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氏春秋离谓原文带拼音版
【 离谓 】
四曰 : 言者以谕意也 。 言意相离 , 凶也 。 乱国之俗 , 甚多流言 , 而不顾其实 , 务以相毁 , 务以相誉 , 毁誉成党 , 众口熏天 , 贤不肖不分 。 以此治国 , 贤主犹惑之也 , 又况乎不肖者乎 ? 惑者之患 , 不自以为惑 , 故惑惑之中有晓焉 , 冥冥之中有昭焉 。 亡国之主 , 不自以为惑 , 故与桀 、 纣 、 幽 、 厉皆也 。 然有亡者国 , 无二道矣 。 郑国多相县以书者 , 子产令无县书 , 邓析致之 。 子产令无致书 , 邓析倚之 。 令无穷 , 则邓析应之亦无穷矣 。 是可不可无辩也 。 可不可无辩 , 而以赏罚 , 其罚愈疾 , 其乱愈疾 。 此为国之禁也 。 故辩而不当理则伪 , 知而不当理则诈 。 诈伪之民 , 先王之所诛也 。 理也者 , 是非之宗也 。 洧水甚大 , 郑之富人有溺者 , 人得其死者 。 富人请赎之 , 其人求金甚多 。 以告邓析 , 邓析曰 :“ 安之 。 人必莫之卖矣 。” 得死者患之 , 以告邓析 , 邓析又答之曰 :“ 安之 。 此必无所更买矣 。” 夫伤忠臣者有似於此也 。 夫无功不得民 , 则以其无功不得民伤之 ; 有功得民 , 则又以其有功得民伤之 。 人主之无度者 , 无以知此 , 岂不悲哉 ? 比干 、 苌弘以此死 , 箕子 、 商容以此穷 , 周公 、 召公以此疑 , 范蠡 、 子胥以此流 , 死生存亡安危 , 从此生矣 。 子产治郑 , 邓析务难之 , 与民之有狱者约 : 大狱一衣 , 小狱襦袴 。 民之献衣襦袴而学讼者 , 不可胜数 。 以非为是 , 以是为非 , 是非无度 , 而可与不可日变 。 所欲胜因胜 , 所欲罪因罪 。 郑国大乱 , 民口喧哗 。 子产患之 , 於是杀邓析而戮之 , 民心乃服, 是非乃定 , 法律乃行 。 今世之人 , 多欲治其国 , 而莫之诛邓析之类 , 此所以欲治而愈乱也 。 齐有事人者, 所事有难而弗死也 。 遇故人於涂 , 故人曰 : “ 固不死乎 ?” 对曰 :“ 然 。 凡事人 , 以为利也 。 死不利 , 故不死。” 故人曰 : “ 子尚可以见人乎 ?” 对曰 :“ 子以死为顾可以见人乎 ?” 是者数传 。 不死於其君长 , 大不义也, 其辞犹不可服 , 辞之不足以断事也明矣 。 夫辞者 , 意之表也 。 鉴其表而弃其意 , 悖 。 故古之人 , 得其意则舍其言矣 。 听言者以言观意也 , 听言而意不可知 , 其与桥言无择 。 齐人有淳于髡者 , 以从说魏王 。 魏王辨之 , 约车十乘 , 将使之荆 。 辞而行 , 有以横说魏王 , 魏王乃止其行 。 失从之意 , 又失横之事 , 夫其多能不若寡能 , 其有辩不若无辩 。 周鼎著倕而龁其指 , 先王有以见大巧之不可为也 。
吕氏春秋离谓翻译
说的话是为了表达意思的。说的话和意思相违背,是凶险的。造成国家混乱的习俗是,流言很多,却不顾事实如何,一些人极力互相诋毁,一些人极力互相吹捧,诋毁的,吹捧的分别结成朋党,众口喧嚣,气势冲天,贤与不肖不能分辨。靠着这些来治理国家,贤明的君主尚且会感到疑惑,更何况不贤明的君主呢?疑惑之人的祸患是,自己不感到疑惑。所以得道之人能在疑惑之中悟出事物的道理,能在昏暗之中看到光明的境界。亡国的君主,自己不感到疑惑,所以就与夏桀、商村、周幽王、周厉王一样了。这样看来,那些遭到灭亡的国家,都是沿着这条路走的了。
