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鲁见狄博通赏析、翻译、注释(李白)

时间:2020.05.06 10:51:00 编辑:文言文

  东鲁见狄博通全文:

  去年别我向何处,有人传道游江东。

  谓言挂席度沧海,却来应是无长风。

  东鲁见狄博通全文翻译:

  去年我们相别,有人传话说您游江东去了。

  又说您挂帆东海,直渡沧溟,一路上平安无事,风平浪静。

  东鲁见狄博通字词句解释:

  东鲁:鲁郡之别称,唐属河南道,即今山东兖州市。如鲁国、鲁中等。

  狄博通:户部郎中光济之孙,李白的好友。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是梁国公狄仁杰的孙子。

  江东:长江流至芜湖,呈南北走向,江以东为辽东,即今安徽、江苏南部和浙江北部地区。

  挂席:挂风帆。

  沧海:此指东海。

  却来:返回之意。

  “谓言”:这两句意为:本说渡海,而今返回,当是无长风之故。

  东鲁见狄博通全文拼音版注释:

  qù nián bié wǒ xiàng hé chù , yǒu rén chuán dào yóu jiāng dōng 。

  去年别我向何处,有人传道游江东。

  wèi yán guà xí dù cāng hǎi , què lái yìng shì wú cháng fēng 。

  谓言挂席度沧海,却来应是无长风。

  东鲁见狄博通赏析:

  《东鲁见狄博通》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七言古诗,是《全唐诗》的第168卷第9首诗。

  全诗四句二十八字,廖廖数句就刻画出诗人与久别重逢友人狄博通的深厚友情,深深地印在了读者的心上,足见李白清新脱俗的诗风。此诗语言通俗易懂、言简意赅、信口成章,生动诙谐地描写了友人狄博通“挂席度沧海”、“游江东”的形象,亦似是喻已。

  “去年别我向何处,有人传道游江东”运用铺叙手法,讲述诗人与久别重逢的友人狄博通的亲切慰问,突显出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别我向何处”、“传道游江东”为李问狄答,增加了诗人与朋友间的相思离别之苦。诗词新颖别致、平淡无奇,又给人以信增亲切之感,似是客套之话而实为肺腑之言。

  “谓言挂席度沧海,却来应是无长风”紧扣上文,拉近朋友之间的距离,字里间处处充溢着诗人对友人狄博通的关爱之情,嘘寒问暖,无微不至,抒写了诗人对友人狄博通的深切怀念和重逢的喜悦之情。“度沧海”能表达李白凌云之志,“长风”,则形容在大浪袭来时的情景,飘逸洒脱,无拘无束,豪情万丈。诗人运用“长风破浪”的意象来表达自己高远的志向,这恰恰是突显出诗人所追求的人生气质。比如:“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行路难》)。

  全诗四句二十八字,廖廖数句就刻画出诗人与久别重逢友人狄博通的深厚友情,深深地印在了读者的心上,足见李白清新脱俗的诗风。此诗语言通俗易懂、言简意赅、信口成章,借用“挂席”、“度”、“沧海”、“长风”等有巨大气势的事物和表现大起大落的动词,使得诗意具有飞扬跋扈、不可一世的气势,生动诙谐地描写了友人狄博通“挂席度沧海”、“游江东”的形象,亦似是喻已,侧面衬托出诗人不满足于“孤臣孽子”的现状,向往着“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凌云壮志、冲天豪情,表达了诗人刚正不阿的高尚品格,想再次摆脱了歧路彷徨的苦闷,唱出了充满信心与展望的强音。

  此诗字里间处处充溢着诗人崇高的理想和远大的抱负,体现了李白与友人狄博通之间相互关心的真挚友谊,抒写出诗人见到从江东归来的好友狄博通的欣喜心情。

【看完本文的人还浏览过】

  • 祝英台近·晚春原文及翻译_注释_赏析

    原文 祝英台近·晚春 宝钗分,桃叶渡,烟柳暗南浦。怕上层楼,十日九风雨。断肠片片飞红,都无人管,更谁劝、啼莺声住? 鬓边觑,试把花卜归期,才簪又重数。罗帐灯昏,哽咽梦中语:是...

  • 咏贫士其七拼音版注音版、翻译及赏析(陶渊明)

    咏贫士其七拼音版注音: xī zài huáng zǐ lián , tán guān zuǒ míng zhōu 。 昔在黄子廉,弹冠佐名州。 yī zhāo cí lì guī , qīng pín lüè nán chóu 。 一朝辞吏归,清贫略难俦。 nián jī gǎn rén qī...

  •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全诗意思,原文翻译,赏析

    【诗句】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出处】唐·杜甫《戏为六绝句·其二》。   【意思】你们这些人的身躯与名声 都消失了,却无碍于王、杨、卢、骆的 作品像万古长流的江河那...

  • 屈盘戏白马,大笑上青山。意思翻译、赏析

    屈盘戏白马,大笑上青山。 出自唐代李白的《登敬亭北二小山余时送客逢崔侍御并登此地》 送客谢亭北,逢君纵酒还。 屈盘戏白马,大笑上青山。 回鞭指长安,西日落秦关。帝乡三千里,杳...

Copyright @ 文言文   闽ICP备20200227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