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曾伯·宋
春近衡峰雁又回,
才怀休忆故山梅。
花期自是江南早,
早晚湘南也解开。
李曾伯·宋
在楚犹在赵,
始终同一颇。
晚年犹矍铄,
劲气肯消磨。
非老无能也,
如时不利何。
汉皇还拊髀,
用壮莫蹉跎。
李曾伯·宋
对剑花凝,
笳叶卷,
天宇尘清声肃。
楼船催解处,
正日戈夕照,
风旗西矗。
虎战龙争,
人非地是,
形势昔雄三国。
景升今何在,
怅婆娑老子,
奚堪荆牧。
岂自古常言,
力宁斗智,
智宁如福。
西征非太速。
奈臣职、难负君王嘱。
嗟往事、祁山抗表,
剑阁刊铭,
祗成堕甑并空轴。
喜听平安信,
岂止为、区区一竹。
蚊蟁类、笑谈逐。
玉关归老,
不愿封侯食肉。
愿还太平旧蜀。
李曾伯·宋
占得湘中地最高,
山川端欲助人豪。
萍蓬江海通吴会,
兰芷汀洲带楚骚。
人住翠微藏夕霭,
水连碧落见秋毫。
阑干立尽家何许,
徒赋归心折大力。
李曾伯·宋
虚檐索笑几逡巡,
不得春风不肯春。
忽睹冰肌傍官道,
相逢霜鬓在征尘。
怜渠孤迥犹寒畯,
慰我漂摇类故人。
犹赖东君不捐弃,
枝无南北一番新。
李曾伯·宋
三载烟岚在岭陬,
几番清梦到松楸。
每怜老子身关塞,
长忆童时某水丘。
今得归来访渔隐,
不妨高卧老菟裘。
据鞍矍铄成何事,
徒愧平生马少游。
李曾伯·宋
方藉名山作主,
胡然旧席重开。
了却江湖原力,
切须早早归来。
李曾伯·宋
记得桂林临别,
劝师紧闭禅关。
又被如来牵率,
未容高卧云山。
李曾伯·宋
古垒连边色,
烟芜带夕阳。
千年周翰祀,
一瓣楚人香。
楼堞新宏壮,
丘墟几废荒。
客怀明哲戒,
飞梦绕吴乡。
李曾伯·宋
才见春从沙际归,
堂堂背我迅於飞。
病余窥圃心成怯,
老去登楼力苦微。
岸柳含烟犹绿瘦,
海棠裛雨正红肥。
山川信美非吾土,
强作清吟祗遂非。
李曾伯·宋
行尽潇湘第几山,
短舆轧轧费跻攀。
柳边官驿堠十里,
竹里人家屋数间。
宿霭弄阴风料峭,
春泥障路雨斓斑。
韶华衮衮成虚掷,
强托清吟解病颜。
李曾伯·宋
昌黎昔作潮州游,
潮人百世称名州。
又闻柳州柳子厚,
柳人至今爱其柳。
二公皆以人鸣唐,
所至不偶为异常。
卒今江海流落地,
化作文物声名乡。
涪南僻在巴子国,
地绝中州少人物。
天将儒道淑是邦,
曾向先朝处羁客。
河南夫子间世贤,
山谷老叟人间仙。
一时辙迹相继至,
顿使光价增山川。
尝嗟道从孟轲死,
一贯谁能接原委。
又嗟诗自杜甫亡,
四海谁能造诗垒。
幸生伊洛续圣传,
鸢鱼遂复穷天渊。
从而江右振余响,
清庙又得存遗弦。
今踰元佑二百载,
草木涪人尚知爱。
文章性命虽匪倖,
气象风流久皆在。
惜乎两公生盛时,
下与屈贾同驱驰。
涪人则幸公不幸,
天下应怨涪人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