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宣王见颜斶文言文翻译、注释

编辑:文言文 时间:2020.05.14 13:10:14

文言文

齐宣王见颜斶(chù)1

齐宣王见颜斶,曰:“斶前2!”斶亦曰:“王前!”宣王不说。左右曰:“王,人君也。斶,人臣也。王曰‘斶前’,亦曰‘王前’,可乎?”斶对曰:“夫斶前为慕势,王前为趋士3。与使斶为慕势,不如使王为趋士。”王忿然作色曰:“王者贵乎?士贵乎?”对曰:“士贵耳,王者不贵。”王曰:“有说乎?”斶曰:“有。昔者秦攻齐,令曰:‘有敢去柳下季垄五十步而樵采者,死不赦。’令曰:‘有能得齐王头者,封万户侯,赐金千镒。’由是观之,生王之头,曾不若死士之垄也4。”宣王默然不悦。

左右皆曰:“斶来,斶来!大王据千乘之地,而建千石钟5,万石虡6。天下之士,仁义皆来役处7;辩士并进,莫不来语;东西南北,莫敢不服。求万物无不8备具,而百姓9无不亲附。今夫士之高者,乃称匹夫,徒步而处农亩,下则鄙野10、监门、闾里,士之贱也,亦甚矣!”

斶对曰:“不然。斶闻古大禹之时,诸侯万国。何则?德厚之道,得贵士之力也。故舜起农亩,出于岳鄙,而为天子。及汤之时,诸侯三千。当今之世,南面称寡者,乃二十四。由此观之,非得失之策与?稍稍11诛灭,灭亡无族之时,欲为监门、闾里,安可得而有乎哉?是故《易传》不云乎。’居上位,未得其实12,以喜其为名者,必以13骄奢为行。据慢14骄奢,则凶中之。是故无其实而喜其名者削,无德而望其福者约15,无功而受其禄者辱,祸必握16。’故曰:‘矜功不立,虚愿不至。’此皆幸乐其名,华而无其实德者也。是以尧有九佐17,舜有七友,禹有五丞,汤有三辅,自古及今而能虚成名于天下者,无有。是以君王无羞亟18问,不愧下学;是故成其道德而扬功名于后世者,尧、舜、禹、汤、周文王是也。故曰:‘无形者,形之君也19。无端者,事之本也。’夫上见其原,下通其流,至圣人20明学,何不吉之有哉!老子曰:‘虽贵,必以贱为本;虽高,必以下为基。是以侯王称孤寡不谷21,是其贱必本于?’非22夫孤寡者,人之困贱下位也,而侯王以自谓,岂非下人而尊贵士与?夫尧传舜,舜传傅禹,周成王任周公旦,而世世称曰明主,是以明乎士之贵也。”

宣王曰:“嗟乎!君子焉可侮哉,寡人自取病23耳!及今闻君子之言,乃今闻细人24之行,愿请受为弟子。且颜先生与寡人游,食必太牢25,出必乘车,妻子衣服丽都26。” 颜斶辞去曰:“夫玉生于山,制则破焉,非弗宝贵矣,然夫璞不完。士生乎鄙野,推选则禄焉,非不得尊遂27也,然而形神不全。斶愿得归,晚食以当肉,安步以当车,无罪以当贵,清静贞正以自虞28。制言者王也,尽忠直言者斶也。言要道29已备矣,愿得赐归,安行而反臣之邑屋。”则再拜而辞去也。斶知足矣,归反扑30,则终身不辱也。

君子曰:“斶知足矣,归真返璞,则终身不辱。”

词句注释
1 颜斶(chù):齐国隐士。
2 前:到前面来。
3.趋士:礼贤下士。
4 去:距离。柳下季:即柳下惠,姓展名禽字季,鲁国贤人,居于柳下。垄:指坟墓。
5 石(dàn):古代的计量单位,一百二十斤为一石。钟:乐器。
6 簴([jù):古代悬挂乐器的架子中间的木柱。
7 役处:效力,供事。
8 无不:原作“不”,据黄丕烈《札记》补。
9 百姓:原作“百”,据黄丕烈《札记》补。
10 鄙野:乡野。
11 稍稍:渐渐。
12 实:指居上位所应该具备的素质。
13 以:而。为名:有(居上位的)名声。
14 据慢:倨慢,傲慢无礼。
15 约:受阻。
16 握:通“渥”,厚重。
17 九佐:九位辅佐尧治理国家的官员。
18 亟:数,频繁。
19 无形者,形之君:无形可见的东西,是有形可见的东西的主宰。
20 至圣人:一本作“至圣”。
21 不谷:不善。用以自称,表谦恭之意。
22 非:一本无此字,于文义为顺。
23 自取病:即自取羞辱。
24 细人:小人德行低下的人。
25 太牢:牛、羊、猪各一头称一太牢。
26 丽都:华丽。
27 尊遂:尊贵显达。
28 自虞:即自娱,自得其乐。虞:通“娱”,欢乐。
29 言要道:即言之要道,指进言所应该遵循的规则(亦即上文的“尽忠直言”)。
30 扑:此字误,应作“朴”或“璞”。反朴或反璞,均指舍弃富贵华丽而返归素朴真纯。

