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宓·宋
疾雷不雨卷行云,
湖面清风篆玉文。
我自得间来卧看,
狎人鸥鹭亦成群。
陈宓·宋
少年文学已精深,
更向周程一派寻。
千里求师宁惮远,
殷勤要识圣贤心。
陈宓·宋
青春初破未容深,
趁得清明到武林。
官柳野花供醉瞩,
版桥山石惬归心。
长才凛凛恢游刃,
善政优优得理琴。
好去天朝鸣佩玉,
海边童叟谩歌吟。
陈宓·宋
宝剑韬藏久未伸,
天生南浦一文人。
好将玉匣呈岩电,
洗出寒光万丈新。
陈宓·宋
俯视庸流四海空,
纵横万卷贮胸中。
兰台不日看登用,
莲幕三年肯奏功。
松迳未荒心已动,
雪舟谁办兴先穷。
帝城春事需春到,
讵许□菲褪白红。
陈宓·宋
昔人为太守,
南物不入囊。
亦有市文集,
悔恨不能忘。
所以致平理,
闾阎富而康。
泉民困赋役,
脱身事舟航。
绝域在何许,
羁留动经霜。
南风不堪托,
十发五飘扬。
过期不见归,
妻子泣相望。
所得知几何,
旧债未及偿。
公家既重征,
忍痛如刳肠。
况复吏不仁,
低价尽取将。
民财本膏血,
舶货尤可伤。
吾闻坡仙言,
犁牛博沉重。
燔牛以祈福,
鬼神尚弗享。
安可以人命,
缄封寿侯王。
上天不可欺,
厥咎必有当。
近年有贤守,
永嘉詹事王。
不买一钱物,
至今垂耿光。
后来岂无继,
落落难为常。
只今逢右史,
真节动八方。
江东百万户,
水旱俱不荒。
明时岂惮黩,
实欲重淮阳。
舶使出名门,
家传饶清芳。
玉雪两相映,
酷热变寒凉。
预听桐城谣,
合浦珠还乡。
陈宓·宋
皇天佑我宋,
衮衮生巨人。
正学迈贾董,
彤庭亲选抡。
声名喧宇宙,
勋业见寅亮。
伟哉吕与李,
王陈踵经纶。
文章特馀事,
德行金玉纯。
文靖有雅量,
风云际熙辰。
所以到圣治,
唐虞俗再淳。
先生轶前驾,
学力欺孟荀。
平生事靖退,
墨头自要津。
群小竞狐媚,
佳兵媒其身。
挺然出正论,
玉色垂大绅。
银台凛风驳,
世仰凤与麟。
直道志丘壑,
通涂轰枢钧。
岂为一己计,
宁牧千里民。
泉山号大郡,
氓贾甲七闽。
以宽则容奸,
急则鳏寡颦。
先生得其道,
三年政和均。
孰疾不得医,
孰屈不得伸。
餐药置左右,
砂芹不再陈。
建阁储六籍,
凿井膏城闉。
巍巍百雉堞,
楼橹俄一新。
海壖亦有学,
穷邑增廪囷。
百废已具举,
一毫不惊尘。
此特以迟言,
孰识襟怀春。
下士有一善,
不啻连城珍。
斯民有一隐,
不啻闻频呻。
遂令无远迩,
士民尽归仁。
四海望霖雨,
行当趋紫宸。
皋夔踵高躅,
岂特诸子伦。
某也未闻道,
一官尝苦辛。
蹉跎二纪馀,
抱志几郁湮。
得宰山水县,
低头抚凋贫。
连岁田少收,
输殿不见嗔。
顷年有疑狱,
口讷愧誾誾。
高明一垂照,
三囚脱死濒。
缪政了无术,
教条每知遵。
罪戾惧不免,
荐扬果何因。
感恩方激切,
归辕遽攀轮。
焦桐既蒙盼,
寿或柏与椿。
敢不自奋励,
冀陪东阁宾。
陈宓·宋
飞车去逐赤松仙,
残藁空留四十年。
致主耻居三代后,
乞身期在二疏前。
清朝厚眷真难报,
白发孤遗只自怜。
珍重我翁忠孝句,
子孙百世更须传。
陈宓·宋
平芜几载翳云烟,
一日重开便豁然。
须信耕桑皆帝力,
谩将翔泳祝尧年。
金堤新插千株柳,
玉井仍看十丈莲。
县令欲同民快乐,
西风来看绕湖田。
陈宓·宋
好山四绕作银屏,
秀水忝流玉样青。
雨后龙精穿皦日,
夜初渔火混疏星。
踌躇直拟长来宅,
取次都堪小结亭。
谩酌三杯求一醉,
终然心事独醒醒。
陈宓·宋
欲访西湖久未晴,
故应穿屐踏泥行。
不因世事无时尽,
那识波光有底清。
翠竹碧莲迷上下,
雕栏画阁压峥嵘。
扁舟正好频来买,
烟景何人与子争。
陈宓·宋
荷张万盖迎仙舰,
葵卷千旗拥将坛。
顾我从来嗤羽化,
饱看仍不负空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