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蓬人

鲁迅 〔近现代〕

芰裳荇带处仙乡,风定犹闻碧玉香。
鹭影不来秋瑟瑟,苇花伴宿露瀼瀼。
扫除腻粉呈风骨,褪却红衣学淡装。
好向濂溪称净植,莫随残叶堕寒塘!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以菱叶作衣荇茎为带的莲蓬人,她如同纯洁的少女居住在仙乡 。
即使秋风停止了,仍然散发着清香。
在秋风轻吹的时候,鹭鸶鸟早已飞逃远方。
在寒露浓聚的深夜里,只有洁白的芦花伴她入梦乡。
她洗净了滑腻的脂粉,更显露出品格的高尚。
她脱掉了过去浓艳的矫饰,却换上了如今纯朴的淡妆。
这正好告慰在天的濂溪先生,她仍然洁净地挺立生长。
永远保持淡雅绝尘的风采,不随残叶坠入冰冷污秽的荷塘。

注释
莲蓬:又名莲房,是荷花谢后所结的果。因其挺生水际,飘逸高雅,风姿绰约,清香四溢,亭亭玉立如少女,故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1900年秋,是作者鲁迅赠与弟弟们的一首诗,最早发现于周作人日记辛丑年附录。署名戛剑生。鲁迅逝世后,收录在《鲁迅全集》第八卷《集外集拾遗补编》中。

参考资料:完善

1、 吴海发.鲁迅诗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4-6页

赏析

  这是一首借物寓情、托物言志的诗作。作者通过对莲蓬人“芰衣荇带”的外貌装束,“风定犹香’的内在神韵,却红衣、学淡妆的绰约风姿,亭亭净植的正直风骨的叙写,描绘了一幅栩栩如生的莲蓬人的画像,赞美了莲蓬人“出污泥而不染”的高尚节操和迎着秋风净植荷塘的抗争品格。作者正是假借莲蓬淡雅绝尘的特征,寄托和体现自己对奴颜媚骨的鄙视,对美好理想的追求,更体现了作者敢于与世俗抗争的精神。因此,全诗以咏莲蓬为形,以抒情怀为本,正是作者立世为人的自况自勉,标举风骨的真实写照,也是作者对他人的忠言警谏。

  全诗可分为四层。起联侧重述写莲蓬人的外表风姿:她以菱叶为衣,以荇茎为带,居住仙乡,清香不

展开阅读全文 ∨
鲁迅

鲁迅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字豫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教育家、民主战士,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鲁迅一生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翻译、美术理论引进、基础科学介绍和古籍校勘与研究等多个领域具有重大贡献。他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蜚声世界文坛,尤其在韩国、日本思想文化领域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

猜您喜欢

菩萨蛮·天高气爽秋云敛

叶圣陶〔近现代〕

天高气爽秋云敛,相携郊外寻秋艳。不效白香山,联肩夸老年。
亦非不及义,谈叙无拘系。松下仰晴空,连峰渐染红。

春游小诗·雨夜在大世界听扬剧名演员顾玉君唱《阳告阴告》

老舍〔近现代〕

轻寒乍暖未分明,柳盼春阴花盼晴。
听罢扬州绝命曲,江南三月雨无声。
悲歌春夜雨纷纷,沧海茫茫是亡坟。
笑是啼哀唯有恨,四座惊夸顾玉君。

无题

花甲老头〔近现代〕

残门锈锁久不开,灰砖小径覆干苔。
无名枯草侵满院,一股辛酸入喉来。
忽忆当年高堂在,也曾灶头烧锅台。
恍觉如今形影只,家中无人诉情喃。
异乡漂泊几十载,再回故乡如客还。
门后空留教子棍,此刻难入双亲怀。
© 2022 文好找网 | 诗文 | 名句 | 朝代文言曲赋古典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