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者日以疏

佚名 〔两汉〕

去者日以疏,来者日以亲。
出郭门直视,但见丘与坟。
古墓犁为田,松柏摧为薪。
白杨多悲风,萧萧愁杀人。
思还故里闾,欲归道无因。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死去的人因岁月流逝而日渐疏远了啊,活着的人却会因离别愈久而更感亲切。
走出城门,来到郊外,放眼望去啊,却只见遍地荒丘野坟。
古墓被犁成了耕地啊,墓地中的松柏也被摧毁而成为柴薪。
白杨树在秋风吹拂下发出悲凄的声响啊,那萧萧悲凄的声响使人愁煞。
身逢乱世,羁旅天涯我想返回故乡啊,但心想回家却又找不到回家的路子!

注释
去者:与下句“来者”,指客观现象中的一切事物。疏:疏远。
来:一作“生”。“生者”,犹言新生的事物,与“来”同意。日以亲:犹言一天比一天迫近。亲,亲近。以,古“以”“已”通用,意同。

展开阅读全文 ∨

鉴赏

  这是《古诗十九首》的第十四首。从题材范围、艺术境界以至语言风格看来,有些近似第十三首《古诗十九首·驱车上东门》,是出于游子所作。由于路出城郊,看到墟墓,有感于世路艰难、人生如寄,在死生大限的问题上,愤激地抒发了世乱怀归而不可得的怆痛之感。

  《古诗十九首》虽说不是出于一个作者之手,但这些诗篇却都植根于东汉末年大动乱的历史土壤,而具有共同的忧患意识。因为人生理想的幻灭而跌入颓废感伤的深谷的作者们,为了排遣苦闷,需要讽刺和抨击黑暗,这一个惨雾迷漫的外宇宙;而更重要的是,他们还需要对自己的内宇宙进行反思:既然人生如寄,那么人生的价值观该是如何?既然是荣枯变幻、世态无常、危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此诗是《古诗十九首》之一。今人综合考察《古诗十九首》一般认为十九首诗所产生的年代应当在汉末献帝建安之前的几十年间。《古诗十九首》虽说不是出于一个作者之手,但这些诗篇却都植根于东汉末年大动乱的历史土壤,而具有共同的忧患意识。

参考资料:完善

1、 吴小如 等.汉魏六朝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154-156
2、 徐中玉 金启华.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237

佚名

亦称无名氏,是指身份不明或者尚未了解姓名的人。源于古代或民间、不知由谁创作的文学、音乐作品会以佚名为作者名称。

猜您喜欢

赠从弟·其一

魏朝·刘桢〔两汉〕

泛泛东流水,磷磷水中石。
蘋藻生其涯,华叶纷扰溺。
采之荐宗庙,可以羞嘉客。
岂无园中葵?懿此出深泽。

题高安朱少尹莆山书舍

王褒〔两汉〕

林下横门隔断桥,溪边草径入云遥。青山绿树知多少,谁道书声到市朝。

张衡〔两汉〕

惊雄逝兮孤雌翔。临归风兮思故乡。
© 2022 文好找网 | 诗文 | 名句 | 朝代文言曲赋古典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