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全诗意思,原文翻译,赏析

时间:2020.10.25 11:44:00 编辑:文言文
【诗句】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出处】唐·李白《静夜思》
 
【注释】看见床前洒满了月光,怀疑是地上降了霜呢。举头一望,皎月当空,于是低头沉思,不禁勾起了乡思。短短四句诗,画出了一幅月夜思乡图。
 
【全诗】
 
《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题解】
  《静夜思》,题一作《夜思》。写作年月难考,是李白诗中流传最广的一首,中国的小学生都会背诵。
 
  这首写羁旅思乡的五言古诗,短短二十个字,以通俗的语言,白描的手法,勾勒出旅人望月思乡的画面。它最成功之处,是表现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体验。客舍、深秋、静夜、明月,而且月光照在床前,凄冷如霜,不眠的人望月而思乡,此时此地此情此景,几乎人人都有体验的。诗人写出这个体验,便极易引起人们的共鸣。诗看来极平淡,但含蕴丰富,无限情思俱在言外。
 
 
【鉴赏】
        这首被胡应麟称为“妙绝古今”的小诗,流传极广,几乎每一个开蒙学童都能够背诵它。它明白如话,为何有这么大的魅力?这是因为它以最自然、最朴素的语言,倾诉了人类所共同的对家园的思念。当人们在纷纷扰扰、拥挤而又疏凋,相生而又相克、排斥而又吸引、折磨人而又叫人留恋的世俗生活中忙忙碌碌寻寻觅觅的时候,总要有意无意地寻求内心的归宿,他的寄托魂魄的“家”。十八世纪德国浪漫派诗人诺瓦利斯说得好:“哲学原就是怀着一种乡愁的冲动到处去寻找家园。”李白的《静夜思》,参加了这种无尽的追寻。
 
         诗人一辈子放浪形骸,飘然不羁,足迹几乎遍及整个中国,但他的心头也时时缠绕着缕缕乡愁:“何处是归程? 长亭更短亭!”这首绝句将愁心寄予明月,梦魂飞度,情丝飘动,直抵巴山蜀水。这固然因为千里可共婵娟,是夜里故乡的亲人和师友说不定也在仰望碧空中皎洁的月轮;更主要的,是由于李白从小就特别喜爱月亮,弄到后来连亲闺女也起了个亮堂堂的名字——明月奴。这大概与个人心理素质有关,仿佛一碰到月亮,李白的心灵敏感区域就要掀起或大或小的波澜。难怪啊,他投以故乡的最后一瞥是指向“峨眉山月”的;那“影入平羌”的半轮秋月深深地印在他的心灵屏幕上,只要稍有触动,乡情就象潮水般地与明月共生了。
 
         此诗写秋夜静思。说是“静”,其实似“浮光跃金,静影沉璧”,内心的波动和思绪的翩跹还是颇为快速的。秋夜清寒,独处他乡,格外辗转难眠,诗人略去了这种夜中不能寐的烦闷与苦恼,直接推出短梦初还的朦胧感受:似醒非醒,只觉得床前白花花的一片,是洒进窗棂的月光,还是夜气凝成的浓重的霜华?一时间捉摸不定,故用“疑”字来收拾。这是短暂的直觉感受,秋夜之寒与游子内心之寒化为迷离恍惚的一片,更加烘托出客子所处的凄清与孤寂的氛围。“举头望明月”一句,将思绪拉回现实,又将视线移向太空。诗人从下意识中醒来,知道那不是霜华而是月光,故自然而然地仰望浮游在碧空的云间的一轮素月,心意之翱翔,情思之邈远,尽在一“望”之中。他“望”了多少时间?不知道。他体察到了什么?不知道。我们只发现诗人慢慢地垂下了头,不再隔窗远眺了。这“不望”,胜似披衣而起、步入中庭、翘首凝眸的长时间的眺望,因为,由望月而引起的强烈的思乡之情已使诗人不敢再望下去了,他只好强按心潮在悄然凝思中去咀嚼和品味乡愁的苦涩与酸甜。
 
         此诗的抒情主人公一般说来当指李白自己。但也不必敲定得太实,可视为泛指,——有那么一位游子在月夜思乡便了。谁没有乡愁?谁不在漫漫的人生征途上时不时地怀念故乡的热土?这大概是人人皆可在这首诗中照见自己并且心弦激荡俯仰和鸣的缘故吧?
 

【看完本文的人还浏览过】

  • 西湖到日,重见梅钿皱。意思翻译、赏析

    西湖到日,重见梅钿皱。 出自宋代吴文英的《瑞龙吟·送梅津》 黯分袖。肠断去水流萍,住船系柳。吴宫娇月娆花,醉题恨倚,蛮江豆蔻。 吐春绣。笔底丽情多少,眼波眉岫。新园锁却愁阴,...

  • 岸雨过城头,黄鹂上戍楼。意思翻译、赏析

    岸雨过城头,黄鹂上戍楼。 出自唐代岑参的《武威春暮闻宇文判官西使还已到晋昌》 岸雨过城头,黄鹂上戍楼。 塞花飘客泪,边柳挂乡愁。 白发悲明镜,青春换敝裘。 君从万里使,闻已到瓜...

  • 朝为越溪女,暮作吴宫妃。意思翻译、赏析

    朝为越溪女,暮作吴宫妃。 出自唐代王维的《西施咏》 艳色天下重,西施宁久微。 朝为越溪女,暮作吴宫妃。 贱日岂殊众,贵来方悟稀。 邀人傅香粉,不自著罗衣。 君宠益娇态,君怜无是...

  • 《采莲曲二首》王昌龄原文及翻译_注释_赏析

    原文 采莲曲二首 王昌龄 其一 吴姬越艳楚王妃,争弄莲舟水湿衣。 来时浦口花迎入,采罢江头月送归。 其二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注释 ⑴...

Copyright @ 文言文   闽ICP备20200227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