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氏春秋下贤原文带拼音版
【 下贤 】
三曰 : 有道之士 , 固骄人主 ; 人主之不肖者 , 亦骄有道之士 。 日以相骄 , 奚时相得 ? 若儒墨之议与齐荆之服矣 。 贤主则不然 。 士虽骄之 , 而己愈礼之 , 士安得不归之 ? 士所归 , 天下从之帝 。 帝也者 , 天下之适也 ; 王也者 , 天下之往也 。 得道之人 , 贵为天子而不骄倨 , 富有天下而不骋夸 , 卑为布衣而不瘁摄 , 贫无衣食而不忧慑 。 恳乎其诚自有也 , 觉乎其不疑有以也 , 桀乎其必不渝移也 , 循乎其与阴阳化也 , 匆匆乎其心之坚固也 , 空空乎其不为巧故也 , 迷乎其志气之远也 , 昏乎其深而不测也 , 确乎其节之不庳也 , 就就乎其不肯自是 , 鹄乎其羞用智虑也 , 假乎其轻俗诽誉也 。 以天为法 , 以德为行 , 以道为宗 。 与物变化而无所终穷 , 精充天地而不竭 , 神覆宇宙而无望 。 莫知其始 , 莫知其终 , 莫知其门 , 莫知其端 , 莫知其源 。 其大无外 , 其小无内 。 此之谓至贵 。 士有若此者 , 五帝弗得而友 , 三王弗得而师 , 去其帝王之色 , 则近可得之矣 。 尧不以帝见善绻 , 北面而问焉 。 尧 , 天子也 ; 善绻 , 布衣也 。 何故礼之若此其甚也 ? 善绻 , 得道之士也 。 得道之人 , 不可骄也 。 尧论其德行达智而弗若 , 故北面而问焉 。 此之谓至公 。 非至公其孰能礼贤 ? 周公旦 , 文王之子也 , 武王之弟也 , 成王之叔父也 。 所朝於穷巷之中 , 瓮牖之下者七十人 。 文王造之而未遂 , 武王遂之而未成 , 周公旦抱少主而成之 。 故曰成王不唯以身下士邪 ? 齐桓公见小臣稷 , 一日三至弗得见 。 从者曰 :“ 万乘之主 , 见布衣之士 , 一日三至而弗得见 , 亦可以止矣 。” 桓公曰 :“ 不然 , 士骜禄爵者 , 固轻其主 , 其主骜霸王者 , 亦轻其士 。 纵夫子骜禄爵 , 吾庸敢骜霸王乎 ?” 遂见之 , 不可止 。 世多举桓公之内行 , 内行虽不修 , 霸亦可矣 。 诚行之此论 , 而内行修 , 王犹少 。 子产相郑 , 往见壶丘子林 , 与其弟子坐必以年 , 是倚其相於门也 。 夫相万乘之国而能遗之 , 谋志论行而以心与人相索 , 其唯子产乎! 故相郑十八年 , 刑三人 , 杀二人 。 桃李之垂於行者 , 莫之援也 ; 锥刀之遗於道者 , 莫之举也 。 魏文侯见段干木 , 立倦而不敢息 。 反见翟黄 , 踞於堂而与之言 。 翟黄不说 , 文侯曰 :“ 段干木官之则不肯 , 禄之则不受 ; 今女欲官则相位 , 欲禄则上卿 。 既受吾实 , 又责吾礼 , 无乃难乎 !” 故贤主之畜人也 , 不肯受实者其礼之 。 礼士莫高乎节欲 , 欲节则令行矣 。 文侯可谓好礼士矣 。 好礼士 , 故南胜荆於连堤 , 东胜齐於长城 , 虏齐侯 , 献诸天子 , 天子赏文侯以上闻 。
吕氏春秋下贤翻译
有道的士人,本来就傲视君主,不贤明的君主,也傲视有道的的士人。他们天天这样互相傲视,什么时候才能相投?这就象儒家墨家互栖非议和齐楚被此不服一样。
