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三暮四文言文翻译|注释

编辑:文言文 时间:2020.05.13 15:35:41

文言文

宋有狙公者,爱狙,养之成群,能解狙之意,狙亦得公之心。损其家口,充狙之欲。俄而匮焉,将限狙之食,恐众狙之不驯于己也。先诳之曰:“与若芧,朝三而暮四,足乎?”众狙皆起而怒。俄而曰:“与若芧,朝四而暮三,足乎?”众狙皆伏而喜。 ——选自《列子·黄帝篇》


注释
(1)狙(jū):猕猴。
(2)公之心:懂得他的心意。
(3)家口:家中口粮。
(4)充:满足。
(5)驯(xùn):顺服。
(6)芧(xù):橡实。
(7)俄而:一会儿,不久
(8)解:理解

翻译

宋国有一个养猴的老人,喜欢猴子,把它们成群养着,他可以理解猴子的意思,猴子也可以理解老人的心意。养猴的老人宁可减少他与家人的食物也要满足猴子的需求。不久,他家里的粮食缺乏了,他将限定猴子的食物的数量。但又怕猴子不顺从自己,就先欺骗猴子说:“给你们橡实,早上三颗然后晚上四颗,够吗?”猴子们都站了起来并且十分恼怒。他又说:“给你们橡实,早上四个,晚上三个够了吧?”猴子都非常高兴然后一个个都趴在地上。

成语解释

1.(古)实质不变,用改换眉目的方法使人上当。

2.(今)聪明的人善用手段,愚笨的人不善于辨别事情,后来比喻办事反复无常,经常变卦。

示例:

①鲁迅《坟·灯下漫笔》:厘定规则:怎样服役,怎样纳粮,怎样磕头,怎样颂圣。而且这规则是不像那样~的。

②南朝(梁)刘勰《灭惑论》:所谓~而喜怒交设者也。

③蔡东藩《民国演义》:似此重大问题,只隔一宿,偏已换了花样,~,令人莫测。

④元代乔梦符《山坡羊·冬日写怀》:~,昨非今是,痴儿不解荣枯事。

成语辨析

这则寓言的前文与后文作者都给出了自己的解释,前文说“劳神明为一而不知其同也,谓之“朝三”意思是:耗费心思方才能认识事物浑然为一而不知事物本身就具有同一的性状和特点,这就叫“朝三”。

后文说“是以圣人和之以是非而休乎天钧,是之谓两行。”因此,古代圣人把是与非混同起来,优游自得地生活在自然而又均衡的境界里,这就叫物与我各得其所、自行发展。

这个故事原来的意义,是阐述一个哲学道理,是《庄子·齐物论》中一则重要的寓言故事,无论朝三暮四还是朝四暮三,其实众猴子所得到的并没有增加或减少,猴子们喜怒为用就显得很可笑。狙公好比是载众生的“大块”而猴子就像是纷乱红尘中的众生。那些追求名和实的理论家,总是试图区分事物的不同性质,而不知道事物本身们就有同一性。最后不免像猴子一样,被朝三暮四和朝四暮三所蒙蔽。告诫人们要放开计较得失的凡心,因为人的一生一死、一得一失都是一时的,到最后我们将会发现我们并没有失去什么,也没有得到什么。因为无论形式有多少种,本质只有一种。宋《二程全书·遗书·十八·伊川先生语》:“若曰圣人不使人知,岂圣人之心是后世朝三暮四之术也?”遗憾的是,后来应用这个成语的人,并不十分清楚朝三暮四的出处,把它和“朝秦暮楚”混淆了。而后者指的是战国时期,秦、楚两大强国对立,有些弱小国家一会儿倒向秦国,一会儿倒向楚国。就像在美苏争霸时期,有些非洲国家时而倒向美国,时而倒向苏联。朝三暮四本来与此无关,但以讹传讹,天长日久,大家也就习惯把“朝三暮四”理解为没有原则,反复无常了。

相关文章

  • 对牛弹琴文言文相关内容

    《对牛弹琴》是东汉学者牟融的代表作之一,选自《牟子理惑论》,讲述了战国时期公明仪为牛弹奏乐曲的故事。相关内容,一起来看看! 对牛弹琴 【 原文 】 公明仪为①牛弹清角之操②,伏...

  • 宋史赵普传文言文翻译

    导语:赵普,字则平,幽州蓟人。太祖尝与语,奇之。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宋史赵普传文言文翻译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宋史赵普传文言文翻译 北宋初期,出了一个声名非常...

  • 种树郭橐驼传柳宗元文言文翻译、注释

    文言文 种树郭橐驼传 郭橐驼,不知始何名。病偻,隆然伏行,有类橐驼者,故乡人号之“驼”。驼闻之,曰:“甚善。名我固当。”因舍其名,亦自谓橐驼云。 其乡曰丰乐乡,在长安西。驼...

  • 上曾子固龙图书文言文阅读翻译

    文言文阅读 某尝以谓君子之文章,不浮于其徳,其刚柔缓急之气,繁简舒敏之节,一出乎其诚,不隐其所已至,不强其所不知,譬之楚人之必为楚声,秦人之必衣秦服也。惟其言不浮乎其心,...

Copyright @ 文言文   闽ICP备20200227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