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子游
原文
海滨人说:“一日,海中忽有高山出,居人大骇。一秀才寄宿渔舟,沽酒独酌。夜阑[1],一少年入,儒服儒冠,自称:‘于子游。’言词风雅。秀才悦,便与欢饮,饮至中夜,离席言别。秀才曰:‘君家何处,元夜茫茫[2], 亦太自苦。’答云:‘仆非土著[3],以序近清明[4],将随大王上墓。眷口先行,大王姑留憩息,明日辰刻发矣。宜归,早治任也。’秀才亦不知大王何人,送至鹢首[5],跃身入水,拨剌而去,乃知为鱼妖也。次日,见山峰浮动,顷刻已没。始知山为大鱼,即所云大王也。”俗传清明前,海中大鱼携儿女往拜其墓,信有之乎?
康熙初年,莱郡潮出大鱼[6],鸣号数日,其声如牛。既死,荷担割肉者, 一道相属。鱼大盈亩,翅尾皆具;独无目珠。眶深如井,水满之,割肉者误堕其中,辄溺死。或云:“海中贬大鱼[7],则去其目,以目即夜光珠”云 [8]。
翻译
一个住在海边的人说:一天,大海中忽然冒出一座高山,人们十分惊骇。有个秀才正寄住在一条渔船上,买酒来一个人独酌。夜深后,一个少年来到船上,一副文士打扮。自称是“于子游”,谈吐文雅诙谐。秀才很高兴,请他坐下,二人便对喝起来。喝到半夜,少年起身告辞。秀才问道:“你家住哪里?黑夜茫茫,也太苦了自己了!”少年回答说:“我不是本地人。因为临近清明节,随大王去扫墓,家眷先走了,大王暂留此处歇息。明天辰时就要动身。我要先回去,打点行装。”秀才也不知大王是什么人,便送他到船头,少年一下子跳入海中,划着水远去了,秀才才醒悟是鱼妖。第二天,只见大海中的高山浮动起来,一会儿便消失了。人们才知道那座山是条大鱼,也就是所说的“大王”。人们传说清明节前,海里有大鱼携儿带女去扫墓,难道真有这回事吗?
康熙初年,莱郡海滨,被海潮冲出一条大鱼,号叫了好几天,声音像牛叫。鱼死后,挑着担子去割鱼肉的人,一路络绎不绝。鱼足有一亩地大,鱼翅、尾巴完好无损,惟独没有眼珠子。眼眶像井一样深,里面积满了水。割肉的人误掉到里面,就被淹死了。有人说:“海龙王贬大鱼,总是先挖出眼珠子。因为眼珠是夜明珠。”
注释
[1]夜阑:夜深。
[2]元夜:玄夜、黑夜。元,同“玄”,康熙帝名玄烨,清人避讳,书玄作元。玄,黑色。
[3]土著:祖居当地之人。
[4]序:节序,季节。清明: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旧称三月节,时当阳历四月五日或六日。旧时于清明节为先人扫墓。
[5]鹢(yì意)首:船头。鹢,水鸟名,形如鹭。旧时船家多画鹢首于船头,故为船头的代称。
[6]莱郡:莱州府,治所在今山东掖县。
[7]贬:贬谪。
[8]夜光珠:夜明珠。南朝梁任昉《述异记》:南海有珠,即鲸目,夜可以鉴。 谓之夜光珠。
作者简介
蒲松龄(1640~1715 年),清代杰出的文学家,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山东淄川(今山东淄博市)人。蒲松龄一生热衷功名,醉心科举,但他除了十九岁时应童子试曾连续考中县、府、道三个第一,补博士弟子员外,以后屡受挫折,一直郁郁不得志。他一面教书,一面应考了四十年,到七十一岁时才援例出贡,补了个岁贡生,四年后便死去了。一生中的坎坷遭遇使蒲松龄对当时政治的黑暗和科举的弊端有了一定的认识。生活的贫困使他对广大劳动人民的生活和思想有了一定的了解和体会。因此,他以自己的切身感受写了不少著作,今存除《聊斋志异》外,还有《聊斋文集》和《诗集》等。
上一篇:聊斋志异张氏妇文言文翻译
下一篇:聊斋志异男妾白话文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