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日观潮古诗带拼音版及翻译赏析
《十七日观潮》是北宋诗人陈师道创作的七言绝句。以下是陈师道十七日观潮古诗带拼音版及翻译赏析,欢迎阅读。
十七日观潮古诗注音版
十七日观潮古诗带拼音版
《 shí qī rì guān cháo 》
《十七日观潮》
chén shī dào 〔 sòng dài 〕
陈师道〔宋代〕
màn màn píng shā zǒu bái hóng , yáo tái shī shǒu yù bēi kōng 。
漫漫平沙走白虹,瑶台失手玉杯空。
qíng tiān yáo dòng qīng jiāng dǐ , wǎn rì fú chén jí làng zhōng 。
晴天摇动清江底,晚日浮沉急浪中。
十七日观潮古诗翻译
一望无垠的沙滩上,潮水涌上来了,像一道白色的长虹。我猜想,是不是瑶台仙人,失手把玉杯中的琼浆泼向了人间,如此奔腾汹涌。
澎湃的潮水中,蓝天的倒影在水里颠簸摇动,夕阳西坠,浮沉出没在湍急的洪波巨浪中。
十七日观潮古诗注释
(1)十七日:农历八月十七、十八是钱塘江潮最为壮观的日子,潮水最大的日子。
(2)漫漫平沙:广阔无边的江边平坦的沙滩。
(3)走白虹:走,奔跑和滚动;白虹:指钱塘江潮。
(4)瑶台:传说中指天上神仙居住的地方。
(5)失手:因没拿住(玉杯)而倒翻。
(6)晴天:因滚动的钱塘江潮,使倒映在江水中的蓝天也摇动不止。
(7)晚日:因奔腾起伏的浪潮,使倒映在江水中的落日沉下又浮起。
十七日观潮古诗赏析
《十七日观潮》第一句写的是潮头,像一道奔腾的白虹,刹时盖满了江两岸的沙滩;第二句写的是掀起的水波浪花,让人想象是天上的仙杯倾倒而下,溅起的碎银玉屑;三、四两句是写满江涌动的潮水的力量,撼动了倒映其中的天地日月。诗歌用比喻、想象、烘托手法写出了钱塘江潮的势和力。
《十七日观潮》起笔就描摹了一派极其雄壮的场面。首句写潮水方起,仅如银线,被江岸约束,渐渐隆起,中高边低的情况。形容潮头似白虹,形象地道出了外观、颜色与气势,已道人所未道;又用了“走”字,描绘远处潮水逼近的情况,不是身临其境,感受不出它的妙处。第二句写潮水涌到面前,人间的物象已不足以形容,所以改用神话想象,说天神倾翻了玉杯,所以造成了这样气势浩大的潮水。这一手法,与李白咏庐山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极为相似。
《十七日观潮》的三、四句,写潮头过后的情况。诗写江面汹涌的波涛,却不直接写水怎么样,而说天空在水中的倒影颠簸起伏,西落的太阳忽上忽下,进一步渲染了水势、浪头的巨大。两个动词“摇动”、“沉浮”,都有震动人心的作用。
《十七日观潮》的四句诗,分潮前潮后两层。前两句用夸张笔法,结合浪漫的想象,把潮水的气势写足,运笔也如江潮,一泻而下,令人心动神摇;后两句用铺张手法,写实景,雄壮中带有几分绮丽。四句诗又各自选取了一幅特写,连在一起,便展现了观潮的全过程,表达了作者自己对这大自然的伟观的赞叹。
《十七日观潮》通过白色长虹的比喻,瑶台泼酒的幻想,借助晴天和晚日的烘托,描绘出塘江大潮的壮丽景色。《十七日观潮》没有用到一个抒情的字眼,却句句触发着读着热爱祖国山川、热爱大自然的激情。
上一篇:百忧集行古诗带拼音版及翻译赏析(杜甫)
下一篇:酬郭给事王维拼音版注音版及翻译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