白话译文

齐宣王召见颜斶,说:“颜斶上前来!”颜斶也说:“大王上前来!”宣王很不高兴。左右近臣说:“大王是人君,颜斶(你)是人臣。大王说‘颜斶上前来’,(你)也说‘大王上前来’,(这样)可以吗?”颜斶回答说:“我上前是趋炎附势,大王上前是礼贤下士。与其让我趋炎附势,不如让大王礼贤下士。”宣王生气地变了脸色说:“王尊贵,还是士尊贵?”(颜斶)回答说:“士尊贵,王不尊贵。”宣王不说话,很不高兴。

左右近臣说:“大王拥有千乘大国的土地,天下的士人,仁义者都来到齐国,甘心为大王服务,四方诸侯没有谁敢不服从(大王)。现在士人中那些高尚的人,也就被称作匹夫,(以)平民(身份)居住在乡间(而已)。士人这样下贱呀,也真是够可以了。”

颜斶回答说:“不对。我听说上古大禹之时,诸侯国有上万个。什么原因呢?(他们治国)贤能的原因,是得力于重用士人。到了商汤 时代,诸侯(尚存)三千。到了现在,面向南方称王的,才二十四位(诸侯)。由此看来,(难道)不是(由于)政策的得失(造成的)吗?因此《易传》不是说吗:‘国君在统治地位,(却)没有那种实际的(才德),喜欢(追求)那种虚名的(人),必然用傲慢奢侈(的举动)行事。傲慢奢侈,那么灾祸就会随之而来。因此君主不以多次向别人请教为羞耻,不以向地位低微的人学习为愧疚。以此成就他的道德,在后世扬名立功的,尧、舜、禹、汤、周文王(都)是这样的人。(若能)向上看清事物的本源,向下通晓事物的流变,至圣者懂得(该)学些什么,(那还会)有什么不吉祥的事情呢?老子说:‘虽然贵,一定以贱为根本;虽然高,一定以下为基础。因此诸侯君主自称为孤、寡,这大概是(因为他们懂得)贱一定是(贵的)根本(的道理)吧。’(他们)并不是那种孤寡的人,(孤寡是指)生活困窘、地位卑微,诸侯君主(却)用(这些称呼)自称,难道不是(谦居于)别人之下,把士人看得很尊贵(的做法)吗?尧传位给舜,舜传位给禹,周成王任用周公旦 ,世世代代称(他们是)贤明的君主,这是因为(他们)明白士人是可贵的。”

宣王说:“唉呀!君子怎么能侮慢呢,我是自找不痛快呀!到现在(我才)听到了君子的高论。希望您收下(我)做学生。”颜斶辞谢,(要)离开,说:“玉生在山中,(一经)雕琢就破坏(本色)了,不是(经过雕琢就)不宝贵了,但是那璞玉(就)不(再有本真的)完美了。士人生在偏僻乡野,(一经)推举选拔就享有禄位了,不是(享有禄位就)不尊贵显达了,但是(他的)身体和精神(就)不(再)完整独立。发号施令的是大王,竭尽忠心直言进谏的是颜斶。(我)阐述主要的意见已经很详尽了,希望您能允许我回去。”于是(颜斶)行再拜礼辞谢离去。

君子说:“颜斶可算知足的人了,他保持淳朴的本性,这样终身也不会受辱啊!”

