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路畏逢虎,况闻岩下风。

出自清代厉鹗的《灵隐寺月夜

夜寒香界白,涧曲寺门通。
月在众峰顶,泉流乱叶中。
一灯群动息,孤磬四天空。
归路畏逢虎,况闻岩下风。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夜晚寒气袭人佛寺如霜似雪,山泉如曲与寺门相连。
月亮高悬在众多山峰之上,泉水在纷乱的落叶中流淌。
一盏长明灯衬出万物俱息,孤独的击磬声弥漫四方天空更显得空寂。
归途中担心遇见老虎,况且听到岩石下的风声。

注释
香界:指佛寺。
众峰:灵隐寺周有北高峰、南高峰、飞来峰,故云。
一灯:指佛殿中长明灯。
群动息:据陶渊明的《饮酒》诗:“日入群动息”,此谓万物俱息。
磬(qìng):佛寺中敲击以集合僧众的鸣器。
四天:四方天空。
畏逢虎:担心路中遇见老虎。据传灵隐寺一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这首创作于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其时作者馆于杭州汪氏听雨楼。灵隐寺始建于东晋咸和元年,位于杭州西湖西北灵隐山东南麓,背靠北高峰且面朝飞来峰,寺中有冷泉亭诸名胜。这首诗将月下灵隐写得清空幽邃。

参考资料:完善

1、 (中国)胡晓明,江南文化丛书 江南诗,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9.08,第320页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杭州灵隐寺月夜景色的诗歌。首联写了诗人初到灵隐寺的感受,秋叶入山,寒气袭人,山谷和佛寺都沐浴在白光中,冷泉叮咚,别有一番幽意。颔联写了山间的景色,月亮高悬,流水清晰,一片沉静。颈联写寺院,勾勒出灵隐寺一带的环境,一盏明灯散发微光,衬托四周的静,孤独的磬声弥漫天空。尾联写归途,诗人畏惧老虎,在山路上闻风色变。全诗写灵隐寺月夜景象、感觉,突出了山中佛寺的空幽冷寂,从而抒发了诗人孤独惆怅处境难耐的心境。写法上,以景托情,情由景生,情景交融。

  首联写初到灵隐的感受。用一个字概括就是“寒”。秋夜入山,自有寒气袭人,本属正常。但寒意不仅仅来自秋气,更多的来自月光。

展开阅读全文 ∨
厉鹗

厉鹗

厉鹗(1692-1752),字太鸿,又字雄飞,号樊榭、南湖花隐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清代文学家,浙西词派中坚人物。康熙五十九年举人,屡试进士不第。家贫,性孤峭。乾隆初举鸿博,报罢。性耽闻静,爱山水,尤工诗馀,擅南宋诸家之胜。著有《宋诗纪事》、《樊榭山房集》等。► 209篇诗文 ► 63条名句

猜您喜欢
© 2022 文好找网 | 诗文 | 名句 | 朝代文言曲赋古典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