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场烽火连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全诗意思,原文翻译,赏析
时间:2020.10.28 11:25:45
编辑:文言文
【诗句】沙场烽火连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
【出处】唐·祖咏《望蓟门》。
【意思翻译】战争的烽火遮天蔽月,攻势强 大,场面壮观。靠燕山临渤海的蓟城,地形险要,防守有利,稳如泰 山。前句写攻,后句写守; 一句人事,一句地势。这样有利的战势,怎 能不使诗人振奋!
注: 拥,围绕。
【全诗】
《望蓟门》
.[唐].祖咏.
燕台一望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
沙场烽火连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
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
【赏析】
前面四句已将“惊”字写足,五、六两句便转。处在条件如此艰 苦,责任如此重大的情况下,边防军队却是意气昂扬。笳鼓喧喧已 显出军威赫然,而况烽火燃处,紧与胡地月光相连,雪光、月光、火光 三者交织成一片,不仅没有塞上苦寒的悲凉景象,而且壮伟异常。 这是向前方望。“沙场烽火连胡月”是进攻的态势。诗人又向周围 望:“海畔云山拥蓟城”,又是那么稳如磐石。蓟门的南侧是渤海,北 翼是燕山山脉,带山襟海,就像天生是来拱卫大唐的边疆重镇的。 这是说防守的形势。这两句,一句写攻,一句说守;一句人事,一句 地形。在这样有力有利气势的感染下,便从惊转入不惊,于是领出 下面两句,写“望”后之感。诗人虽则早年并不如东汉时定远侯班超 初为佣书吏(在官府中抄写公文),后来投笔从戎,定西域三十六国, 可是见此三边壮气,却也雄心勃勃,要学西汉时济南书生终军,向皇 帝请发长缨,缚番王来朝,立一下奇功了。末二句一反起句的“客心 惊”,水到渠成,完满地结束全诗。
这首诗从军事上落笔,着力勾画山川形胜,意象雄伟阔大。全 诗紧扣一个“望”字,写望中所见,抒望中所感,格调高昂,感奋人心。 诗中多用实字,全然没有堆砌凑泊之感;意转而辞句中却不露转折 之痕,于笔仗端凝之中,有气脉空灵之妙。此即骈文家所谓“潜气内 转”,亦即古文家所谓“突接”,正是盛唐诗人的绝技。
〔注〕 ①三边:古称幽、并、凉为三边。这里泛指当时东北、北方、西北边防地带。
【赏析】
这首七律雄浑壮丽。首联就写得峭拔突兀,仅“心惊”二字就收到慑魂夺魄之效。是什么使诗人“一望”而“心惊”呢?是唐军营将士慑人的威势。胡笳声声悠长而高昂,战鼓咚咚惊天而动地,整个军营充满了一股杀伐之气,当然会使人“心惊”了。使诗人“心惊”的还在于紧接着涌入诗人眼中的更为雄浑壮丽的边塞风光:万里边疆布满积雪,宇宙间闪射着砭人肌肤的寒光,景象是何等壮丽;曙光照耀着边庭重镇,高高的战旗迎风猎猎飘动,画面是何等鲜明;向北望,烽火台一座连着一座,那冲天的烽烟几乎与胡地的月亮连在一起,气势是多么雄伟;往东看,渤海边云遮雾绕的山峦把蓟城紧紧地抱在怀中,景象又是如此奇特。看到祖国如此雄浑壮丽的景色,目睹将士们如此威武雄壮的军威,感受到千里“沙场”透露出来的慑人心魄的杀伐之气,何止是令诗人“一望”而“心惊”,而且激起了诗人意欲慨然从戎、为国建功立业的万丈豪情,于是诗人就借用“班超投笔从戎”和“终军请缨”的典故,把这种热爱祖国的豪迈之情抒发出来。这种卒章明志的手法,把全诗推到高潮,收到振奋读者心灵的艺术效果。
这首诗用一个“望”字领起下文,而后按照由近及远、先整体后局部的顺序,选取最能反映祖国北部边疆特点的景物,状形,绘色,摹声,从容不迫地绘出一幅雄浑壮丽的边塞风光图;尾联画龙点睛,把全诗推到高潮。信手写来,井然有序,一气呵成,浑然一体。的确是古诗中不可多得的佳品。
【评论】
〔蓟门〕即诗中所说的“蓟城”。城近渤海,故曰“海畔云山”。〔燕台〕即幽州台。传说是燕昭王为郭隗所筑的黄金台,故曰“燕台”。〔汉将营〕汉高祖曾身击燕王减荼,故曰“汉将营”。本诗借以状唐军营将士的威势。〔三边〕古称幽州、并州、凉州为“三边”。〔危旌〕高高的旗帜。〔投笔吏〕东汉班超年轻时曾为抄写文书的小吏,一天,他投笔长叹曰:“大丈夫无他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乎!”(见《后汉书·班超传》) 〔请长缨〕西汉人终军受命出使南越,他向汉武帝作豪语曰:“军自请愿,受长缨,必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见《汉书·终军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