贤明的君主则不是这样。士虽然傲视自己,而自己却越发用礼对待他们。这样,士人怎能不归附呢?士人归附了,天下人就会跟着他们归附。所谓帝,是指天下人都来亲附,所谓王,是指天下人都来归服。得道的人,尊贵到做天子而不显现骄横傲慢,富足到有天下而不放纵自夸,卑下到当百姓而不感到失意屈辱,困到无衣食而不忧愁恐惧。他们诚恳坦荡,确实掌握了大道,他们大彻大悟,遇事不疑,必有依据,他们卓尔不群,坚守信念,绝不改变,他们顺应天道,随着阴阳一起变化;他们明察事理,意志坚定牢固,他们忠厚淳朴,不行诈伪之事,他们志向远大,高远无边,他们思想深邃,深不可测,他们刚毅坚强,节探高尚,他们做事谨慎,不肯自以为是。他们光明正大,耻于运用智谋,他们胸襟宽广,看轻世俗的诽谤赞誉。他们以天为法则,以德为品行,以道为根本。他们随万物变化而没有穷尽。他们精神充满天地,没有尽竭,布满宇宙,不见边界。他们所具有的“道”,没有谁知道何时开始,没有谁知道何时终结,没有谁知道它的门径在哪儿,没有谁知道它的开端在哪儿,没有谁知遭它的本源在哪儿。道大至无所不包,小至微乎其微。这就叫做无比珍贵。士人能达到这种境界,五帝也不能和也交友,三王也不得以他为师。如果丢开帝王尊贵的神态,那就差不多能够和他们交友、以他们为师了。
尧不用帝王的身份去会见善绻,面朝北恭敬地向他请教。尧是天子,善绻是平民,尧为什么这样过分地礼遇他呢?因为善绻是得道的人。对得道的人,不可傲视。尧衡量自己的德行智谋不如善绻,所以面向北恭敬地向他请教。这就叫做无比公正。不是无比公正,谁又能礼遇贤者呢?
周公旦是周文王的儿子,周武王弟弟,周成王的叔父。他朝见过住在穷巷陋室里的人有七十个。这件事,文王开了头而没有做到,武王做了而没有完成,周公虽辅佐年幼的成王才真正完成。这不是正说明成王亲自礼贤下士吗?
齐桓公去见小臣稷,一天去三次都没能见到。跟随的人说。“大国的君主去见一个平民,一天去了三次都没能见到,就算了吧!”桓公说:“不对。看轻爵位俸禄的士人,固然轻视君主,看轻王霸之业的君主,也轻视士人。纵使先生他看轻爵位俸禄,我怎么敢看轻王霸之业昵?”桓公终究见到了小臣稷,随从没能阻止住他。世人大多指责桓公的私生活,他的私生活虽然不检点,但有如此好士之心,称霸还是可以的。如果真的按上述原则去做,而且私生话不好,就是称王恐怕还不止呢!
子产在郑国为相,去见壶丘子林,跟他的学生们坐在一起,一定按年龄就座。这是把相位的尊贵放在一边而不凭它去居上座.身为大国的相,而能丢掉相的架子,谈论思想,议论品行,真心实意地与人探索,大概只有子产能这样吧。他在郑国做了十八年相,仅处罚三个人,杀死两个人。桃李下垂到路上,也没有谁去摘,小刀丢在道上,也没有谁去拾。
魏文侯去见段干术,站得疲倦了却不敢休息。回来以后见翟黄,箕踞于堂上来跟他谈话。翟黄很不高若。文侯说;“段干木,让他做官他不肯做,给他俸禄他不接受,现在你想当官就身居相位,想得俸禄就得到上卿的俸禄。你既接受了我给你的官职俸禄,又要求我以礼相待,恐怕很难办到吧。”所以贤明的君主对待人,不肯接受官职俸禄的就以礼相待。礼遇士人没有比节制自己的欲望更好的了。欲望得到节制,命令就可以执行了。巍文侯可以说是喜好以礼待士了,喜好以礼待士,所以向南能在连堤战胜楚周,向东能在长城战胜齐国,俘虏齐侯,并把他献给周天子。周天子奖赏文侯,封他为诸侯。
以上就是吕氏春秋下贤原文及翻译、吕氏春秋下贤原文带拼音版的相关介绍。为您推荐:吕氏春秋·览·慎大览文言文和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