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和初恋情人分手背后的隐痛!
“泪眼凌寒冻不流,每经高处即回头。遥知别后西楼上,应凭栏杆独自愁。”(《寄湘灵》,白香山全集卷十三)
他们的结合不会再有希望了,白居易苦闷万分,写了一首《感秋寄远》诗(白香山集卷十三):
“惆怅时节晚,两情千里同。离忧不散处,庭树正秋风。燕影动归翼,惠香销故丛。佳期与芳岁、牢落两成空!”
结婚的佳期与最美的年华(芳岁)都成了一场空,岂不伤感。
元和二年(公元807年),白居易在周至任县尉,这时他已36岁,依然是孑然一身。孤独和寂寞折磨着他,他只有寄情于花草,把花当作情人。他的《戏题新栽蔷薇》诗直呼出了他的心声:“少府无妻春寂寞,花开将尔作夫人。”
元和三年(808年),三十七岁的大龄青年白居易结婚了。婚后和杨氏夫关系并不坏,但白居易仍然时时想起少年时代的女友湘灵姑娘。当年湘灵姑娘曾送给白居易一双鞋子,白居易一直保存着,多年来,不论在朝在野,走到哪里就带到哪里。元和十年(公元815年),白居易贬江州司马,于是又将鞋子带到了江州。第二年春天,他将衣物一类的东西摊在院子里晒太阳,忽然见到那双鞋子,少年时的历历往事便一起涌上心头。他又想起了当年的湘灵姑娘。这时白居易已是45岁的人了,仍禁不住思绪翻腾,感叹再三,赋诗抒情:
“中庭晒服玩,忽见故乡履。昔赠我者谁,东邻婵娟子。因思赠时语:‘特用结终始,永愿为履綦,双行复双止。’自吾谪江郡,漂泊三千里,为感长情人,提携同到此。今朝一惆怅,反复看未已。人只履犹双,何曾得相似!可嗟复可惜,锦表绣为里。况经梅雨后,色黯花草死。”(《感情》·白香山全集卷十).
洞房花烛之夜,当白居易揭开新娘头上的红盖头时,坐在牙床的这位新娘不是湘灵,而是同僚杨汝士之妹,人们知道,白居易与湘灵的事儿,黄了。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儿呢?比较流行的说法是,湘灵家门弟低,白居易的母亲认为门不当,户也不对,以死想求,强行拆散了这对儿鸳鸯。然而,事情真的是这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