上冢,
淡烟浮庙草钩衣。
客过都当瓦砾后,
鹤来岂止人民非。
秦宫汉殿亦兴废,
天地无穷哀雁飞。
杨文卿·明
曾披汉史羡冥鸿,
身脱虞罗汉已终。
遥望仙舟悲逝水,
独留荒冢泣寒蛩。
碑欹有字腰垂断,
树老无枝腹半空。
不敢折巾强自附,
为君沽酒酹秋风。
杨循吉·明
王君悯我将南归,
赠我以诗兼以酒。
忽言我实无所病,
托以图归诒朋友。
谓君知我不易逢,
乃此相疑一向否。
君以我乐山林耶,
我非忘世爱陇亩。
衙门晨入酉始出,
力不能支空叹愀。
上章得请诚幸甚,
向天再拜头屡叩。
小臣蒙擢布衣内,
第以进士恩太厚。
仪曹四月百无补,
空食廪禄颜可丑。
不因抱病无奈何,
岂敢飘然去官守。
君言我意在为文,
妄欲求闲营不朽。
人生奇伟在事业,
自局儒酸亦何有。
我今且去君亦行,
凄风枯林月当九。
君有高幢盛仆马,
我有空车载鸡狗。
出城分路两不同,
一就官途一林薮。
恐君谓我非病归,
不惜叨叨为君剖。
杨循吉·明
维此鼓声何所起,
击之则有本寂然。
此声既以击乃生,
当其不击声何在?
用手执捶以击鼓,
三
者和合始有声。
如是究竟声所缘,
非手非捶非鼓义。
智人在在勤修习,
于一击顿证菩提。
观彼鼓声成立相,
本自不生那有灭。
我愿仁者亦如是,
不以声观一切声。
昼安夜安随在安,
长享耳根清净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