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阗采花全文翻译、赏析和鉴赏(李白)

时间:2020.05.06 13:42:10 编辑:文言文

  于阗采花全文:

  于阗采花人,自言花相似。

  明妃一朝西入胡,胡中美女多羞死。

  乃知汉地多名姝,胡中无花可方比。

  丹青能令丑者妍,无盐翻在深宫里。

  自古妒蛾眉,胡沙埋皓齿。

  于阗采花全文翻译:

  西域于阗国的选美之人,自以为胡地的美女与汉地的美女是相差无几的。

  但是,自从明妃王昭君出塞入胡之后,胡地的美人与王昭君相比,许多人都羞惭得无地自容。

  要知道汉地向来是以出美人而著名的,胡地中根本没有美人可与之相比。

  可叹是图画能使美者化丑,丑者变美,因此才使绝代佳人远嫁异域,无盐这样的丑妇反而得居深宫。

  自古以来就是蛾眉遭受嫉妒,导致王昭君这样明眸皓齿的美人葬送在漫漫胡沙之中。

  于阗采花字词句解释:

  于阗(tián):汉代西域城国。故址在今新疆和田一带。这里泛指塞外胡地。

  采花人:此谓为国君选美之人。

  明妃:即王昭君。汉代南郡秭归人,名嫱,字昭君。晋朝人避司马昭讳,改称明君,后人又称明妃。据《汉书·匈奴传》:“竟宁元年,呼韩邪复入朝,自言愿婿汉氏以自亲。元帝以后宫良家子王嫱字昭君赐单于。王昭君号宁胡阏氏,生一男屠智牙师。呼韩邪单于死,雕陶莫皋立,为复株累若鞮单于,复妻王昭君,生二女。”《西京杂记》卷二:“元帝后宫既多,不得常见,乃使画工图其形,按图召幸之。诸宫人皆赂画工,多者十万,少者亦不减五万。独昭君不肯,遂不得见。匈奴入朝求美人为阏氏,于是上按图以昭君行。乃去,召见,貌为后宫第一,善应对,举止娴雅,帝悔之,而名籍已定,帝重信于外国,故不复更人。乃穷按其事,画工皆弃市。”

  明姝(shū):即美女。

  “丹青”句:谓颜料可以把丑女画成美人。丹青,绘画用的矿物颜料。妍(yán),美丽。

  “无盐”句:谓丑女反而能在王宫里作王后。无盐,古代著名丑女,即战国时齐宣王后钟离春。因是无盐人,故名。汉刘向《列女传》:“钟离春者,齐无盐邑之女,宣王之正后也。其为人极丑无双,臼头深目,长指大节,卬鼻结喉,肥项少发。”翻,反而。

  自古:谓自古以来,美人皆遭嫉妒。蛾眉:蚕蛾的触须细而弯,故用以喻女子之眉。此处借代美人。《诗经·卫风·硕人》:“螓首蛾眉,巧笑倩兮。”

  “胡沙”句:指昭君出塞和亲事。皓齿,借代美人。

  于阗采花拼音版注释:

  yú tián cǎi huā rén , zì yán huā xiāng sì 。

  于阗采花人,自言花相似。

  míng fēi yī zhāo xī rù hú , hú zhōng měi nǚ duō xiū sǐ 。

  明妃一朝西入胡,胡中美女多羞死。

  nǎi zhī hàn dì duō míng shū , hú zhōng wú huā kě fāng bǐ 。

  乃知汉地多名姝,胡中无花可方比。

  dān qīng néng lìng chǒu zhě yán , wú yán fān zài shēn gōng lǐ 。

  丹青能令丑者妍,无盐翻在深宫里。

  zì gǔ dù é méi , hú shā mái hào chǐ 。

  自古妒蛾眉,胡沙埋皓齿。

  于阗采花全文赏析:

  《于阗采花》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乐府诗。

  此诗引汉元帝时宫女王昭君的故事为喻,委婉含蓄地表达了作者自己不遇明君、未受重用的愤懑,讽刺了社会贤佞不分的丑恶现象。全诗十句六十二字,前六句用铺垫的手法写王昭君的美貌,后四句议论媸妍颠倒的不合理现象,“自古妒蛾眉,胡沙埋皓齿”两句,集中地表现了作者对人才埋没的强烈愤慨。

  此诗借美人遭嫉、埋没胡沙,丑女受宠、立为后妃,媸妍颠倒的现象,喻有才之士遭嫉贬斥,无能之辈反被重用。全诗可分两段。前六句叙事,用铺垫的手法写明妃的美貌。后四句议论,指出媸妍颠倒的不合理现象,为太白自叹遭谗被斥。

  诗人以极深的爱慕之情赞扬了王昭君之美丽:以人比花,花人相似;以汉地、胡地对比,则“胡中美女多羞死”,“胡中无花可方比”。“胡中美女多羞死”及“胡中无花可方比”两句反映了诗人思想上的偏见,但这里为的是强调昭君之美,且诗的落脚点不在这里,而是在下文:即像王昭君这样一位如花似玉的美女,本应让她去其相称的去处,可是事情恰恰相反,却被恶人陷害,“埋没胡沙”,像战国时齐国无盐地方的丑女(名钟离春)那样丑陋,竟至“翻在深宫”。所以诗人又以极为愤怒之情,谴责了妍丑不分、黑白倒置那种极不公平的社会现象。黑白倒置,才华出众之人处处受制,钻营谄媚之辈步步高升,诗人对此是有深刻体会的。因此,诗中所鸣的不平,在极大程度上也是诗人个人怀抱的抒发。

  当时宦官、军阀以及朋党,无不是一手遮天,认钱认势不认人,他们毫无人格,毫无人性,排斥异己,压制有才能的人。诗人李白就是被排挤、被压制的一个。诗末“自古妒蛾眉,胡沙埋皓齿”两句,集中地表现了作者对人才埋没的强烈愤慨。

  明代胡震亨《李诗通》:“《于阗采花》,陈、隋时曲名。本辞云:‘山川虽异所,草木尚同春。亦如溱、沩地,自有采花人。’太白则借明妃陷虏,伤君子不逢明时,为谗妒所蔽,贤不肖易置无可辩,盖亦以自寓意焉。”

【看完本文的人还浏览过】

Copyright @ 文言文   闽ICP备20200227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