郑国很多人把新法令悬挂起来,子产命令不要悬挂法令,邓析就对新法加以修饰。子产命令不要修饰新法,邓析就把新法弄得很偏颇。子产的命令无穷无尽,邓析对付的办法也就无穷无尽。这样一来,可以的与不可以的就无法辨别了。可以的与不可以的无法辨别,却用以施加赏罚,那么赏罚越厉害,混乱就会越厉害。这是治理国家的禁忌。所以,如果善辩但却不符合事理就会奸巧,如果聪明但却不符合事理就会狡诈。狡诈奸巧的人,是先王所惩处的人。事理,是判断是非的根本啊。
清水很大,郑国有个富人淹死了,有个人得到了这人的尸体。富人家里请求赎买尸体,得到尸体的那个人要的钱很多。富人家里把这情况告诉了邓析,邓析说:“你安心等待。那个人一定无处去卖尸体了。”得到尸体的人对此很担忧,把这情况告诉了邓析,邓析又回答说:“你安心等待。这人一定无处再去买尸体了。”那些诋毁忠臣的人,与此很相似。忠臣没有功劳不能得到人民拥护,就拿他们没有功劳不能得到人民拥护诋毁他们,他们有功劳得到人民拥护,就又拿他们有功努得到人民拥护诋毁他们。君主中没有原则的,就无了解这种情况。无法了解这种情况,难道不是很可悲吗?比干、苌弘就是因此而被杀死的,箕子、商容就是因此受到猜疑的,范蠡、伍子胥就是因此而泛舟五湖、流尸干江的,生死,存亡、安危,都由此产生出来了。
子产治理郑国,邓析极力刁难他,跟有狱讼的人约定:学习大的狱讼要送上一伴上衣,学习小的张讼要耍送上短衣下衣。献上上衣短衣下衣以便学习狱讼的人不可胜数。把错的当成对的,把对的当成错的,对的错的没有标准,可以的与不可以的每天都在改变。想让人诉讼胜了就能让人诉讼胜了,想让人获罪就能让人获罪。郑国大乱,人民吵吵嚷嚷。子产对此感到忧虑,于是就杀死了邓析并且陈尸示众,民心才顺服了,是非才确定了,法律才实行了。如今世上的人,大都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可是却不杀掉邓析之类的人,这就是想把国家冶理好而国家却更加混乱的原因啊。
齐国有个侍奉人的人,所侍奉的人遇难他却不殉死。这人在路上遇到熟人,熟人说:“你果真不殉死吗?”这个人回答说:“是的。凡是侍奉人,都是为了谋利。殉死不利,所以不殉死。”熟人说说;“您选样还可以见人吗?”这个人回答说:“你认为殉死以后倒可以见人吗?”这样的话他多次传述。不为自己的君主上司殉死,是非常不义的,可是这个人还振振有词。凭言辞不足以决断事情,是很清楚的了。
言辞是思想的外在表现,欣赏外在表现却抛弃思想,这是胡涂的。所以古人懂得了人的思想就用不着听他的言语了。听别人讲话是要通过其言语观察其思想。听别人讲话却不了解他的思想,那样的言语就与乖戾之言没有区别了。
齐国人有个叫淳于髡的,他用合纵之术劝说魏王。魏王认为他说得好,就套好十辆车,要派他到楚国去。他告辞要走的时侯,又用连横之术劝说魏王,魏王于是就不让他去了。既让合纵的主张落空,又让连横的事落空,那么他才能多就不如才能少,他有辩才就不如没有辩才。周鼎刻铸上倕的图像却让他咬新自己的手指,先王以此表明大巧是不可取的。
以上就是吕氏春秋离谓原文及翻译、吕氏春秋离谓原文带拼音版的相关介绍。为您推荐:吕氏春秋·览·审应览文言文和译文