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公令出裘发栗与饥寒
《景公令出裘发栗与饥寒》是春秋文人晏子创作的一篇古文。
【文言文】
景公之时,雨①雪三日而不霁②,公被③狐白之裘,坐堂侧陛④。晏子入见,立有间⑤,公曰:“怪哉!雨雪三日而不寒。”晏子对曰:“天不寒乎?”公笑。晏子曰:“婴闻之,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今君不知也。”公曰:“善!寡人闻命⑥矣。”乃命出裘发粟,与饥寒。今所睹于途者,无问其乡;所睹于里者,无问其家;循⑦国计数,无言其名。士既事者兼月,疾者兼岁⑧。孔子闻之曰:“晏子能明其所欲,景公能行其所善也。”
【翻译】
景公在位时,连下三天雪还不放晴。景公披着用狐狸腋下白毛做的皮衣,坐在正堂前的台阶上。景公说:“说得好!我听从您的教诲了。”便命人发放皮衣、粮食给饥饿寒冷的人。命令:在路上见到的,不必问他们是哪乡的;在里巷见到的,不必问他们是哪家的;巡视全国统计数字,不必记他们的姓名。士人已任职的发给两个月的粮食,病困的人发给两年的粮食。孔子听到后说:“晏子能阐明他的愿望,景公能实行他认识到的德政。”
【注释】
1.雨:动词,下雨雪
2.霁:雨后转晴或雪后转晴
3.被:同“披”。狐白:狐狸腋下的白毛。狐白之裘:集狐腋下的白毛制成的裘,这是裘中最珍贵的。成语“集腋成裘”,引申为极少可以成多。
4.陛:宫殿的台阶
5.间:一会儿
6.闻命:闻教,受教。这是尊敬对方,得其教诲。
7.循:按照
8.兼岁:两年
【启示】
推己及人,是一种美德。自己温饱能想到尚未得到温饱的人,而且能够想方设法使得那些人也能得到温饱。有些人能想到,也许还能说上几句,可是,仅仅停留在想到、说及,仅仅表示同情、怜悯。这还不能称之为推己及人。推己及人要有行动。晏子是想到了齐国还有人在挨饥挨冻,但是,他心有余而力不足,正好找到机会启发景公来完成救济饥寒这件善事。只要我们时刻想到还有没有解决温饱问题的人们,总会找到帮助他们的办法。尤其是有些地方遇到无法抗拒的自然灾害,我们应该想到受灾害乡亲们的缺衣缺食缺水缺药,更应该在力所能及的条件下帮助他们解决这些困难。助人即是助己,受害灾区得到援助,恢复生产,减少了国家的负担,不也在一定意义上,增加了全民的财富。因此,推己及人,也是一种颇识大体的生活美德。
【阅读答案】
练习题:
1、 解释句中加括号的词语。
(1)景公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
(2)立有[间]。
(3)公[被]狐白之裘,坐堂侧陛。
2、 翻译
婴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今君不知也。
3、 景公为什么听了晏子的一番话,"乃令出裘发粟以与饥寒者"?
参考答案:
1、①雨后或雪后转晴 ②一会儿 ③通"披"
2、我听说,古时候贤明的君主,自己吃饱了而知道他人的饥饿,自己穿暖了而知道他人的寒冷,自己消闲安乐了而知道他人的劳苦,现在你不知道啊。
3、因为晏子的谏议有说服力,更为重要是为了维护其统治地位。
【作者简介】
晏婴(公元前578年-公元前500年),字仲,谥平,习惯上多称平仲,又称晏子,夷维人(今山东莱州)。春秋后期一位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晏婴是齐国上大夫晏弱之子。以生活节俭,谦恭下士著称。据说晏婴身材不高,其貌不扬。齐灵公二十六年(前556年)晏弱病死,晏婴继任为上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