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岸置酒赠黄十七
黄庭坚 〔宋代〕
元丰三年授太和发汴京作。
吾宗端居丛百忧,长歌劝之肯出游。
黄流不解涴明月,碧树为我生凉秋。
初平群羊置莫问,叔度千顷醉即休。
谁倚柁楼吹玉笛,斗杓寒挂屋山头。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元丰三年改官太和知县,在从汴京出发时作。
我的同宗平日总是心中集满忧愁,我作长歌劝他才肯出来小游。
浑浊的流水并不能污染天上明月,碧树荫浓为我带来凉秋。
黄初平点石成羊且莫问,黄叔度胸怀千顷醉便休。
谁靠着汴岸的舵楼吹奏玉笛,北斗七星的斗柄转动寒夜挂在屋山头。
注释
汴岸:汴河。黄十七:黄介,字几复,与黄庭坚同宗族,同辈兄弟中排行第十七。
吾宗:我的同宗,指黄几复。
端居:平常日子。
丛:集。
黄流:浑浊的流水。解:懂。
涴(wò):污染。
创作背景
元丰三年(公元1080年),黄庭坚结束了在北京国子监的教授任职,改官太和知县。在从汴京出发前去江西太和的时候,同宗的好友黄介在汴河岸边摆酒为他送行。这是一个秋天的夜晚,惜别之际,黄庭坚写下了这首诗以赠黄介
参考资料:完善
1、
蒋方编.黄庭坚集:凤凰出版社,2014.10:134
赏析
这首诗首联表示对黄介愁虑繁深的理解,因而邀他出行以消忧;颔联宕开写景,而景中寓情;颈联连用两个黄姓人物的典故劝说朋友;尾联的转而写景,是作者难以言尽的劝勉之意。诗中抒发了宦途不遇的哀伤与人生无聊的感慨。此诗违背了格律诗的平仄讲求,却通过打破规矩而创造出一种生新之美。
诗的首联表示对黄介愁虑繁深的理解,因而邀他出行以消忧。
颔联宕开写景,而景中寓情。澄明的秋月倒映在汴河之中,河水一片浑黄,而澄明者依然澄明;岸边绿树如碧,风拂叶摇,凉气袭来,让人感到一阵阵的秋意。这两句描写,由天而地,由河而树,画面开阔而清爽,在明月高秋的景色描写里展现的是
黄庭坚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2642篇诗文 ► 427条名句
富人之子
苏轼〔宋代〕
齐有富人,家累千金。其二子甚愚,其父又不教之。
一日,艾子谓其父曰:“君之子虽美,而不通世务,他日曷能克其家?”
父怒曰:“吾之子敏而且恃多能,岂有不通世务者耶?”
艾子曰:“不须试之他,但问君之子,所食者米,从何来?若知之,吾当妄言之罪。”
父遂呼其子问之。其子嘻然笑曰:“吾岂不知此也?每以布囊取来。”
其父愀然改容曰:“子之愚甚也!彼米不是田中来?”
艾子曰:“非其父不生其子。”
行香子·过七里濑
苏轼〔宋代〕
一叶舟轻,双桨鸿惊。水天清、影湛波平。鱼翻藻鉴,鹭点烟汀。过沙溪急,霜溪冷,月溪明。
重重似画,曲曲如屏。算当年、虚老严陵。君臣一梦,今古空名。但远山长,云山乱,晓山青。
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
⇦公众号
扫码下载古文岛客户端
扫码关注古文岛主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