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全诗意思,原文翻译,赏析
时间:2020.10.29 10:29:11
编辑:文言文
【诗句】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出处】唐·崔颢《黄鹤楼》。
【意思1】古时的仙人已经乘着白云走了,那白云在经过千年以后的现在,仍然和往日一样在空中悠游飘浮着;但是,那个已经离去的仙人却从来没再回来过。
【意思2】诗句借传说落笔。黄鹤飞去不 复返,仙去楼空,唯余天际白云飘荡,悠悠千载。这里通过黄鹤楼今昔 变化之大,抒发了人世沧桑,岁月不再的寂寞、惆怅之情和人生短暂的 感慨。
注: 黄鹤,黄鹤楼因其所在武昌黄鹤山而得名。太平《寰宇记》记 载: “昔费文袆登仙,每乘黄鹤,于此憩贺。”《齐谐志》言: 古代仙人子安乘黄鹤过此。
【提示】黄鹤一飞去不再回还,千百年来只有白云还在黄 鹤楼上空悠荡飘浮。诗人借古代传说抒发古人不可见的遗憾 心情和世事茫茫的感慨,气势苍莽,感情真挚。
【鉴赏1】 仙人骑着黄鹤一去就不曾再回来过,千百年来,只有那悠悠的白云依旧在楼头上,自在地飘游。作者怀念远去的人,并且感叹人事多变,唯有自然是永恒不变的; 人如果和伟大的自然比起来,不是显得太渺小卑微了吗?
【鉴赏2】这是作者观黄鹤楼,抒发忧怨 之情的诗句。黄鹤楼故址在今湖北 武汉市蛇山的黄鹄矶头,相传始建 于公元223年,历代屡毁屡建。诗 意是说:黄鹤飞去不复返,物去楼 空,只有白云飘荡,千载悠悠。鹤 去楼在,诗人联想到今昔变化之 大,抒发了寂寞、惆怅之情。
【全诗】
《黄鹤楼》
.[唐].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注释】 ①黄鹤楼: 旧址在今湖北省武汉市长江边的蛇山黄鹄矶上,古时“鹄”、“鹤”二字相通,黄鹄矶即黄鹤矶。②昔人:指传说中的仙人。一说三国蜀费文祎成仙,曾骑黄鹤在此停歇;一说古代仙人子安曾乘黄鹤经过这里。③晴川:指阳光照耀下的汉水。汉阳:今武汉市的汉阳区,与黄鹤楼隔江相望。④萋萋:茂盛的样子。鹦鹉洲: 当时汉阳西南长江中的一个沙洲,后为江水冲没。
【全诗赏析】
宋代严羽的《沧浪诗话》曾经评说: “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但是,假如我们细心吟读一下,就会发现,这首诗并没有严格遵守七言律诗的规格,比如前四句,“黄鹤”二字三次出现,这种重复是律诗上的大忌,第四句结尾还出现了“三平调”,这也是律诗不允许的。那么,为什么严羽对这首诗评价这么高呢?这是因为,这首诗写得情感真挚,气势流畅,情与景的交融达到一片化机的地步。正如沈德潜所评论的那样: “意得象先,神行语外,纵笔写去,遂擅千古之奇。”人们被他那种苍茫千古的诗意,出神入化的妙笔所折服,也就不再计较一字一句的声韵格律了。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这四句如行云流水,要一气连读。“黄鹤楼”地处武昌黄鹤山上,传说古代有仙人在这里乘黄鹤飞升而去。诗人登楼远望,思接千载,想到古人已逝,人去楼空,只有天上白云,千载悠悠。这几句开头就发深沉豪叹,诗人由登楼所见空间的高远联想到时间的悠长,追思古人,目尽青天,以“千载”形容“白云”,思绪绵绵,给人以无尽的历史沧桑的感觉。这几句,今古对比,虚实相映,有一种风景不殊,人事已改的苍凉味道。
按照常规写法,上面几句已铺垫好抒情议论的基础,下面该横生感慨了,但诗人却突然一转,用精工对仗的笔法写眼前景物。“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照晴川,波光闪烁,远树历历在目,芳草萋萋满眼。前四句写仙人乘鹤,虚无缥渺,这几句写眼前景物,笔笔如生,大江、远树、芳草、白云,衬托着黄鹤楼又是如此谐调,给人绘景如画,身临其境的感觉。按照律诗“起承转合”的规律,五、六两句应该转折,这两句宕开一笔,转生波折,不仅符合律诗要求,还有如下好处: 通过登高远望见到的大江、长洲,从侧面写出了黄鹤楼之高,扣住了题目,这是一; 上面虚写,这里实写,形成对比,文势有所起伏,这是二; “芳草萋萋”化用《楚辞·招隐士》中的“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巧妙引出下文的归思之意,这是三。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日暮黄昏,寒江生烟,萋萋芳草引出游子的思家情绪。但远望不可当归,乡关渺茫,何处是故园呢?诗的结尾描绘出一种旷远而迷濛的景色,确切地表达了游子去国思家的淡淡哀愁,给人如烟如雾的感觉,与开头描写的渺茫思古的情调化为一体,写景之中,融会感情。
这首诗看上去如泻水于地,随意东西,其实,句句不离黄鹤楼,或写来历,或写背景,或描绘登楼所见,或抒写登楼所思,腾挪变化而精神不散,一气贯注其中。后人曾有李白登黄鹤楼,见崔颢题诗而搁笔的传说,由此可见后人之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