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迷洞庭水,雁度潇湘烟。意思翻译、赏析

时间:2020.09.29 17:05:57 编辑:文言文
人迷洞庭水,雁度潇湘烟。

出自唐代李白的《郢门秋怀》

郢门一为客,巴月三成弦。朔风正摇落,行子愁归旋。
杳杳山外日,茫茫江上天。人迷洞庭水,雁度潇湘烟。
清旷谐宿好,缁磷及此年。百龄何荡漾,万化相推迁。
空谒苍梧帝,徒寻溟海仙。已闻蓬海浅,岂见三桃圆。
倚剑增浩叹,扪襟还自怜。终当游五湖,濯足沧浪泉。

参考翻译

翻译及注释

翻译
来到荆州客旅,到今天已经一个多月了,月亮也变换三次姿势——上弦下弦,如同小船来回荡。
现在北风正紧,树木落叶萧萧,出门在外不容易,想回家了。
山外的太阳是那么遥远,江上的天空是如此空旷,没有依靠的感觉真不是好滋味。
洞庭湖水使人着迷,秋归的大雁也乘着云雾来到潇湘洞庭。
这里幽静清旷,是个修真养性的好地方,我的爱好经历多年也没有改变。
人生百年,变化万千,绵绵不断。
此行既没有寻找到仙人,也没有感受到舜帝灵魂的昭示。
沧海桑田,你可见到海水变浅?你可见到王母的仙桃已经成熟了三回?一回就需要经历三千年!
仙人在那里?找你找得太辛苦,扪胸倚剑,仰天长叹,顾影自怜。
我仍然要游走遍大地,游遍江河湖海,做个自由的隐士,濯足沧浪。

注释
⑴郢门,即荆门也。唐时为峡州夷陵郡,其地临江,有山曰荆门,上合下开,有若门象。故当时文士概称其地曰荆门,或又谓之郢门。西通巫、巴,东接云梦,历代常为重镇。
⑵吴均诗:“别离未几日,高月三成弦。”
⑶《楚辞·九辩》:“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⑷刘向《九叹》:“日杳杳以西颓。”
⑸《后汉书》:仲长统欲卜居清旷,以乐其志。
⑹梁昭明太子《陶靖节集序》:“处百龄之内,居一世之中。”
⑺《庄子》:“若人之形,万化而未始有极也。”
⑻吴均诗:“欲谒苍梧帝,过问沅湘姬。”
⑼《十洲记》:蓬莱山,对东海之东北岸,周回五千里,外别有圆海绕山。圆海水正黑,而谓之冥海也。无风而洪波百丈,不可得往来。上有九老丈人九天真王宫,盖太上真人所居,惟飞仙能到其处耳。
⑽《神仙传》:麻姑云:“向到蓬菜,水又浅于往日。”
⑾《汉武故事》:东郡送一短人,长五寸,衣冠具足。上疑其精,召东方朔至,朔呼短人曰:“巨灵,阿母还来否?”短人不对。因指谓上:“王母种桃,三千年一结子,此儿不良,已三过偷之。失王母意,故被谪来此。”上大惊,始知朔非世中人也。
⑿江淹诗:“倚剑临八荒。”
⒀宋之问诗:“扪心空自怜。”

参考赏析

鉴赏

  这首诗可能是李白流放夜郎时所作。诗题的意思是在郢门这个地方遇上了秋天而抒发胸中感想。此诗共二十句,除了尾联两句,其余都是对仗,所以这是一首入律的诗歌。诗中抒发了对家乡的思念,对隐居的向往之情,也蕴含了对时光易逝,人生如白驹过隙的慨叹,情感基调比较悲凉。

  有人认为,也许是在李白年轻时候,拜见荆州刺史韩朝宗以后,因为不得举荐而灰心,而产生出归隐的思想,从而挥笔写下了自己的感受。也有可能是李白刚刚出川到达荆州时候就产生了思乡的情绪,“巴月三成弦”,总之,长期在外干揭游说的生活是很辛苦的,没有坚强的意志与雄厚的财力是难以支持的。

作者介绍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看完本文的人还浏览过】

Copyright @ 文言文   闽ICP备20200227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