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全诗意思,原文翻译,赏析

时间:2020.10.26 14:04:54 编辑:文言文
【诗句】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出处】唐·李白《秋登宣城谢朓北楼》。
【意思翻译】山里,住户稀少,断断续续的几缕炊 烟使橘树柚林又笼罩上了一层寒意。深秋的萧杀景色,使梧桐更显得苍 老。诗句描绘山中秋天傍晚景色,仅一“寒”字便状写出无树不飘零、 无花不凋谢的萧瑟的深秋景象,使人油然而生一种凄凉之意。“老”字 作使动用法,更见秋色为摧残万物之元凶。诗人下笔有神,炼字颇工, 句式老练。
注: 人烟,指人家,住户。
【全诗】
《秋登宣城谢朓北楼》
.[唐].李白.
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
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赏析】
      大约天宝十二载(公元753)秋季,李白再度来到宣城,登上了有名的谢脁北楼。此楼为谢脁任宣城太守时所建,而谢脁又正是李白一生敬慕的诗人。加上楼址恰好在“冈峦盘屈,三峰秀拔”的陵阳山上,登楼远望,山光水色尽收眼底,当此之际,李白怎能不慨然有动于衷而援笔成章呢?
      首二句开门见山,总写宣城风光,并点明时间、事件和天气。中间四句紧扣“望”字,具体展现“如画”之景。“两水”指环绕宣城而于城东北合流的宛溪、句溪,“双桥”指横跨溪水的凤凰桥、济川桥。“夹明镜”、“落彩虹”,极写秋水之澄沏明净和水中桥影的璀灿美丽。试想,诗人站在高楼之上,在天气晴朗的傍晚时分放眼望去,那宛转而又平静地流淌着的两条溪水和倒映在溪水中的两座拱形长桥,经夕阳余辉的映照,不正像光洁的明镜和落在明镜中的天上彩虹吗?这里,“夹”字从广度着眼,“落”字从高度着眼;前者反映出水势曲折纵横、由分到合的宣城平面图,后者则由上到下,将天上虹与地下景一线贯通;二者因实生虚,亦虚亦实,可谓自然空灵,巧夺天工。更进一步,诗人逼真细腻地勾勒出了傍晚时分的深秋景象。你看,静寂的平原山野,升腾起缕缕炊烟,在烟雾的缭绕之中,一片片深碧的橘柚和衰黄的梧桐似隐似现,呈现出一派秋色。这里,“寒”从气候着眼,“老”从时令着眼,一“寒”一“老”,将诗人对大自然的真切感受表露殆尽,既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又给人以咀嚼品味的余地。看似平淡无奇,却淡而有味,平中见奇,其中妙处,又非精雕细刻、使狠斗力者所能到。
       “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二句拈出“北楼”、“谢公”,以问句作结,既关合题面和所在地点,又增强了感慨的力量,大大深化了诗作的主题。看来,诗人并不单是为欣赏山水而登临此楼的,在他对自然的静观默赏之中,深隐着孤寂而感伤的情怀。他怀念谢朓,固然是因为两人精神上有着相通之处,但更重要的原因,恐怕还是现实混浊、知音乏人,只好寄慨于古人、聊抒胸中的郁闷吧!
       全诗从登楼远望始,至临风怀人终,一路写来,气韵生动,自然流畅,境界极为高远。其中有叙事、有描写、有抒情、有比喻、有想象,篇幅虽短,却五者繁会,脉络贯通,形式与内容有机结合,达到了五言律诗的极致。

【看完本文的人还浏览过】

  •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意思翻译、赏析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出自唐代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二水 一...

  • 还作一段相思,冷波叶舞愁红,送人双桨。

    还作一段相思,冷波叶舞愁红,送人双桨。 出自宋代吴文英的《解蹀躞·醉云又兼醒雨》 醉云又兼醒雨,楚梦时来往。倦蜂刚著梨花、惹游荡。 还作一段相思,冷波叶舞愁红,送人双桨。 暗...

  • 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

    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 出自唐代刘皂的《旅次朔方 / 渡桑干》 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 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离开家乡后客...

  • 蜀道难原文翻译_注释_赏析

    原文 蜀道难·其一 朝代:南北朝 作者:萧纲 建平督邮道,鱼复永安宫。 若奏巴渝曲,时当君思中。 蜀道难·其二 朝代:南北朝 作者:萧纲 巫山七百里,巴水三回曲。 笛声下复高,猿啼断还...

Copyright @ 文言文   闽ICP备20200227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