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二则

佚名 〔先秦〕

  掩耳盗铃

  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锤毁之,钟况然有声。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恶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也! ——《吕氏春秋.自知》

  滥竽充数

  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韩非子·内储说上》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范氏逃亡的时候,有老百姓得到一口钟,想把它背走。但是,这口钟太大了,不好背,他就打算用锤子砸碎以后再背。谁知,刚砸了一下,那口钟就“咣”地发出了很大的响声。他生怕别人听到钟声,来把钟夺走了,就急忙把自己的两只耳朵紧紧捂住继续敲。厌恶(恐怕)别人听到,可以;但怕自己听到,就很荒谬了。

  齐宣王让人吹竽,一定要三百人的合奏。南郭处士请求给齐宣王吹竽,宣王对此感到很高兴,拿数百人的粮食供养他。齐宣王去世后,齐湣王继承王位,他喜欢听一个一个的演奏,南郭处士听后便逃走了。

注释
范氏之亡也:范氏是春秋末期晋国的贵族,被其他四家贵族联合

展开阅读全文 ∨

启示

掩耳盗铃

钟的响声是客观存在的,不管你掩不掩耳朵,它总是要响的。凡是要客观存在的东西,都不依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有的人对不喜欢的客观存在,采取不承认的态度,以为如此,客观就不存在了,这和“掩耳盗铃”一样,都是极端的主观唯心主义——唯我论的表现。

滥竽充数

滥竽充数的故事告诉人们:弄虚作假是经不住时间的考验,终究会露出马脚的,一个人如果像不会吹竽的南郭先生那样,没有真本事,只靠装样子吓喝人,在别人还不了解真相的时候,能够蒙混一阵子,但是总有真相大白的一天。
寓意:讽刺了混入内行冒充有本事,而无真才实学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

佚名

亦称无名氏,是指身份不明或者尚未了解姓名的人。源于古代或民间、不知由谁创作的文学、音乐作品会以佚名为作者名称。

猜您喜欢

韩非子引古谚

佚名〔先秦〕

为政若沐也。
虽有弃发之费而有长发之利也。

楚人谣

佚名〔先秦〕

楚虽三户。
亡秦必楚。

左传引谚

佚名〔先秦〕

心苟无瑕。
何恤乎无家。
辅车相倚。
唇亡齿寒。
高下在心。
川泽纳污。
山薮藏疾。
瑾瑜匿瑕。
国君含垢。
民之多幸。
国之不幸。
非宅是卜。
惟怜是卜。
狼子野心。
老将知而耄及之。
臣一主二。
无过乱门。
室于怒市于色。
唯食忘忧。
民保于信。
© 2022 文好找网 | 诗文 | 名句 | 朝代文言曲赋古典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