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中忆邵景说寄张子退

夏完淳 〔明代〕

登临泽国半荆榛,战伐年年鬼哭新。
一水晴波青翰舫,孤灯暮雨白纶巾。
何时壮志酬明主?几日浮生哭故人。
万里腾飞仍有路,莫愁四海正风尘。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登高远望见水乡遍地荆棘,连年征战闻新鬼哭泣悲鸣。
日乘青色画舫犁开太湖水,夜戴白色丝巾独对雨中灯。
叹何时抗清成功报效明主,悲几日无所作为哭悼亲朋。
放眼前方终有万里飞腾路,哪怕四海风尘弥漫罩征程。

注释
邵景说:名莓芬,字景说,明末诸生,与陈子龙、夏允彝等同为几社社员,为作者好友。张子退,名密轨,曾官南京兵部司务。
泽国:多水的地方,长江下游地区多湖泊,故称泽国。一般指长江以南地区。半荆榛(zhēn):大半已经荒废。荆榛,两种野生灌木。
鬼哭新:新鬼哭,因战乱而死的人很多。杜甫《对雪》诗:“战哭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该诗作于清顺治三年(公元1646年),时作者在太湖水师义军吴易部任参谋,在太湖舟中回忆起自己的朋友邵景说,忧国怀人,情难自禁,因而借诗抒情,寄给另一位朋友张子退。

参考资料:完善

1、 (明)夏完淳著;白坚笺校.《中国古典文学丛书 夏完淳集笺校 上》: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03:第364页
2、 米治国编.《元明清诗文选》:吉林人民出版社,1981.04:第80页

赏析

  该诗一破常格,入笔即叙自己登临太湖的感受。诗人来到太湖岸畔,大约是在夜间。这片义师聚居的水泽之乡,一年来遭受清军的多次围剿和争夺,已变得何其荒芜;岸畔的村墟,长满了荆棘和木丛;惨淡的夜色中,时时如闻几多新鬼的哀哭之声!“登临泽国半荆榛,战伐年年鬼哭新”,这就是诗人向九泉下的故人所倾诉的感慨——时局是严峻的,义师的再起,正处在艰难而悲壮的环境之中。这样开篇初读似乎显得突兀,其实正显示了志士间相忆相念的不同凡俗之风:诗人知道,此刻亡友英灵最关注的,应该就是神州陆沉的时局,而不是多愁善感的往事重提。

  接着两句,向亡友描述自己的生活景象:“一水晴波青翰舫,孤灯暮雨白纶巾。

展开阅读全文 ∨
夏完淳

夏完淳

夏完淳(1631年10月4日—1647年10月16日)原名复,字存古,号小隐、灵首(一作灵胥),乳名端哥,汉族,明松江府华亭县(现上海市松江)人,明末著名诗人,抗清英雄。夏允彝子。七岁能诗文。十四岁从父及陈子龙参加抗清活动。鲁王监国授中书舍人。事败被捕下狱,赋绝命诗,遗母与妻,临刑神色不变。著有《南冠草》、《续幸存录》等。► 64篇诗文 ► 91条名句

猜您喜欢

于郡城送明卿之江西

李攀龙〔明代〕

青枫飒飒雨凄凄,秋色遥看入楚迷。
谁向孤舟怜逐客,白云相送大江西。

咏良知四首示诸生 其四

王守仁〔明代〕

无声无臭独知时,此是乾坤万有基。抛却自家无尽藏,沿门持钵效贫儿。

砚眼

冯梦龙〔明代〕

  明有陆庐峰者,于京城待用。尝于市遇一佳砚,议价未定。既还邸,使门人往,以一金易归。门人持砚归,公讶其不类。门人坚称其是。公曰:“向观砚有鸲鹆眼,今何无之?”答曰:“吾嫌其微凸,路值石工,幸有余银,令磨而平之。”公大惋惜。
© 2022 文好找网 | 诗文 | 名句 | 朝代文言曲赋古典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