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原文翻译_注释_赏析

时间:2020.05.19 10:16:17 编辑:文言文
  • 作品原文
  • 注释
  • 作品译文
  • 创作背景
  • 作品鉴赏
  • 作者简介
目录

作品原文

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

漫天皆白,雪里行军情更迫。

头上高山,风卷红旗过大关。

此行何去?赣江风雪迷漫处。

命令昨颁,十万工农下吉安。

注释

①减字木兰花:词牌名。

②广昌:江西南丰县南,抚水上游西北岸。

③漫天:满天。

④情更迫:发表时原作“无翠柏”,人民文学出版社一九六三年十二月版《毛主席诗词》改为“情更迫”。大关:指险要关隘。

⑤赣(gàn)江:江名,位于长江以南、南岭以北西源章水出自广东省毗连江西南部的大庾岭。

⑥吉安:现为市,在江西中部,赣江西岸。

作品译文

天全白了, 大军在雪中前进,心情迫切。 头上是峻岭, 狂风漫卷红旗越过关山。 此行将去何方? 赣江畔风雪正迷乱。 命令昨日已下达, 十万工农武装就要直取吉安。

创作背景

这首词写于雪中行军。1930年1月,彭德怀率红五军从湘赣来到赣西并与黄公略新成立的新六军对吉安进行包围。同年1月下旬,毛泽东率领的红四军第二纵队抵达江西广昌县的塘坊,顶风冒雪,翻山越岭,向广昌县城疾进。月底,与朱德部队会合,并占领宁都等县,继而向吉水一带活动。2月6日~9日红四军、五军、六军及赣西特委在吉安县陂头召开联席会议,会议作出了攻打吉安城的决定,并作出相应的战略部署。据推断,这首词作于这次联席会议之时或之后。

作品鉴赏

上阕描写行军的场面。起句“漫天皆白”全景展现了恶劣的行军气候。“漫”、“皆”二字,充分写出了降雪之大。“雪里行军情更迫”用自然困难与心情的对比,拉大反差,突出了“情更迫”,写出了行军人内心的焦急,使人感到了行军步伐的不断加快,表现出行军队伍对困难的藐视。在大雪之外还有困难,“高山”、“风”、“大关”都挡在面前。然而“红旗”意象的出现,展现了红军队伍翻山越岭的动人画面,表现出红军战士具有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力量和一往无前的精神。

下阕回答行军的任务。“此行何去?赣江风雪弥漫处。”站在雩山向吉安望去,只能看到赣江那边风雪迷漫,可见雪还在下,遮住了远望的视线,写得既真实又形象。“命令昨颁”露出底牌,令人眼前一亮:“十万工农下吉安”。原来是十万之众的各路大军要一起会攻吉安。这时,作者不仅回答了行军的目标任务,而且回答了“情更迫”的原因,因为是十万人争相进军,所以要想不落人后就要快走快走再快走。这里一个“下”字,加强了工农武装力量雷霆万钧的气势和必胜的信念。

纵观全词,意境壮阔,感情豪放。特别是“行”、“过”、“下”三个动词的运用,串起了整个事件的开始、经过、结尾,使动词的独立性与连贯性达到了高度统一。

毛泽东作词,一般先将美丽的大自然描绘在面前,然后再将重大的历史事件放在这个壮美的环境之中,从而营造出极为和谐的诗歌意象和典型的文学形象。

作者简介

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笔名子任。1893年12月26日生于湖南湘潭韶山,1976年9月9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3岁遗体在北京天安门水晶棺内。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思想家、军事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主要著作《毛泽东选集》(四卷)、《毛泽东文集》(八卷)、《毛泽东诗词》(共43首)。

【看完本文的人还浏览过】

  • 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意思翻译、赏析

    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出自宋代高翥的《清明日对酒》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 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 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 人生有酒须...

  • 襄邑道中原文翻译_注释_赏析

    原文 襄邑道中 陈与义 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 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 注释 1、襄邑:宋代县名,即今河南睢县,当时有汴河通东京(今河南开封)。 2、榆堤:即指...

  • 称是秦时避世人,劝酒相欢不知老。意思翻译、赏析

    称是秦时避世人,劝酒相欢不知老。 出自唐代李白的《山人劝酒》 苍苍云松,落落绮皓。 春风尔来为阿谁,蝴蝶忽然满芳草。 秀眉霜雪颜桃花,骨青髓绿长美好。 称是秦时避世人,劝酒相欢...

  • 池上柳依依,柳边人掩扉。意思翻译、赏析

    池上柳依依,柳边人掩扉。 出自宋代左纬的《春晚》 池上柳依依,柳边人掩扉。 蝶随花片落,燕拂水纹飞。 试数交游看,方惊笑语稀。 一年春又尽,倚杖对斜晖。 参考赏析 简析 这首诗前四...

Copyright @ 文言文   闽ICP备20200227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