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中初夏原文翻译_注释_赏析

时间:2020.05.19 15:44:28 编辑:文言文

作品原文

客中初夏

[宋] 司马光

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

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

注释

⑴客中:旅居他乡作客。

⑵清和:天气清明而和暖。

⑶南山当户:正对门的南山。

⑷惟有:仅有,只有。

作品译文

初夏四月,天气清明和暖,下过一场雨天刚放晴,雨后的山色更加青翠怡人,正对门的南山变得更加明净了。眼前没有随风飘扬的柳絮,只有葵花朝向着太阳开放。

创作背景

宋神宗熙宁三年(1070年),王安石在皇帝支持下实行变法,司马光竭力反对,因而被迫离开汴京,这里须了解的是,作者司马光其时与王安石不合,暗含了对王安石变法不满,不久退居洛阳,直到哲宗即位才回京任职,这首诗是在退居洛阳时创作。

作品鉴赏

首联,描述了四月初夏天和暖的天气,恰又是雨过天晴的时候。通过描浅白的语言,在春尽夏初之际,一幅雨后乍晴清明和暖的秀丽画面跃入读者的视野。

颔联,描述了下过雨后,正对门的南山变得更加明净,青翠怡人了。诗人调动读者熟悉的景物布置了一个清明和暖的气氛,使整首诗充满了雨和夏的味道。

颈联,通过描述眼前没有随风飘荡的柳絮这一情景。这句是有寄托的,寄托出诗人不是因风起舞的柳絮,意即决不在政治上投机取巧,随便附和。

尾联,指出了向日葵向着太阳开放这一景象,也是有寄托的。看看那些像柳絮般随风转舵的小人,唯有那向阳怒放的葵花才值得尊敬。

整首诗描述了变化的画面,诗人不喜雨丝蒙蒙的南山,也不赞随风飞舞的柳絮,而把独钟给了葵花,不难发现诗人非独爱葵花,而是言在此而意在彼。诗人久在官场,自是看够了人云亦云的柳絮,不愿诗人本人"摧眉折腰"随风飘摆,终而选择了葵花,且懂得珍惜阳光,这也许才是葵花的可爱之处。诗人托物言志,意即对皇帝忠贞不贰,会永远像葵一样忠心于国家。

作品点评

《三字经 百家姓 千字文 弟子规 千家诗》:这是一首夏日即景之作,诗人抓住初夏特有的天气特征和景物,远景近景相结合,虚景实景相衬托,形象鲜明,境界恬静,描绘出一幅清新明快的夏日小景。

《语文新课标必读经典》:诗人借咏叹四月雨过天晴的天气,抒发自己因新法废除后的得意心情。用“柳絮”暗喻拥护新法的人,又以“葵花”比喻恢复旧政的人,写出了一场政治风雨过后,云开日出的“可喜”形式。

《中华大字经典 千家诗》:诗人以葵花作喻,抒发对皇帝忠贞不渝的感情。

《传世经典鉴赏丛书》:全诗是以物明志。葵花这个物象上凝聚了作者的意念、情绪、观念和修养,它是作者人格的物化,诚于中而形于物,言之有物,自然能打动人心。

作者简介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陕州夏县(今属山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宝元二年进士,官至左仆射兼门下侍郎。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他是北宋著名的史学家,主持编撰了大型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著有《司马文正公集》等。其词仅存三首。

【看完本文的人还浏览过】

  • 欲寄书如天远,难销夜似年长。意思翻译、赏析

    欲寄书如天远,难销夜似年长。 出自宋代贺铸的《西江月·携手看花深径》 携手看花深径,扶肩待月斜廊。临分少伫已伥伥。此段不堪回想。 欲寄书如天远,难销夜似年长。 小窗风雨碎人肠...

  • 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

    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 出自唐代宋之问的《题大庾岭北驿》 阳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 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 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 参考翻译 译文...

  • 三湘愁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

    三湘愁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 出自唐代卢纶的《晚次鄂州》 云开远见汉阳城,犹是孤帆一日程。 估客昼眠知浪静,舟人夜语觉潮生。 三湘愁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 旧业已随征战...

  •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意思翻译、赏析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出自先秦荀子的《劝学》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Copyright @ 文言文   闽ICP备20200227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