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全诗意思,原文翻译,赏析
时间:2020.10.27 10:25:08
编辑:文言文
【诗句】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
【出处】唐.李白《山中问答》
【意思翻译】你问我为什么隐居在这青绿的山林中,我只是笑一笑,没有回答你,内心却是一片自在悠闲。原诗有 “桃花流水窅然去” 句,其意为: 且看那鲜艳的桃花,一瓣瓣地随着流水消失远去; 这是另一种美好天地,绝不是庸俗烦扰的人间所能比拟。窅: 读作yao,是指悠远的意思。李白幽居在山林中,太守闻名去拜访他,李白于是写下这首答客诗。原诗描写人徜徉在青山绿水间,心情舒适悠闲; 山中的世界更有一番清美悠远的情趣。
【全诗】
《山中问答》
.[唐].李白.
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
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注释】
①何意:一作“何事”。②不答:一作“不语”。③窅(yao)然:深远貌。窅:一作“宛”。
【赏析】
“碧山”,在今湖北安陆县境。《安陆县志》卷二六引《湖广志》: “白兆山,一名碧山。山下有桃花岩,李白读书处。”这首诗写他住在山 里,有人问他为什么住在山里,他笑而不答,内心自然安闲,并不扰乱。他 注目看的是桃花在流水里远远地流去,这里另有一番境界,不同于人间。窅 (yǎo咬)然: 状深然的样子。通过桃花流水,来写出别有天地来。
这首诗的特点,是写明“笑而不答”,其实是不答而答,即不是回答问 话,是通过具体的形象描绘来作回答。像陶渊明 《饮酒》之五: “采菊东篱 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陶渊明说的“真意”也就是这里“何意”的“意”。说的“忘言”,也就是 这里的“笑而不答”。并非“忘言”,是通过具体的“飞鸟相与还”来表达他 的真意,即《归去来兮辞》里说的“鸟倦飞而知还”,正像他的厌倦官场生 活而辞官归隐,通过“飞鸟相与还”引起感触,这就是所谓“真意”,虽 说“忘言”而实际上还是通过“飞鸟相与还”的形象,来表达他辞官归隐的 心情。这里也一样,他虽“笑而不答”,还是通过形象来作了回答。
他注目 看着桃花随着流水远远流去,这里是别有天地,他喜爱这别有天地的隐居生 活,不喜欢争名夺利的人间生活,这就回答了人家的问话。这样不答而答的 写法,像王维 《酬张少府》 : “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穷指穷则独善 其身,通指达则兼善天下。穷指不得意而退隐,通指得意而出仕。问穷通 理,即问是退隐好还是出仕好,王维没有回答,却说: “渔歌入浦深。”唱 着渔歌,深入浦中,用行动来回答,即用退隐的行动来回答他的问话,自己 是愿意退隐的。
这种不回答问话,通过行动或所描写的形象来回答的写法,即不答而 答,才是诗。因为诗,一般说来是通过形象来表达情意的。这种不答而答的 写法,正是通过形象来表达情意,所以是诗。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山中幽景、隐居闲情的诗,暗暗透露出诗人对现实的不满。 此二句写俗人发问,诗人“笑而不答”,颇有神秘悬念意味,并启人思索。“心自闲”,已 暗中回答了栖居的缘由。二句起笔突兀,写得迷离曲折,引人入胜。后二句乃是“何意 栖碧山”的绝妙答案:在常人眼中,“流水落花”乃惜春哀伤之词;但在诗人心里,落花随 流水,杳然远去,是山中美丽的景象。诗人之“栖碧山”,是迷碧山,爱碧山,“碧山”是“非 人间”的“别有天地”,是自由、天然、宁静的闲适之地。只有崇尚自然具有高尚情操而 不汲汲于功名富贵的人,才会栖居于此,这样“碧山”之“美”,就与“人间”之“恶”,形成 了鲜明的对比。诗人的遭遇不幸,都隐含于质朴自然的诗句之间,使其蕴意深邃,如羚 羊挂角,无迹可寻,别有情韵。明李东阳评曰:“皆淡而愈浓,近而愈远,可与知者道,难 与俗人言。”(《麓堂诗话》)此评可谓中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