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雨忽来鸿雁杳,莽关山、一派秋声里。意思翻译、赏析

时间:2020.09.29 15:13:01 编辑:文言文
暮雨忽来鸿雁杳,莽关山、一派秋声里。

出自清代龚自珍的《金缕曲·癸酉秋出都述怀有赋》

笑今年、鸾飘凤泊,情怀何似。
纵使文章惊海内,纸上苍生而已。似春水、干卿何事。
暮雨忽来鸿雁杳,莽关山、一派秋声里。
催客去,去如水。
华年心绪从头理,也何聊、看潮走马,广陵吴市。
愿得黄金三百万,交尽美人名士。
更结尽、燕邯侠子。
来岁长安春事早,劝杏花、断莫相思死。
木叶怨,罢论起。

参考翻译

注释

①癸酉:公元1813年(嘉庆十八年)。
②鸾飘凤泊:比喻英俊之士落魄沉沦,亦兼寓夫妻离别意。
③“似春水”二句:五代南唐宰相冯延巳有《谒金门》词,名句云:“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中主李璟戏语之曰:“吹皱一池春水,干卿底事?”此用其意。
④“也何聊”三句:谓何尝愿意如五代吴越王钱镠那样奢侈优裕,显赫于家乡。 聊,愿意。 广陵,今江苏扬州。 吴市,指苏州,与扬州皆当时吴越之地的大都会。
⑤燕邯侠子:燕指古燕国,国都为蓟(北京),邯指河北邯郸,为赵国都城。古称燕赵之地多侠士,故以为代称。
⑥断莫:千万不要。
⑦木叶怨:指《木叶词》,词后有小注:“店壁上有‘一骑南飞’四字,为《满江红》起句,成如干首,名之曰《木叶词》,一时和者甚众,故及之。”按:定庵词集中无此组词。 罢论:罢休之论,指作罢了经国纬世之志,誓愿隐逸草野江湖。

参考赏析

赏析

  此诗开篇便是“我又南行矣”的一声长叹。以下“鸾飘凤泊”数句既感慨自己“高才无高第”之失意,又哀悼妻子的长逝,他这时“情怀”真难用语言说清的。“纵使”二句为一篇警策,“纸上苍生”的背后是“干卿底事”的愤懑与“莽关山、一派秋声”的萧瑟,加之“去如水”的豪隽幽怨,演绎出一幅哀丝豪竹交相回响的心灵图景。

  下片转入一己命运的理性反思,然理性中仍不乏激越情绪。“愿得黄金三百万,交尽美人名士。更结尽、燕邯侠子”,这样的引吭高唱乃是对自己“隐遁”生涯的预期和构想,也是中国士子面临“穷则独善其身”的境地时又一次难堪而无奈的选择。主题已不新鲜,在龚自珍笔下却依然气势磅礴,推倒一世。以下“来岁”数句孙钦善先生以为是“写出对未来的希望。以长安春事喻京都思想舆论的活跃,以杏花喻渴望进言用世的士人,而自己的木叶怨词引起众多和者,正是消声的议论重新兴起的预兆”(《龚自珍诗文选》),从全篇脉络推衍体味,窃以为并非如此。此数句承前而来,一方面为反语,一方面也为自劝慰之辞。自己既已南行,就不必为来年的“长安春事”担忧悬念了,还是“一骑南飞”,去结交美人名士、燕邯侠子,不也很妙吗。结末“罢论起”三字不啻为照应开头的深沉的叹息,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色。其实龚自珍是不愿意隐逸终老的,他一次又一次的“出都”就是为了摆脱在“一山突起丘陵妒,万籁无言帝坐灵”(《夜坐》)的情形下的那种困顿、烦忧与庸俗。看似骏迈英发,实则郁闷仓皇,这几乎是大多数中国士人、特别象龚自珍这样的“怪魁”注定了的悲剧夙命。

作者介绍

龚自珍

龚自珍(1792年8月22日~1841年9月26日)清代思想家、文学家及改良主义的先驱者。27岁中举人,38岁中进士。曾任内阁中书、宗人府主事和礼部主事等官职。主张革除弊政,抵制外国侵略,曾全力支持林则徐禁除鸦片。48岁辞官南归,次年暴卒于江苏丹阳云阳书院。他的诗文主张“更法”、“改图”,揭露清统治者的腐朽,洋溢着爱国热情,被柳亚子誉为“三百年来第一流”。著有《定庵文集》,留存文章300余篇,诗词近800首,今人辑为《龚自珍全集》。著名诗作《己亥杂诗》共315首。...

【看完本文的人还浏览过】

  • 己亥杂诗原文翻译_注释_赏析

    原文 己亥杂诗⑴(共315首) 1.著书何似观心贤?不奈巵言夜涌泉。百卷书成南渡后,先生续集再编年。 2.我马玄黄盼日曛,关河不窘故将军。百年心事归平淡,删尽蛾眉惜誓文。 3.罡风力...

  • 十年重见,依旧秀色照清眸。意思翻译、赏析

    十年重见,依旧秀色照清眸。 出自宋代王以宁的《水调歌头·呈汉阳使君》 大别我知友,突兀起西州。 十年重见,依旧秀色照清眸。 常记鲒狂客,邀我登楼雪霁,杖策拥羊裘。山吐月千仞,...

  • 春风不解禁杨花,蒙蒙乱扑行人面。意思翻译、赏析

    春风不解禁杨花,蒙蒙乱扑行人面。 出自宋代晏殊的《踏莎行·小径红稀》 小径红稀,芳郊绿遍。高台树色阴阴见。 春风不解禁杨花,蒙蒙乱扑行人面。 翠叶藏莺,朱帘隔燕。炉香静逐游丝...

  • 离愁不管人飘泊。年年孤负黄花约。意思翻译、赏析

    离愁不管人飘泊。年年孤负黄花约。 出自宋代黄机的《忆秦娥·秋萧索》 秋萧索。梧桐落尽西风恶。西风恶。数声新雁,数声残角。 离愁不管人飘泊。年年孤负黄花约。 黄花约。几重庭院,...

Copyright @ 文言文   闽ICP备20200227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