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全诗意思,原文翻译,赏析

时间:2020.11.02 09:41:20 编辑:文言文
【诗句】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出处】唐·王维《终南山》。
【译注】白云四处缭绕,回头望去, 合成一片;青青的山雾迷迷蒙蒙,走到 跟前又看不见了。青霭(ǎi):山上青青 的雾气。
【用法例释】用以形容白云飘绕, 雾气氤氲的景色。[例]不过要领略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的境界, 仍须回中国。台湾湿度很高,最饶云 气氤氲雨意迷离的情调。(余光中《听 听那冷雨》)
【赏析】 回头望去,山中那飘忽不定的白色云朵和青色雾霭仿佛连成 一片,不露丝毫的缝隙。然而走近它们直至置身其中,倏忽间却似乎都已 散尽,不留任何痕迹。诗句互文见义,从诗人自身的动作与视角出发,极 写云雾的灵动与飘逸:回头看时四望如一,待到想要与之亲近,却又消失 得了无踪迹。面对可望而不可即的飘摇云气,让人觉得此刻仿佛不是诗 人在山间行走,而是山岚在相互追逐嬉闹,不时与诗人擦肩而过。而这种 神秘而朦胧的感受又使得终南山的无边景致在云霭的缭绕中显得更加明 丽多姿,引人入胜。
【全诗】
《终南山》
[唐].王维.
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全诗鉴赏】
    
        这是诗人一首十分著名的写景名篇,在唐诗中描写山水景色气象之大,莫过此篇。
       诗的前三联直接写终南山景色。首联描写山之高大: “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太乙,又称太一、太白,终南山的主峰,在眉县南,佛坪北。这里代指终南山。终南山西起甘肃天水,东至河南陕县,横亘八百余里。
          诗人站在山上,抬头看,说它“近天都”,言其高;远望山的尽头“连海隅”,言其远。看似夸张,实是诗人亲眼所见所感。颔联写近景,写诗人的感同身受。“回望”与“入看”交互为用,诗人置身白云缭绕的山中,回头望,分向两旁的白云合拢来,汇成茫茫云海;继续前行,雾霭又分向两边,可望而不即。十个字极写山峰高峻,烟云变幻,移步换形,极富含蕴。如清张谦宜所云: “看山得三昧,尽此十字中。”
    (《斋诗谈》)颈联写诗人立足“中峰”,纵目四望,山势之状尽收眼底。由于山间之阳光的强弱有无的变化,显现出千岩万壑的千姿万态,可谓尺幅具万里之势。“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前二句承“近天都”写山之高,后二句承“接海隅”写山之大,极尽山势变幻之妙,“四十字中,无所不包”
       (沈德潜语),凡登山之人,此乃人人所见之景,却道不出,而由王维笔端画出。末联写见山远而人寡,诗人运用笔断而意连的国画技法,点缀出一个振衣千仞的人物与一个淳朴的樵子的对话,进行点染,使整篇境界全出。从而使前三联所描绘的自然景色,升华为人与大自然相融合的妙境。正如沈德潜所云: “今玩其语言”,“非寻常写景可比”,“手笔不在杜陵下” (《唐诗别裁集》)。

【看完本文的人还浏览过】

  • 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原文翻译_注释_赏析

    作品原文 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 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千里来寻故地,旧貌变新颜。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高路入云端。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 风雷动,旌旗奋,是人寰。三...

  • 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全文翻译及字词句解释(李白)

    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全文: 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 黄河万里触山动,盘涡毂转秦地雷。 荣光休气纷五彩,千年一清圣人在。 巨灵咆哮擘两山,洪波喷箭射东海。 三峰却立如欲摧...

  • 朔风吹散三更雪,倩魂犹恋桃花月。意思翻译、赏析

    朔风吹散三更雪,倩魂犹恋桃花月。 出自清代纳兰性德的《菩萨蛮·朔风吹散三更雪》 朔风吹散三更雪,倩魂犹恋桃花月。 梦好莫催醒,由他好处行。 无端听画角,枕畔红冰薄。塞马一声嘶...

  • 隋宫全诗、意思及赏析_唐代李商隐

    《隋宫》由唐代李商隐所创作。以下是隋宫全诗、意思及赏析,欢迎阅读。 全诗原文 乘兴南游不戒严,九重谁省谏书函。 春风举国裁宫锦,半作障泥半作帆。 全诗意思 隋炀帝为南游江都不顾...

Copyright @ 文言文   闽ICP备20200227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