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七言古诗《钱塘湖春行》阅读及答案

时间:2020-10-28 10:08:44 编辑:文言文

  【www.wywzj.cn】-文言文

  钱塘湖春行(·唐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一、填空题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诗中他最迷恋“____”这一景致。

  2.展开联想和想象,用简明形象的语言描绘出“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所展现的画面。

  3.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用“____ ”和“ ____”写出了一种充满活力的动态美,把春天的美写活了。

  5.诗中直接抒情的是哪两句?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6.试描绘“水面初平云脚低”所展现的西湖早春的美景。(2分)

  7.“几处”“谁家”能否改成“处处”“家家”?(2分)

 

  【答案】

  1.白居易 绿杨阴里白沙堤

  2.抓住景物特征描写1分,语言流畅优美1分。

  示例:有几处早来的黄莺,争先恐后地飞来向阳的枝头地唱歌啼鸣;不知是哪家新来的燕子,又在湖边不停地衔泥筑巢。

  3.通过描写西湖蓬蓬勃勃的春意,表达了作者对西湖美好景色无比赞美和喜爱之情。

  4.莺争暖树(1分),燕啄春泥(1分)

  5.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1分)对西湖美景的喜爱之情(1分)

  6.湖面春水刚与堤平,白云低垂,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写出水面、云这两个景物可得1分,运用适当的修饰语,描绘景物特点得1分(2分))

  7.不能。“几处”“谁家”突出是当时正是早春时节(1分),飞鸟不多(1分)。

 

  二、选择题

  1、下面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首诗从孤山、贾亭开始,到湖东、白堤止,一路上,湖青山绿,莺歌燕舞,鸟语花香,作者通过对早春湖光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钱塘湖初春美景的喜爱及游湖时的愉悦心情。

  B. 黄莺抢占“暖树”, 生怕赶不上,新燕正啄“新泥”,忙碌而兴奋。

  这两句诗着意描绘出莺莺燕燕的动态,从而使得全诗洋溢着春的活力与生机。

  C. 颔联、颈联写莺、燕、花、草四种最能体现春色的景物。从不同的角度体现钱塘湖早春生意盎然的美丽景象。

  D.首联写出了春行的地点和钱塘湖早春的远景,尾联详细地描写了“白沙堤”的美丽景色。

  2.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诗的第一、第二句,写诗人来到孤山寺的北面,贾公亭的西畔,放眼望去,只见春水荡漾,云幕低垂,湖光山色,尽收眼底。表达了诗人对春日钱塘湖的一种特有的感受。

  B.“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新泥” 表现了黄莺在春天里歌唱,燕子在飞进飞出地搭窝。黄莺、燕子用自己的独特的方式在迎接崭新的生活,看着她们,使人们倍感生命的美好。

  C.五六句诗人用“乱”字勾画出了春天百花竞放,万紫千红的美丽画卷;用“没马蹄”写出了钱塘湖畔春草深密,绿色醉人的景象。

  D.有关钱塘湖湖光山色的题咏很多,但这首诗紧紧扣住环境和季节的特征,把刚刚披上春天外衣的钱塘湖描绘得生机勃勃。

 

  【答案】

  1、D

  解释:“尾联详细描写了“白沙堤”的美丽景色”错,尾联写诗人“最爱”的是湖东“绿杨阴里白沙堤”。“行不足”三字,可以想见诗人流连忘返的身影,表现了诗人对“白沙堤”的痴迷。(通过写诗人的感受,从侧面写出了白沙堤的美)。

  2、C

  解释:“用“没马蹄”写出了西子湖畔春草深密”错。用“没马蹄”写出了春草的矮小稀疏,体现了早春“早”的特点。

【看完本文的人还浏览过】

  • 《识伯修遗墨后》阅读附答案

    伯修酷爱白、苏二公,而嗜长公②尤甚。每下直,辄焚香静坐,命小奴伸纸,书二公闲适诗,或小文,或诗余一二幅。倦则手一编而卧,皆山林会心语,近懒近放者也。余每过抱瓮亭③,即笑...

  • 宋词赏析朱敦儒朝中措·登临何处自销忧

    【www.wywzj.cn】-文言文 朝中措·登临何处自销忧 朱敦儒 登临何处自销忧?直北看扬州。朱雀桥边晚市,石头城下新秋。 昔人何在?悲凉故国,寂寞潮头。个是一场春梦,长江不住东流!...

  • 渑水燕谈录·于令仪不责盗阅读答案翻译

    渑水燕谈录于令仪不责盗 于令仪不责盗 曹州于令仪者,市井①人也,长厚不忤物,晚年家颇富裕。一夕,盗入其家,诸子禽之,乃邻舍人子也。令仪曰:汝素寡悔②,何苦而为盗耶?曰:迫于...

  • 《游惠山记》阅读答案

    【原文】 游惠山记 明·袁宏道 余性疏脱,不耐羁锁,不幸犯东坡、半山之癖,每杜门一日,举身如坐热炉。以故号霜天黑月,纷庞冗杂,意未尝一刻不在宾客山水。余既病痊,居锡城,门绝履...

Copyright @ 文言文   闽ICP备20200227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