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仙
原文
癸亥三月,与高季文赴稷下,同居逆旅。季文忽病。会高振美亦从念东先生至郡,因谋医药。闻袁鳞公言:南郭梁氏家有狐仙,善“长桑之术”。遂共诣之。梁,四十以来女子也,致绥绥有狐意。入其舍,复室中挂红幕。探幕一窥,壁间悬观音像。又两三轴,跨马操矛,驺从纷沓。北壁下有案,案头小座,高不盈尺,贴小锦祷,云仙人至,则居此。众焚香列揖。妇击磬三。口中隐约有词。祝已,肃客就外榻坐。妇立帘下,理发支颐与客语,具道仙人灵迹。久之,日渐曛。众恐碍夜难归,烦再祝请。妇乃击磐重祷,转身复立,曰:“上仙最爱夜谈,他时往往不得遇。昨宵有候试秀才,携酒肴来与上仙饮,上仙亦出良酝酬诸客,赋诗欢笑。散时,更漏向尽矣。”
言未已,闻室中细细繁响,如蝙蝠飞鸣。方凝听间,忽案上若堕巨石,声甚厉。妇转身曰:“几惊怖煞人!”便闻案上作叹咤声,似一健叟。妇以蕉扇隔小座。座上大言曰:“有缘哉!有缘哉!”抗声让坐,又似拱手为礼。已而问客:“何所谕教?”高振美尊念东先生意,问:“见菩萨否?”答云:“南海是我熟径,如何不见!”“阎罗亦更代否?”曰:“与阳世等耳。”“阎罗何姓?”曰:“姓曹。”已乃为季文求药。曰:“归当夜祀茶水,我与大士处讨药奉赠,何恙不已。”众各有问,悉为剖决。乃辞而归。过宿,季文少愈。余与振美洽装先归,遂不暇造访矣。
翻译
康熙二十二年三月,我和高季文去济南,同住在一家客店,高季文突然得了病。恰巧高振美也跟随高念东先生到了济南,于是商量为高季文治病求药。听袁鳞先生讲:南城外面一个姓梁的人家里有狐仙,擅长医术,像战国名医长桑一样高明。于是共同去梁家求医。
梁氏,是个四十多岁的妇女,很有狐狸的神态。进入她家中,看到内室里面挂着红帘子。从帘子缝隙往里看,墙壁中间悬挂着观世音的画像。还挂着两三张画轴,上面画着跨马持戈的武将,身后跟着很多骑卒;北墙下面有几案,案两头有小座位,高不到一尺,上面铺着小锦褥,说是仙人来到,便坐在这里。
众人烧上香,站成一排拱手肃立。梁氏敲了三下念经的磬,嘴里隐约念念有词。祝祷完后,敬请求医的客人到外面坐下。梁氏站在帘子下面,理了理头发,手托着腮和客人说话,一五一十地叙述仙人的灵验事迹。过了很长时间,天渐渐到了傍晚时分。大家担心天晚了回不去,就请她再祝祷一下,粱氏于是又敲起磬重新祈祷。祈祷完,她转过身站起来说:“上仙最喜欢夜间谈话,其它时间常常遇不上。昨天夜里有些等候考试的秀才,带着菜肴和酒来与上仙聚饮;上仙也拿出好酒酬谢诸位客人,席间赋诗谈笑,散席时,已是黑夜将尽。”
梁氏的话还没讲完,忽听室内有微小的声音不住地在响。好似蝙蝠在飞着鸣叫。大家正在凝神细听的时候,忽然案子上好像落下了一块很大的石头,发出了剧烈的声响。梁氏转过身来说:“差点吓死我!”又听到案子上发出感叹声,像是一个健壮的老人。梁氏用芭蕉扇隔开北墙几案旁的小座位,只听小座位上大声说:“有缘分!有缘分!”接着高声让坐,又好像拱手行礼。随即问客人:“有什么见教?”高振美遵照念东先生的意思问:“见到菩萨了吗?”上仙回答说:“去南海普陀山,是我的老熟路,怎么能见不到呢?”高振美又问:“阎罗王也更换吗?”上仙回答说:“与人间一个样。”又问:“阎罗王姓什么?”回答说:“姓曹。”问完便为高季文求药。上仙说:“你们回去夜里祭祀茶水,我到观音大士那里求药回来奉送,什么病也能治好。”众人也问了各自想知道的事,上仙都详尽地作了分析判断,众人于是告辞返回旅店。过了一夜,高季文的病稍微好了,我和高振美整理行装先回家,就没有时间再去拜访了。
注释
[1]癸亥:指康熙二十二年,公元一六八三年。
[2]高季文:康熙丁丑找贡,授东昌府在乎县教谕,未任,卒。 见乾隆《淄川县志》卷五。稷下:古地名。此处指府城济南。
[3]高振美:未详。念东先生:高珩,字葱佩,号念东,别号紫霞居士, 淄川人。崇祯进士,选庶吉士。入清后,曾任国子祭洒,吏部侍郎、刑部侍 郎等职。能诗文,有《栖云阁集》。见乾隆《淄川县志》卷五。郡:郡城, 指济南。
[4]长桑之术:医术。长桑,战国时名医,扁鹊事之惟谨,因传以禁方, 并出药使扁鹊服,于是能见人五脏,医道日精。见《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5]致:情致、意态。绥绥有狐意:《诗·卫风·有狐》:“有狐绥绥。” 毛传:“绥绥,匹行(相随而行)貌。”此处用以形容狐的神态。
[6]复室:复屋,指内室。
[7]观音:观世音,佛教大乘菩萨名。唐代因避“世”字讳,称观音。后 世沿称。
[8]驺(zōu 邹)从:古代达宫出行时,侍卫前后的骑卒。
[9]磐(qìng 庆):寺庙中金属铸造的钵形法器,念经礼神时敲击。
[10]肃:敬请。《礼记·曲礼上》;“主人肃客而入。”
[11]支颐(yí夷):手支下巴。
[12]曛:暮。
[13]良酝(yùn 运):好酒。
[14]更漏,古代夜晚以刻漏(计时器具)计时、报更,故称更漏。向尽: 将尽,此指黑夜将尽。
[15]谕教:见教。
[16]南海:指浙江省定海县海域中之普陀山,相传为观世音显灵说法的 道场。
[17]大士:佛家对菩萨的通称。此指观音大士。
作者简介
蒲松龄(1640~1715 年),清代杰出的文学家,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山东淄川(今山东淄博市)人。蒲松龄一生热衷功名,醉心科举,但他除了十九岁时应童子试曾连续考中县、府、道三个第一,补博士弟子员外,以后屡受挫折,一直郁郁不得志。他一面教书,一面应考了四十年,到七十一岁时才援例出贡,补了个岁贡生,四年后便死去了。一生中的坎坷遭遇使蒲松龄对当时政治的黑暗和科举的弊端有了一定的认识。生活的贫困使他对广大劳动人民的生活和思想有了一定的了解和体会。因此,他以自己的切身感受写了不少著作,今存除《聊斋志异》外,还有《聊斋文集》和《诗集》等。
上一篇:聊斋志异柳氏子文言文翻译
下一篇:聊斋志异侯静山原文及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