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宓·宋
浓阴犹辨石粼粼,
百尺浑疑到底冰。
湍急宛乘银骑出,
身轻直向碧霄凌。
风前别酒能禁几,
雨外征衣却惯曾。
最是萧萧霜叶动,
路回不见笋舆凭。
陈宓·宋
经行造次有新诗,
吞吐珠玑不自奇。
寸管久期窥变豹,
深丛今幸见孤罴。
高情陶谢犹能及,
圣处阴何讵得知。
乞与金丹换凡骨,
飞遨只恐乏仙姿。
陈宓·宋
卫武当年解赋诗,
若挥椽笔定应疲。
先生名德都相似,
馀事才能更过之。
云岫图书供宴坐,
沧浪风月足追随。
久闲精力天教健,
更看三为帝者师。
陈宓·宋
黄陂不挠已称贤,
况复胸中别有天。
最好诞朝嘉节后,
更斟寿酒菊花前。
平生不作南金想,
晚岁真成白璧全。
退食琳宫怀补报,
壶山早晚祝尧年。
陈宓·宋
一阳初起黄钟宫,
红日出海光曈曨。
天高地下气久雺,
万物闭塞如惛懵。
造化环复极则通,
天于此时生我公。
公之累世载孝忠,
受天问气和冲融。
聚为文章发鸿蒙,
一门二季继乃翁。
平生济民愿力洪,
要令飞走毋置笼。
出殿大邦眷弥隆,
富沙千里无疲癃。
京口移镇事益丛,
流离满目罗羁穷。
公为不食摩其躬,
沟壑百万俱恩蒙。
刻身节用财自丰,
所至露积民力充。
民方慕公如阜螽,
上章力去横飞鸿。
公以止足厉颓风,
其如夏夷望肤功。
晚作一第方帘栊,
头白丹心尚宸枫。
愿公之寿等华嵩,
我宋社稷长尊雄。
嗟予小子最倥侗,
公安取此不言鬷。
知己之恩大穹窿,
当期报效如纖塳。
吟诗劝侑酒一中,
愧我才浅难为工。
陈宓·宋
三年抱恙多闭门,
只得两度敲禅扃。
道人问我缘底出,
为送乡城两史君。
阛中暑湿如炊甑,
山寺阴凉百僧定。
往年过此苦匆匆,
今日海山看古镜。
伊谁一念饭行人,
至今规矩犹如新。
可叹延平小书舍,
虚致雩桥风月夜。
陈宓·宋
黄君真可人,
乡校久推许。
文词波涛翻,
劲气金石沮。
危言奉大对,
考官不敢取。
五十尉南邦,
声名塞漳浦。
闾里喜过从,
未听沧洲雨。
于何舍我去,
游宦大江浒。
吾闻江西民,
自昔号贫窭。
迩来公私匮,
孰能明取与。
君今佐使长,
贤明可进语。
地要连边淮,
洞深要摩抚。
郑公有成规,
士饱始御侮。
同僚得乡彦,
灯窗饫勤苦。
崇台共经纶,
数郡足机杼。
竱心爱民力,
西顾宽当宁。
行行谨勿迟,
赤子方仰乳。
陈宓·宋
华族三台烨,
名门八桂芳。
才虽凌贾谊,
官不至冯唐。
晚岁逢奇蹇,
平生只直方。
青春陪笑语,
一恸鬓成霜。
陈宓·宋
寿溪百里荐寒流,
来护杨君少尹丘。
三复先公当日翰,
重修处士旧时楼。
高山不减八千仞,
往事空馀五十秋。
辟作小斋教子侄,
好将万卷著双眸。
陈宓·宋
山在溪中水在山,
人生何处鬼门关。
数声柔橹风雷外,
一叶轻舟剑戟间。
为问片时惊陷溺,
何如竟日缓跻攀。
信知行险非天命,
垣道从来绝后艰。
陈宓·宋
间关万里游岭海,
谁知丈夫志有在。
古贤足迹满四方,
岂但青编勤摭采。
胸多闻见益崔嵬,
节历险夷终不改。
山川辉润认珠玉,
草木芬芳瀼兰茝。
如何识者尚尔稀,
呈露炎方越三载。
西风稳送朝天行,
高怀皎皎秋俱清。
有亲鹤发要荣养,
伉俪不必多为情。
翱翔一鹗横空翼,
喧啾百鸟息飞鸣。
陈宓·宋
紫润携来惬性情,
蓝田空负价连城。
挥残老兔犹能健,
研尽轻螺未觉声。
渊底取归龙想睡,
岩心凿破地须惊。
我无才思长怀抱,
元气何年结得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