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宓·宋
平生行止都无着,
恰似孤云自在闲。
四十馀年倦江浙,
二千里外择溪山。
穷愁元不上双鬓,
秀句仅能窥一班。
与子暂分非久别,
西风时节赋刀镮。
陈宓·宋
谁谓山城僻,
而居尉秩皋。
地偏声易著,
才钜职优为。
学召源流远,
仁随大小施。
云龛当日事,
即此以为基。
陈宓·宋
此是刘君处士家,
茅檐犹想旧横斜。
我今添着朱夫子,
薄祀秋初荐水花。
陈宓·宋
昔人创业无穷思,
张大由来在子孙。
轮奂已成张老室,
驷轩行看汉于门。
诗书古训时时习,
才能友家风世存。
闻道董帷勤课子,
不妨游息有名园。
陈宓·宋
距城近只十五里,
三度来游两载中。
山骨潄来成白玉,
水痕深处见苍龙。
竹间待月为佳友,
柱上留题忆长公。
此去重来知几日,
携家恋别莫匆匆。
陈宓·宋
山阴逸气追千古,
不但挥毫一段奇。
到此风流故无恙,
游人休问旧来池。
陈宓·宋
溪山一路送还迎,
管领溪山有此亭。
我为举杯相劳勉,
他年端不负山灵。
陈宓·宋
当年巨刃劈崖开,
便拥双虬海上来。
旧迹几年甘隐雾,
新名一日怕惊雷。
池边有地惟生茝,
石上无泥更植梅。
酷似庐山难忘处,
卧龙白鹿勘书台。
陈宓·宋
织女支机石,
云根几许深。
月明偏得照,
烟暝杳难寻。
戏彩留奇迹,
重题愧夙心。
长年过半百,
摹刻愧知音。
陈宓·宋
楼高二丈只三间,
四面平畴绕海山。
白水青秧开净练,
碧峦苍巘拥妆鬟。
静中始觉乾坤大,
老去唯思岁月悭。
但愿心田如此阔,
一生到了得清闲。
陈宓·宋
晋代难为用,
翻藏此水涯。
在天犹有赫,
镇地永无邪。
雨过疑留迹,
风飞去莫遮。
谁云寒濑底,
折戟伴沈沙。
陈宓·宋
广文官舍先无尘,
谁着岚光几上陈。
个里尽消三伏暑,
胸中长作四时春。
不因泉石耽成癖,
那褒箪瓢味更真。
顾我年来羁吏鞅,
清闲羞见读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