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遵式·宋
次作水想见西方,
一切皆为净土水。
既见水已想成冰,
皎然映彻琉璃地。
释遵式·宋
重想弥陀二菩萨,
神通变现事如前。
杂沓观成无量福,
定生安养奉金仙。
释遵式·宋
五六百年内,
金躯亦化尘。
方知新冢上,
尽是古人身。
白发争名急,
青山送骨频。
除师灵塔外,
一一好沾巾。
释遵式·宋
鸟外清閒极,
谁能更似君。
山光晴后见,
瀑响夜深闻。
拾句书幽石,
收茶踏乱云。
江头待无事,
终学弃人群。
释遵式·宋
古观春山下,
寻幽似有期。
瀑清冥坐久,
峰好独归迟。
客啸巢禽识,
仙踪药叟知。
我来无别趣,
禅性尽相宜。
释遵式·宋
禅家真隐处,
翠谷倚城隍。
海近云归早,
山孤鸟云长。
石当泉脉润,
风度柏枝香。
此地容吾否,
中霄去意狂。
释遵式·宋
若有众生犯众戒,
盗取僧祇三宝物。
临终遇劝念弥陀,
一念顷间生彼国。
释遵式·宋
溪竹拥疏帘,
溪云冷不厌。
千岩唯虎伴,
一讲许诗兼。
煮茗敲冰柱,
看经就雪簷。
有时开静户,
寒日下峰尖。
释遵式·宋
鬼神随处有,
谄诳世间人。
祭鬼都无福,
空增杀业因。
释遵式·宋
正信天龙护,
邪神岂奈何。
但知常念佛,
灾怪自消磨。
释遵式·宋
作福常回施,
天龙善鬼神。
威光常覆护,
使汝免灾迍。
释遵式·宋
七想莲华妙台座,
广大弥陀愿力成。
作此想时心不乱,
定当极乐国中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