赏析

事物是矛盾的统一体,矛盾之间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转化,这种依存性决定了互相必须以对方的存在为前提。颜斶用辨证思维阐述了高贵与低贱、君与臣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孤家、寡人必须以大臣、民众为根本,百姓、贤臣是君王们之所以存在、显贵的根本依据。在现代社会,作为领导者也要认清自己的地位和民众的重要性,那种蔑视人才、轻视民众的人实际上也使自己失去了存在的合理性。在论述璞石与美玉、显贵与归隐的关系时,颜斶同样也运用辨证思维对社会和人生进行了哲理思考,流露出他对人的价值和生命的本真意义的追求,也反映出他“视富贵如浮云”的刚直不阿的知识分子人格。美玉雕琢后失去了璞石的天然、本真和朴实,而人显贵后就要依附于身份、爵位,他就失去了自由和真正的自我,这实际上不是幸运而是可悲,不是显达而是沦落。通过这样全面地、从相反角度来阐释、理解问题,颜的论辩具有了无可置疑的说服力,使我们也不得不对他的人生观由衷钦佩、心向往之。

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颜斶运用辨证思维,说明了贵贱、上下、君臣之间相互依靠、衬托、转化的辨证关系,也运用此思维,说出了自己反璞归真、寻求人的生命的本真意义的思考和实践。对话中的语言艺术和所揭示的真理,值得千古流传。

清吴楚材《古文观止》卷四评此文曰:“起得唐突,收得超忽”,颇有构思之妙。文章一开头便以“斶前”“王前”两句简短对话,把激烈的矛盾冲突展示于读者眼前。齐王直言下令,位尊使下的骄横,可以说是习惯成自然,不足为奇;而颜斶以一介布衣的身份,针锋相对命令“王前”的话语,则无异于地动山崩,令人震惊。若将颜斶的不慕权势,与苏秦、张仪之流的苟容邀宠相比,前者如深谷幽兰,后者就是皇宫茅厕的狗尾巴草。尾声“归真反璞”,则余韵回荡,令人遐想。

文章有如一出独幕话剧,全篇由对话组成。以对话展开波澜起伏的情节,以对话展现人物的性格与内心世界。以情节而论,两个“前”字的撞击,一石激起千层浪。先是“左右”狗仗人势的责问,颜斶舌战齐国群臣;继而是王“忿然作色”,颜斶针锋相对与齐王争论“王贵”与“士贵”的问题。齐王终于为颜斶折服,欲以丰厚爵禄相笼络,却被颜斶谢绝。文章虽短,却起伏曲折。“文似看山不喜平”,不平即其美之所至也。以人物性格而论,作者所使用的言辞颇符合人物的身份、地位。例如“斶前”,尊使卑,上命下,就是这种口吻。“王者贵乎士贵乎?”在齐王的头脑里,他自以为他是最高贵的,所以他才会提出这样的问题,欲以王之贵压士之贵,非常符合齐王的思维定式。“颜先生与寡人游,食必太牢,出必乘车,妻子衣服丽都”,物质引诱也是君王们惯用的笼络手段。而颜斶的自比“太璞”,以及所举柳下季墓地的一棵草胜过齐王的脑袋的事例,都十分贴切,符合颜斶的身份。此种描写人物的方法,对后人影响很大,如《史记》在人物塑造方面也常采用这种手法。

人物简介

颜斶,战国时齐国高士,受母亲钟离氏教导,耕读修身,隐而不仕,其生卒年月不可考,活动于齐宣王时期。颜斶一生不畏权势,不趋炎附势,隐居在马踏湖畔。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他,在他曾经居住过的马踏湖上,建起了五贤祠,将颜斶的塑像与鲁仲连、诸葛亮、苏东坡、辕固的塑像供奉在一起,表达对他的敬仰之情。

相关文章

  • 欧阳修发愤苦学文言文翻译、注释

    文言文启蒙读本原文 欧阳修发愤苦学 欧阳修四岁而孤,母以荻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使学为诗。及稍长,而家无书读之,就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抄录未毕,已能诵其...

  • 明史·金濂传文言文阅读翻译

    文言文阅读 金濂,字宗瀚,山阳人。永乐十六年进士,授御史。尝言郡县吏贪浊,宜敕按察司、巡按御史察廉能者,如洪武间故事,遣使劳赉,则清浊分,循良劝。帝嘉纳之。用荐迁陕西副使...

  • 传是楼记文言文的翻译

    传是楼记的作者是清代汪琬,下面请看传是楼记的详细文言文翻译内容! 传是楼记文言文翻译 〔清〕汪琬 昆山徐健菴先生,筑楼于所居之后,凡七楹。间命工木为橱,贮书若干万卷,区为经...

  • 杂说四·马说文言文翻译、注释

    文言文 马说 世有伯乐1,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祇2辱于奴隶人3之手,骈(pián)死4于槽(cáo)枥(lì)5之间,不以千里称也6。 马之千里者7,一食(shí)...

Copyright @ 文言文   闽ICP备20200227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