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全诗意思,原文翻译,赏析
时间:2020.10.29 10:24:36
编辑:文言文
【诗句】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出处】唐·崔颢《黄鹤楼》。
【意思翻译】远望阳光下的汉水,历历在目的是汉阳树;再放眼汉阳的西南,芳草茂密的是鹦鹉洲。天色已晚,我的故乡在哪里? 烟波浩渺,使我不胜忧愁。
【全诗】
《黄鹤楼》
.[唐].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全诗赏析】
黄鹤楼始建于三国吴黄武二年 (公元223年),故址在今武汉长江大桥武 昌桥头,西有黄鹤山,山西北有黄鹤矶,峭立江中,俯瞰江汉,极目千里。旧 传仙人王子安乘黄鹤过此,(一说三国时期的蜀汉大臣费文祎登仙,驾黄鹤在 此憩息) 故名。它与湖南的岳阳楼、南昌的滕王阁,并称 “江南三大名楼”, 是人们争相登临览胜的著名景点。在众多题咏黄鹤楼的诗作中,崔颢的这首最 为人称道,据说连诗仙李白也为之搁笔,发出 “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 上头” 的赞叹。“传说中的仙人已经驾着黄鹤飞走了,这里只留下一座空荡荡 的黄鹤楼; 黄鹤一去再也没有回来,千百年来只看见悠悠的白云; 阳光照耀下 的汉阳树木清晰可见,鹦鹉洲上有一片碧绿的芳草覆盖; 天色已晚,眺望远 方,故乡在哪儿呢?眼前只见一片雾霭笼罩江面,给人带来深深的愁绪。”
诗人首联承题概括介绍黄鹤楼: “昔人”,指过去传说中的仙人。令人神 往不已的仙人早已驾鹤而去,再也无缘一睹神采,只剩下 “仙” 去楼空的黄鹤 楼,孤零零地矗立在江畔。“昔”与 “此”,给人以跨越时空的想象; “已”, 包含错过繁华的遗憾; “空”,带着面对现实的怅然。动人的传说想象与孤寂 寥落的空楼形成鲜明对比,诗人怅然失落的情绪、古今变化的感慨,暗含其 中,为尾联的 “使人愁”做了潜在的铺垫。
颔联承上描写黄鹤楼的现状: 仙人驾鹤,一去不返; 白云悠悠,千年如 此。物是人非的历史感慨随之而生,“千载”,更加重了这种沧桑无奈的意味; 这里的 “空”字,既写出了江天相接的自然画面,因白云的衬托愈显宏丽阔大 的景象,又隐含岁月无情、人生短暂而自然宇宙永恒的历史感慨,更体现诗人 对现实的迷惘、虚无之感。得道成仙、驾鹤飞升又怎么样呢?最终还不是踪销 迹渺! 还不如做无心的白云,悠游千年,多么自在! 也许正是有了这样的了 悟,诗人逐渐从怅然失落中摆脱出来,开始远眺、欣赏……
颈联描写登楼远眺的美景: “晴川”,指白日照耀下的汉江平原; “汉 阳”,今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与武昌黄鹤楼隔江相望; “历历”,分明的样 子; “萋萋”,繁茂的样子; “鹦鹉洲”,位于汉阳东南二里长江中,东汉末 年,黄祖妒杀才子祢衡而埋于洲上,祢衡曾作过 《鹦鹉赋》,后人因称其洲为 鹦鹉洲。诗人极目远眺,只见旭日当空,波光粼粼,远处汉阳城苍翠的树木历 历可见,鹦鹉洲上茂密的花草摇曳多姿…… “历历”、“萋萋” 两个叠词,既 加强了画面明丽、清幽的效果,又使音韵更为铿锵。美景满目,按理诗人应该 豁然而喜了,为何反又生出愁情呢?原来,是 “鹦鹉洲”让诗人想到了祢衡、 想到了自己,“怀才不遇,古今同慨”,同病相怜之情黯然而至。
尾联触景生情作结: “乡关”,故乡; “烟波”,雾气、烟霭笼罩的水波。 夕阳西下,暮霭四起,烟波浩渺,一派苍茫。“乡关何处” 的追问,表面上是 对亲切故乡的怀念,实际上真正 “使人愁” 的不是故乡渺远,而是 “前不见古 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的寂寞凄凉。这是诗人对自 己心灵故乡、精神家园的深沉忧思。如果诗人仅为抒发乡愁,为何在前面三联 中没有任何暗示呢?
全诗语言淳朴,气脉通贯,一气呵成; 写景宏丽如画,抒情凄婉苍凉,以 丰富的想象力引领读者跨越时空,情景交融; 格调优美,意境宏大、高远。宋 人严羽在 《沧浪诗话》 中赞其 “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为第一”; 清代沈德 潜在 《唐诗别裁》里论其 “意得象先,神行语外,纵笔写去,遂擅千古之奇”。 此诗声名之盛,可知矣!
据说,当年李白因此诗而 “黄鹤楼搁笔”之后,心里始终放不下,于是就 “模仿” 它写出了同样著名的 《登金陵凤凰台》。从此后,崔、李二诗孰高孰 低,就成了众说纷纭的一个有趣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